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坤
【摘要】蘇聯斯大林模式樹立了個人崇拜。嚴重的踐踏了社會主義的民主和法制基本原則,以高度集權的長官意志取代社會主義性質的民主集中制,又制約了重工業的發展;權力高度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監督不力,這樣容易造成領導人把自己的主觀意識強加在黨上。本文就是在研究斯大林模式的同時分析應有的民主和法制完善原則。
【關鍵詞】蘇聯斯大林;斯大林模式;經濟弊端;個人崇拜
丘吉爾曾說,斯大林接過的是一個扶木犁的窮國,留下的是一個擁有核武的強國。這樣一個懸殊的對比,就是斯大林模式了,歷史上對斯大林模式褒貶不一,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究竟是什么的制度可以在歷史長河中留下如此多的意見?是什么的制度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借鑒,被強調呢?只有在歷史中不斷反思,找出解決辦法,我們才能得到進步。
一、蘇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蘇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片面強調優先發展重工業,造成農業和輕工業的長期落后,最終強加在國家上,斯大林模式的成就固然不小,所以我們現在看待斯大林模式,不可以完全否定,要吸收它促進經濟發展的方面,但是我們要抵制這種急躁冒進的經濟發展模式。
1、思想上的弊端
它樹立了個人崇拜,嚴重踐踏了社會主義的民主和法制基本原則,以高度集權的長官意志取代社會主義性質的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個人崇拜。從斯大林模式的個人崇拜得到的經驗有二,一是要加強國民的思想法律道得修養,國民不懂得辯證的看待領導人所做出的決策,沒有自己的思考性,崇拜就不可避免,只有國民學會了用唯物辯證法去看待任何事情,都欣賞和批判的眼光都具備了,崇拜的傷害會減小到最低。要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當一切事情有法可依的時候,就算你個人崇拜再厲害,也不會惟領導人的命是從。
2、經濟上的弊端
蘇聯斯大林模式上的一個重大弊端就是,片面強調優先發展重工業,造成農業和輕工業的長期落后,這種經濟上的發展誤區造成的結果影響非常惡劣。最終又制約了重工業的發展;這就是斯大林模式上非常惡劣的弊端影響,任何一個政治策略方針都不能如此片面強調產值和產量,造成產品單調,質量低劣。質量低劣的東西就算產量再高也不能夠為國家經濟積累資金。從農民身上取走的東西太多。農民生產積極性受到極大損害。這樣子的經濟發展無異于揠苗助長是根本不可能有長遠快速發展的。農業制度不僅全盤集體化,輕工業和農業還必須要適應重工業的發展,并為它提供資金。這么不合理的制度竟然在當時得到了一致的認可和實施,可想而知即將到來的慘敗是多么的慘痛教訓。
3、政治上的弊端
權力高度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監督不力,民主法制建設受到嚴重破壞;農民階層利益受到嚴重損害,農業生產積極性受到毀滅性打擊;追求重工業部門的發展,而忽視了輕工業和農業等部門的發展。忽視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和規律,限制了自由貿易,嚴重偏離了列寧最初的建設思路;這種形式已經不是民主法治了,而是權力集中的一種鮮明表現。從三個五年計劃來看斯大林模式,1928年到1932年,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它的基本任務是建立強大的工業作為基礎這樣的基礎模式下都會導致蘇聯斯大林的政治出現絕對性碾壓的失敗效果。即使在這樣的強壓效果下兩個二五計劃下來,蘇聯實現了工業化,成為了世界工業強國,但是卻損壞了國家的農業根基,在農業大國還沒有適應轉變的情況下就使蘇聯實現了工業化,成為世界工業強國,肯定會嚴重損傷到農業基礎。
二、蘇聯斯大林模式的完善解決方案
一口吃不成大胖子,斯大林的模式在與又快又急,如果它在一五計劃完成后,回到新經濟政策,現在的世界格局可能就不一樣了。個人崇拜,是每一個國家發展進程中都不可避免的,但是有可以避免的改善方案。
1、思想上弊端的解決方案
個人崇拜,是每一個國家發展進程中都不可避免的,中國也有毛澤東崇拜時期,從斯大林模式的個人崇拜得到的經驗有二,一是要加強國民的思想法律道得修養,國民不懂得辯證的看待領導人所做出的決策,沒有自己的思考性,崇拜就不可避免,只有國民學會了用唯物辯證法去看待任何事情,都欣賞和批判的眼光都具備了,崇拜的傷害會減小到最低。二是要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當一切事情有法可依的時候,就算你個人崇拜再厲害,也不會惟領導人的命是從。要想改善這種可笑的弊端,一定要注意從思想上避免斯大林模式,這是前蘇聯給我們的警醒。
2、政治上弊端的解決方案
談到現實意義,就不得不重回歷史,看到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的作為,過分集中表現在,黨和國家領導體制上:國家的權力集中于黨,黨的權力集中于中央,中央的權力集中于中央政治局和書記處,中央政治局和書記處的權力集中于少數人或個人。而且還是終生制的任職模式,監督機制軟弱而低效;干部委任制也是自上而下,這樣的局面自然是權力高度集中。
再回到1928年,偌大的蘇聯,工業產值還不到德國的一半,蘇聯全國上上下下只有不到三萬輛拖拉機,更別說蒸汽機和電力的使用了,耕種、收割都是靠畜力和人力來完成。一句話開過就是:蘇聯是一個只能生產農產品、機器設備還從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購進,而且受到壓制和抬高價格的出處刁難,在這種形勢下,雖然早在1848年的時候《共產黨宣言》的發表,但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為指導的革命就只有巴黎革命,短短一個月左右的巴黎革命根本沒有管理一個國家的經驗,此時的蘇聯由于社會制度的不同,還受到西方資本主義的敵視,外交上的孤立不談,還處在封鎖和包圍之中,沒有管理國家的經驗,處處遭受強敵的恐嚇,蘇聯極其需要強大起來,讓自己趕緊變得不再擔驚受怕,強硬的斯大林上臺之后,急切的想改變現狀。就是由于斯大林的這種急切,嚴重的違背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把自己的主觀意識強加在黨上,有強加在國家上,要想避免這種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一定要注意從政治的根本上避免斯大林盲目的政策性。
3、經濟上弊端的解決方案
全面了解一下斯大林模式的經濟方面,斯大林模式是一種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斯大林模式總的而言是一種經濟體制。高度集中表現在經濟領域就是計劃經濟,政府統一制定計劃,逐級下達指標,各地區、行業都必須嚴格執行。國家直接管理經濟,生產資料公有制。它的成就固然不小,所以我們現在看待斯大林模式,不可以完全否定,要吸收它促進經濟發展的方面,但是我們要抵制這種急躁冒進的經濟發展模式。一口吃不成大胖子,斯大林的模式在與又快又急,如果它在一五計劃完成后,回到新經濟政策,現在的世界格局可能就不一樣了。黨政不分、以黨代政、個人權力凌駕于黨和國家是堅決不可取的。
三、結語
通過對斯大林模式的基本內容、主要熱點的簡要分析,可以得到一個基本結論:蘇聯劇變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這種模式成就很大,但問題根是不小。它走進了死胡同,斯大林模式的問題與矛盾日積月累,最終歲東歐各國人民對其喪失了信任,正如中國社科院前院長胡繩講:“社會主義的崩潰不是社會主義是失敗了,而只是斯大林模式失敗了。”
【參考文獻】
[1] 張文化. 葡萄牙共產黨爭取“先進民主”和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 華中師范大學, 2011.
[2] 于光田. 建立中華蘇維埃政權的提出及初步實施[J]. 全國商情(理論研究),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