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濤有

摘要:指出了森林火災對森林資源的破壞十分嚴重,植被恢復是災后重建的重要部分,森林火災后植被恢復重建對保護城區森林資源與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對隆陽區“呢喃山”森林火災后植被恢復重建進行了探討,提出了隆陽區“呢喃山”火災后植被恢復的技術措施。以期促進隆陽區的生態與城市建設。
關鍵詞:隆陽區;呢喃山;森林火災;植被恢復;探索
中圖分類號:S76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6)22-0013-02
1引言
隆陽區是云南省保山市的政治文化中心,位于云南省西部,林業用地面積302424.0hm2,森林資源十分豐富。2014年4月12日,隆陽區呢喃山發生了森林火災,火災災害面積達1631hm2,嚴重破壞了城區的森林資源與生態環境,植被恢復建設成了災后治理的迫切問題。隆陽區呢喃山位于城區面山生態景觀范圍內,屬于重點的城市環境保護地,承載著該區支柱產業發展、城鎮化建設,以及人居環境改善的重要使命和任務,是隆陽區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森林保山”和“森林隆陽”的重要的自然資源和戰略資源,對保山市人民生產、生活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因此,盡快恢復隆陽區“呢喃山”植被是保護隆陽區森林植被、保障生態安全,打造城市面山綠色景觀帶,提升城市品位,實現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必然要求。
2隆陽區呢喃山火災后植被恢復的總體目標
隆陽區呢喃山森林火災區的植被恢復的總體目標是要在遵循自然規律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自然力,通過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一系列營造林技術和工程措施,有計劃、有步驟地調整樹種結構,增加闊葉樹種數量,豐富生物多樣性,使隆陽區呢喃山森林火災后林地植被得到恢復,并逐漸形成風景優美、結構穩定、且功能完備的森林生態系統。
據筆者現場調查,隆陽區呢喃山森林火災后植被恢復區面積達1631hm2,需清理火燒林木蓄積達110340m3。植被恢復區預計用時3年,2014、2015年分別完成666.7hm2,2016年完成297.6hm2。植被恢復區按功能分區的恢復思路,分為公益林區和商品林區。
商品林區主要建設目標為用材林,恢復面積達299hm2,實現綠化和滿足當地用材林的雙重需求。
公益林區主要建設目標圍繞生態保護和綠色景觀作用,恢復面積達1332hm2,按主要區位和作用分為水土保持區和森林景觀區。
(1)水土保持區。生態植被恢復區:對公益林地塊進行造林綠化,主要樹種為華山松、旱冬瓜、銀木荷、光皮樺,通過造林綠化達到水土保持作用,改變生態環境,面積1110hm2;
(2)森林景觀區。森林景觀區有:棲賢寺旅游植被恢復區(3.2hm2)、保山監獄至九等坎通道綠化帶(18hm2)、生態型經濟林綠化區(190hm2)、墓地景觀綠化區(4hm2)、城鎮邊緣景觀綠化區(10hm2)等。
3隆陽區呢喃山火燒跡地的清理
森林火災后,火燒跡地清理是植被恢復的重要基礎工作。據調查統計,隆陽區呢喃山火災總共需清理林地面積為1631hm2,采伐林木蓄積達110340m3,2014年開始對火燒林木清理工作。
(1)清理死樹。火燒跡地的清理按林木的燒傷程度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清理方法。①對中度、重度、極重度火燒跡地進行采伐清理,從山上到山下,火燒木、站桿、倒木、風折木一律采伐利用,保護活立木,保護幼苗幼樹;②輕度火燒的成、過熟林火燒跡采用擇伐方式,擇除火燒木、站桿、病腐木、風折木,保護成活的中、幼齡林木;③對輕度火燒的中幼齡林火燒跡地,伐掉燒死木,撫育未燒死的中幼林。
(2)處理火燒跡地的枝椏及剩余物。全部運出火燒跡地小頭直徑8cm、材長2cm以上的火燒木,未達要求的枝椏和剩余物用火燒掉或粉碎利用。
4隆陽區呢喃山火災后植被恢復樹種的選擇
火燒跡地的植被恢復,最重要的是樹種選擇。隆陽區呢喃山的災后植被恢復樹種選擇主要以常綠闊葉、快速綠化、城市面山景觀和體現生物多樣性為主要原則,具體如下。
4.1因地制宜,鄉土樹種為主
鄉土樹種不僅可以體現地方特色和城市歷史、文化,且對本地氣候、土壤適應性強,生長良好,在防止病蟲害發生、蔓延,減少水土流失,改良土壤,凈化空氣,改善生態環境和小氣候等方面均優于外來樹種。因此,植被恢復規劃應首先考慮選擇樹冠濃密、樹形優美、在本土區域中分布廣泛的鄉土樹種。
4.2速生常綠樹種為主
隆陽區呢喃山植被恢復要滿足隆陽區建設“后花園”的要求,應選擇快速綠化、適應性強、生長迅速的常綠樹種,以盡快恢復生態環境。
4.3綠化樹種為輔
隆陽區呢喃山要打造生態城市、和諧城市,需在城鎮面山適當配植一些樹形優美、觀賞價值高、具有地方特色的庭園綠化樹種作為點綴,以增加城鎮綠化的層次、綠量和色彩,使之成為城區綠化與面山綠化的過渡帶,在景觀上達到遠景與近景的協調統一。
4.4經濟林樹種兼顧
隆陽區呢喃山火災的植被恢復建設應選擇部分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喬木樹種,為野生動物創造生存空間,有利于保持生物多樣性,同時服務于面山景觀,又能兼顧經濟效益。
4.5灌木、草本相映襯
林地的恢復要考慮生物的多樣性,灌木、喬木相映襯,同時,果、葉、花相交映也能增強景觀效果,打造豐富多彩的隆陽。由于隆陽區自然條件優越,光、熱、水資源充足,林下植被多樣,種類繁多,自然修復能力較強。因此,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以林地演替中其自然生長恢復為主,更能體現其原始性和自然性。
5隆陽區呢喃山火災后植被恢復的技術措施
在遵循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原則的基礎上,呢喃山確立了科學的植被恢復技術。
(1)根據現地調查情況,確立了科學的立地劃分,并制定了合理的造林模型。筆者通過調查,對影響林分生長的主導因子進行排序、分類,將隆陽區呢喃山植被恢復區劃分為2個立地類型組6個立地類型(表1),并制定了合理的造林模型,涵蓋了植被培育目的、造林樹種、初植密度、配置方式、整地、栽植技術、施肥、幼林撫育等各個方面。
(2)隆陽區呢喃山植被恢復選擇了適宜的樹種,保障了植被恢復的速度和質量。隆陽區呢喃山選擇以華山松、旱冬瓜、西南樺、光皮樺等對當地氣候適應性好的鄉土樹種為主,水紅木、大白花杜鵑、馬纓花等灌木,草本相映襯,兼顧茶葉、核桃、果梅等經濟樹種,選擇藏柏、銀木荷、光皮樺等速生常綠為主的樹種,云南樟、天竺桂、櫻桃等綠化樹種發揮輔助樹作用,根據隆陽區的氣候特點,于5~7月進行栽植,對不同檔次、不同層級的苗木分別栽植,保證了植被恢復的穩步進行。
(3)科學的水土保持工程防護措施。由于大面積的森林植被被火燒毀,林地清理、整地,均會減少地塊內的原生植被,加之整地對地表的擾動,可能會引起新的水土流失,因此要進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具體措施需要在山頂、箐溝邊保留一定的原生植被帶,每帶寬度50m。原生植被帶火燒木清理后暫不整地造林,待大面積造林穩定后再進行造林,同時在下游建造攔砂壩,攔截泥沙,減少次生災害。
6結語
隆陽區是保山市的文化政治中心,呢喃山森林火災給隆陽區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嚴重破壞了城區的森林資源與生態環境,災后植被恢復重建是建設“森林保山”和“森林隆陽”不可缺少的部分。筆者在實地調查的基礎上設立了科學合理的火災后植被恢復目標,在對火燒跡地進行清理后,選擇合適的樹種,采用科學的植被恢復造林技術,保障了隆陽區呢喃山植被恢復的速度與質量,促進了隆陽區的生態建設和城市建設。
參考文獻:
[1]陳伯賢,王義泓,齊明聰,等.大興安嶺北部森林特大火災后森林恢復問題的考察報告[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1987,15(增):13~25.
[2]曹政.論過火林地的植被恢復:長興島西山里2011森林火災植被恢復專題[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11).
[3]TurnerMG.EffectsoffiresizeandpatternonearlysuccessioninYellowstoneNationalPark[J].EcologicalMonographs,1997,4(67):41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