馮雪晴
【摘要】根據中國政府加入WTO時的承諾,我國在去年內就開始取消人民幣業務地域和客戶對象的限制,從而實現銀行業的全面開放。那么如何才能形成健康而富有競爭力的中國銀行業,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應對外資銀行的激烈競爭,這是我國商業銀行目前需要解決的難題之一。
【關鍵詞】銀行;國際貿易;競爭力
一、我國對外貿易現狀和銀行中的作用
由于中國加入了WTO,所以也由此對外貿易的增長創造了良好的外貿環境,全球經濟結構也開始有所的不斷調整和國際產業轉移的機遇,從而使得我國近些年對外貿易的增長速度迅速提高,貿易對GDP的貢獻也在因此開始不斷增強。盡管我國政府已經做出了鄭重承諾,但是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仍然必須要經歷許多的商業風險、法規障礙及文化等等的挑戰。事實上,中國銀行業并不是只是一個單一的市場,它是由許多類型、規模及地理位置各異的銀行而組合成的。
二、我國銀行在國際貿易領域需要改進的地方
雖然我國銀行業目前還出于不斷完善的過程中,但在國際貿易領域范圍內,國內的銀行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管理體制的落后,管理方式比較陳舊
現如今我國的銀行業管理體制還不夠不完善。1997年以來,我國金融業就開始實行嚴格的“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管理體制。在我國銀行體系風險降低的同時,業務的發展范圍也由此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實現利潤方式的也開始減少,導致風險更加表現的集中,這樣的現象反而非常不利于銀行的管理。另外,在管理的方式上,中資銀行不具備先進的靈活性。由于我國國內銀行比較缺乏自主經營的優勢,所以中資銀行不能根據市場的變化而做出及時調整策略,并且,由于呆帳準備金提取額度的不足和呆帳核銷自主性的缺乏現象,導致我國銀行對國際貿易中風險的規避能力極為薄弱。
2、貿易融資的選擇對象不合理,銀行信貸水平比較低
從近年來的情況來看,新增貸款量在不斷的增大,但銀行主要的融資對象是對于大型商貿企業而言,一些中小企業,由于自身的抵押物不足或資信核實的困難,銀行很少為其提供大規模貸款額度,也由此導致部分中小企業獲得授信無法滿足于我國貿易發展的新需求。隨著商業銀行資金開始大量進入貿易活動,也逐漸成為了貿易信貸的潤滑劑,雖然解決了一部分的問題,但是現在各銀行的貿易信貸仍然不足以維持貿易的高增長速度。所以在我國的商業銀行必須要善于充分的挖掘市場潛力,注重發展保理之類的新型業務。
3、銀行創新力度小
要想真正的拓寬中資銀行的業務領域,國家就應當積極鼓勵銀行業的創新工作。在我國銀行業的不斷發展進程中,有幾點因素嚴重的阻礙了金融業務的創新工作。首先,我國與世界級的金融改革思路有較大的差距。我國主要是采取分業經營的管理模式,這樣的管理模式非常不利于銀行在貿易領域的創新。其次,我國的商業銀行的壟斷地位已經成為了其它銀行進行業務創新的較大阻力。其三,我國的金融創新主要是以金融工具為實現手段的,雖然我國目前比較注重金融電子化的推廣以及應用,但是在此過程中出現的客戶資料的安全性保管問題還是必須應當注意解決的。除此之外,海外等聯行網點少也成為制約創新工作的一大重要因素。國際結算往往會通過總行代理,環節繁雜較多,速度比較慢等手續,所以使的資金在途時間比較長,從而加大了匯率風險和交易成本。
三、促進商業銀行競爭力發展的幾點建議
1、要善于發揮政府作用,積極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盡量的為商業銀行與企業開展合作提供良好的環境
首先要從根本上來消除對商業銀行和企業的歧視,政府也應該對為企業提供融資支持的中小商業銀行在稅收、財政補貼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支持和指定相關的政策,并且要適當的放寬中小企業的受信門檻,要保證其能夠順利的獲得生產所需的資金;其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妥善處理商業銀行現存的不良資產,可以通過適當的注資以及拍賣轉讓的方式來降低不良資產率;最后政府要減少對商業銀行經營業務的不合理干預,要讓其按照國際市場化的方式來化解自身的問題。
2、發揮地方的金融優勢,參與企業的改制和重組
要善于發揮地方商業銀行與地方企業長久以來形成的良好銀企關系的優勢,以次基礎來積極的協助企業搞好清產核資、資產評估、產權界定等相關工作。要主動的幫助他們以及相關部門一道制定具體的改制、重組措施和方案,然后提出比較具有針對性的債權處理意見。對于改制和重組后債權債務已落實的一些企業,其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中所需的資金可以按照信貸原則然后給予優先解決。同時要注意以資產重組為切人口,幫助企業能夠做大做強,以此來增強企業的活力,最終促進企業的發展。
3、加強商業銀行的自身建設工作,提高為企業融資服務的能力
首先要調整好銀行的信貸結構,豐富信貸的業務品種,擴大企業貸款的選擇范圍,積極支持其合理的資金需求。于此同時要公開信貸的相關國家政策,簡化業務的流程和擔保的手續問題,為企業“二次創業”提供更加高效、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務。其次還應當要加強商業銀行的優質服務工作,例如開辦信用卡、票據承兌、貼現業務和推選個人支票、異地通匯等結算方式,從而更加方便廣大企業的存、取、匯、兌業務等等。
四、小結
隨著中國外貿市場的不斷擴大,中國銀行業的飛速發展,以及逐漸激烈的市場經濟競爭,使的中國銀行業在國際市場中有占據著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更因為如此,我國的商業銀行在這種激烈的市場環境下更應該正確的把握好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及加強自身國際貿易的競爭力,只有這樣不斷的在嚴峻的環境中適應,發展,調整,才能在以后以及更加長遠的時間內保持快速穩定的發展,最終為中國國際貿易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美]喬治H漢普爾. 銀行管理——教程與案例[M].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2.
[2] 曾康霖.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研究[M]. 西南財大出版社, 2014.
[3] 黃亞鈞, 吳富佳.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4] 揚錫懷. 企業戰略管理:理論與案例[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杜, 2013.
[5] 彼 德, 羅 斯. 商業銀行管理[M]. 美國: McGraw Hill,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