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首先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以及課程模式三個維度分析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現狀與問題,從而探索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路徑建議,包括以明確教學目標為核心轉變教學理念、以完善教學內容為基礎改革教學方法以及以優化教學模式為舉措提升教學水平。
【關鍵詞】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模式
一、引言
隨著我國高職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包括計算機課程等在內的高職院校核心課程的教學水平都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尤其隨著我國“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計算機基礎課程在高職院校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提升,這就意味著如何對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已成為高職院校發展的重要一步。然而,在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實際中存在課程目標不明確、評價體系不規范等問題,這不僅影響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水平的提高,而且對高職院校下一階段的教學改革有不利影響。基于此,文章首先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以及課程模式三個維度分析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現狀與問題,從而探索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路徑建議,為提升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水平提供思考。
二、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現狀與問題
1、課程目標不明確
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的首要問題為課程目標不明確,課程目標不明確是指高職院校在開設計算機基礎課程時并未形成系統、科學的教學目標與改革目標,在教學方法設定、教學課時設置、教學考核評估等方面難以考慮周全。顯而易見的是,高職院校如果在設置計算機基礎課程時目標不明確,那么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就難以掌握教學進程和把握教學內容,尤其在教學問題設置以及內容甄別方面無法掌握尺度,這就導致教學秩序混亂、教學效率低下以及學生學習效果不佳等問題。更為關鍵的是,課程目標不明確就會導致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所培養的人才類型不明確,在培養專業型人才、應用型人才以及基礎型人才的選取方面難以符合實際需求。
2、課程內容不合理
除了課程目標不明確,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的問題還包括課程內容不合理,課程內容不合理是指高職院校在開設計算機基礎課程時并未參照國內外成熟的課程設置經驗,或者并未考慮專業人才的市場需求,導致在課程內容選取方面存在不合理的問題。這里需要說明的是,課程內容不合理與課程目標不明確的區別在于后者為全局性、系統性的困境,而后者為階段性的問題,即前者內生于后者。進一步的,如果高職院校在設置計算機基礎課程時內容不合理的話,那么該課程的教學質量、學生掌握程度、學習效果等方面必然無法達到預期水平。例如,很多高職院校只注重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理論性,往往忽略了內容設置的實踐性和實用性,并且理論覆蓋的全面性也導致內容選取缺乏重點,進一步導致學生無法學深、學精。
3、課程教學與專業實踐脫節
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的問題不僅包括課程目標不明確和課程內容不合理兩個方面,還包括課程教學與專業實踐脫節的困境。具體而言,課程教學與專業實踐脫節是指高職院校在開設計算機基礎課程時并未充分重視專業實踐或專業實習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過分側重于理論知識教學,往往導致學生難以具備計算機操作能力和動手能力。顯而易見,計算機基礎課程作為一門應用性很強的課程,如果忽略課程教學與專業實踐的聯系必然存在很大的問題。然而,導致課程教學與專業實踐脫節的誘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學校硬件設施陳舊(或者說機房無法滿足教學需求)、軟件配置不達標(主要指師資力量不夠)以及教學課時較緊等方面。因此,課程教學與專業實踐脫節必然導致學生無法具備相應的計算機能力,畢業后學生在就業市場中找工作時就會缺乏競爭力。
三、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路徑建議
1、以明確教學目標為核心轉變教學理念
根據前文分析,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的問題包括課程目標不明確、課程內容不合理以及課程教學與專業實踐脫節等困境。同時,這也為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下一步改革指明了方向,即高職院校和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師需要重點克服以上三個方面的問題。首先,開展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首先需要以明確教學目標為核心轉變教學理念。也就是說高職院校在設置計算機基礎課程時首先需要明確課程開設的目標,包括教學目標、考核目標等,其作用在于確定開設該課程能夠培養什么類型的人才,能夠為學生在就業市場中提供什么樣的幫助。以培養職業型人才為例,高職院校在設置計算機基礎課程時需要與相關企業合作,將企業的人才需求技能融入課程目標中去,可以形成“一對一”、“多對一”的教學模式,為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技能打下基礎。
2、以完善教學內容為基礎改革教學方法
此外,開展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還需要以完善教學內容為基礎改革教學方法。傳統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時往往采用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方法,其對應的教學模式為“教師主導型”模式,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以及學習主動性較低等問題。因此,改革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方法的首要任務為確定“互動式”或“學生主導型”的教學方法,將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放在突出位置。在此基礎上,教師的功能為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向,在學生遇到難以克服的困難時提供必要的講解與幫助,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供幫助。此外,改革教學方法需要以完善教學內容為基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反饋不斷修正教學內容,在保證完成教學大綱要求的基礎上拓展學生的計算機知識視野。
3、以優化教學模式為舉措提升教學水平
最后,除了需要轉變教學理念和改革教學方法,開展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還需要以優化教學模式為舉措提升教學水平。優化教學模式要求學校在開設計算機基礎課程時不能一直沿用固定教學模式,必須根據市場需求情況以及學生生源情況不斷調整課程設置。例如可以在原有課程體系中加入靜態網頁設計和制作,辦公自動化,計算機輔助制圖,photoshop,數據庫等方向供學生選修。進一步的,優化教學模式的目的是提升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水平,尤其需要摒棄“大而全”的教學要求,相反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體現課程設置的專業性、重點性以及特色性。更為關鍵的是,教師需要把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和學生理論知識相結合,增強課程的生動性和趣味性,必要時可采用計算機模塊教學方式。
四、結語
綜合全文,雖然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在高職院校教學中有重要地位,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素質與能力,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課程目標不明確、課程內容不合理以及課程教學與專業實踐脫節等問題。毫無疑問的是,以上問題不僅阻礙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水平的提高,而且不利于高職院校下一階段的教學改革。換句話說,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需要著重克服以上困境,在改革實踐過程中尤其需要明確教學目標、完善教學內容以及優化教學模式,并且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水平三個層面下足功夫,為提升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水平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黃曉乾, 陳 超. 探討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以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案例教學為例[J]. 課程教育研究: 新教師教學, 2016(11).
[2] 屠 莉, 包 芳. 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索實踐[J]. 計算機教育, 2011(03).
[3] 李志球, 周躍進. 高職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課教學改革探索[J]. 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8(03).
【作者簡介】
余建華(1981—),男,漢族,重慶豐都人,本科學歷,重慶工商職業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