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檔
(杭州市蕭山區中醫院手外科,浙江 杭州 230031)
對手指指端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進行同指背逆行島狀皮瓣修復術的效果分析
吳 檔
(杭州市蕭山區中醫院手外科,浙江 杭州 230031)
目的:探討對手指指端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進行同指背逆行島狀皮瓣修復術的效果。方法:選擇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中醫院手外科收治的128例手指指端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些患者隨機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對照組患者進行鄰指皮瓣修復術,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同指背逆行島狀皮瓣修復術。進行手術后,比較兩組患者進行手術效果的優良率。結果:觀察組患者手術效果的優良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手指指端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進行同指背逆行島狀皮瓣修復術的效果較為理想。
手指指端皮膚軟組織缺損;同指背逆行島狀皮瓣修復術;鄰指皮瓣修復術
近年來,手指指端皮膚軟組織缺損的發生率逐漸升高。此病患者的病情較為復雜,而且其對進行手術修復后患指的外觀及功能的要求較高[1]。目前,臨床上常用同指背逆行島狀皮瓣修復術治療手指指端皮膚軟組織缺損,效果不錯。為了進一步探討用此手術治療手指指端皮膚軟組織缺損的效果,筆者進行了本次研究。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28例手指指端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2]。本次研究排除合并有嚴重的肝腎功能障礙、先天性心臟病、手指骨質外露和指端末節皮膚脫套的患者。本次研究已獲得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納入本次研究的128例患者均簽署了自愿參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將這128例患者隨機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在對照組患者中,有女性患者30例,男性患者34例;其年齡為18~68歲,平均年齡為(43.4±11.2)歲;其手指指端皮膚軟組織缺損的面積為0.8 cm×1.0 cm~1.6 cm×1.5 cm。在這些患者中,因擠壓致傷的患者有25例,因使用電鋸致傷的患者有20例,因鋼索絞扎致傷的患者有10例,因其他原因致傷的患者有9例。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9例;其年齡為20~70歲,平均年齡為(43.6±11.3)歲;其手指指端皮膚軟組織缺損的面積為0.8 cm×0.9 cm~1.5 cm×1.7 cm。在這些患者中,因擠壓致傷的患者有27例,因使用電鋸致傷的患者有21例,因鋼索絞扎致傷的患者有9例,因其他原因致傷的患者有7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對照組患者進行鄰指皮瓣修復術。具體的手術方法是:對患者進行臂叢神經阻滯麻醉,對其手術部位進行常規的消毒、鋪巾。根據患者患指指端皮膚軟組織缺損的情況在其鄰指中節的背側設計皮瓣,使皮瓣的面積大于創面面積的10%。逐層切開皮瓣及皮瓣的邊緣,直至深筋膜。在患指指端皮損處的血液運行情況良好的前提下,翻轉皮瓣,使皮瓣將創面覆蓋住。取患者上臂內側的皮片進行植皮。對植皮處進行縫合后對此部位進行加壓、包扎。用無菌敷料隔開患者的患指及鄰指。對患者的患指及鄰指進行包扎后,用石膏將其患手固定在功能位。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同指背逆行島狀皮瓣修復術。具體的手術方法是:對患者進行臂叢阻滯麻醉,對其手術部位進行常規的消毒、鋪巾。根據患者患指指端皮膚軟組織缺損的面積在其患指近節、中節的背側設計皮瓣。需要注意的是,切取的皮瓣應比創面寬1~2 mm,切取皮瓣的軸心線應與患指的縱軸平行。皮瓣血管蒂的旋轉點位于遠側指間關節背側皮支與側中線的交匯處,皮瓣的軸點在遠指間關節近端的背橈側。切開皮瓣血管蒂旋轉點對側的近側正中線,在皮瓣的近側緣解剖指固有神經背側支,將指固有神經背側支游離約6 mm后進行切斷。切開皮瓣的遠端,直至腱膜的淺層,使指固有神經背側支包含在皮瓣內。皮瓣切取完成后,掀起皮瓣及皮瓣的蒂部。松開止血帶,觀察皮瓣處的血液運行情況。皮瓣處的血液運行情況若良好,可將皮瓣轉位。在顯微鏡下對皮瓣攜帶的指固有神經背側支與創面的指固有神經斷端進行縫合,并對皮瓣與殘余的甲床進行縫合。最后,對患者的手術部位進行包扎,用石膏將其患手固定于功能位。
1)優:進行手術后,患者患指的皮瓣全部存活,其患指皮膚的溫度、質地均正常,其患指的功能恢復正常[3]。2)良:進行手術后,患者患指的皮瓣部分存活,其患指皮膚的溫度、質地基本正常,其患指的功能基本恢復正常。3)差:進行手術后,患者患指的皮瓣未存活,其患指皮膚的溫度、質地均出現異常,其患指的功能出現障礙。優良率=(手術效果為優的例數+手術效果為良的例數)/總例數×100%。
使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進行手術后,在觀察組患者中,進行手術的效果為優、良、差的患者分別有27例、35例、2例,其手術效果的優良率為96.88%(62/64)。在對照組患者中,手術效果為優、良、差的患者分別有24例、24例、16例,其手術效果的優良率為75.00%(48/64)。觀察組患者手術效果的優良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手指指端皮膚軟組織缺損是一類較為常見的手創傷。由于手指功能的特殊性,對手指指端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進行治療,不僅要恢復其患指的功能,還要確保其患指的美觀度[4]。臨床上對手指指端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進行修復治療的方法有很多,但大部分修復方法需要對患者的患指進行二次手術,患者進行治療的周期較長,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較高。因此,選擇一種能夠較好地恢復手指指端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患指的功能及外觀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指背逆行島狀皮瓣修復術是目前臨床上常用的一種治療手指指端皮膚軟組織缺損的術式。此手術具有操作簡便、安全性高的優點。研究發現,對手指指端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進行同指背逆行島狀皮瓣修復術,不會對其患指的固有神經造成損傷,并可有效地恢復其患指的外觀[5]。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對手指指端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進行同指背逆行島狀皮瓣修復術的效果較為理想。
[1]梁好,陳瑩恩,王國順,等.指固有動脈背側皮支血管鏈皮瓣與指固有動脈島狀皮瓣修復指端缺損效果比較[J].實用醫藥雜志,2017,34(8):699-700,703.
[2]李建瑞,林小勇,廖海,等.鄰指皮瓣與同指背逆行島狀皮瓣修復指端缺損的臨床分析[J].中華全科醫學,2016,14(5):782-783,813.
[3]謝艾玲,張薦,盧愛東,等.逆行前臂外側皮神經營養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復手部皮膚缺損[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14,28(12):1498-1501.
[4]周佳鑫,沈華軍,魏鵬,等.指端缺損修復的治療進展[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3,7(15):7131-7134.
[5]張瑞紅,張艷茂,劉會仁,等.指背逆行島狀皮瓣修復指端軟組織缺損[J].創傷外科雜志,2016,18(10):625-626,627.
R658
B
2095-7629-(2017)19-0149-02
吳檔,男,1983年出生,研究生學歷,住院醫師,主要從事手足外科方面的研究,郵箱:wudang478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