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敏華
在小學階段,小學生學習書法與很多藝術一樣,初看起來是無用的,這個“無用”的意思是不能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但是學習書法能提高人的整體協調能力,對人的一生卻影響深遠,所以,它是有價值的,更是有意義的。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行為科學的理論之一,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毛筆書法也有自身的需求層次,下面便嘗試從書法孕育人文情懷的“四重境界”談談自己對小學毛筆書法教育的認知與想法,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第一重境界:興趣培養——內部驅動的需求
興趣是學習毛筆書法最初始的原動力,更是核心動力。許多人學習書法最基本的原因就是“因為喜歡”。而興趣培養,一要注重方法指導,二要講究策略引導,三要形式多樣利導。比如把孩子的毛筆作品張貼懸掛起來,讓別人贊賞,孩子心里暖暖的,心理得到滿足,產生進一步學習的需求,從而越來越喜歡。再如經常帶領學生去參加書法比賽,珍惜展示機會,給學生以成長的歷練,產生成就感,從而越來越熱愛。還可以多平臺地創設機會,參觀書法展覽,吸收他人的作品中養分和智慧,獲得內心的享受,從而越來越著迷。
“人練字,字煉人”。書法的習得過程需要長期堅守,才能有所成就。練習書面是一件表面看起來枯燥乏味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一旦喜歡,就會充滿樂趣。所以,一方面不可急功近利,要耐心引導孩子,相信持之以恒地練習,總會學有所成,及時給學生以力量和關懷。另一方面,需要老師和家長的鼓勵、堅持,當孩子在學習書法過程中出現畏難煩躁、頹廢倦怠的情緒時,老師和家長要陪伴和贊賞,給他以親情和溫暖。所有的學習之路都是相通的,學習中人人都會遇到困難,克服困難的過程讓人成長。待到孩子看到自己能夠書寫出漂亮的書法作品,獲得他人的肯定時,就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豐潤了孩子學習書法的內部需求。
二、第二重境界:習慣養成——內隱表現的需求
學習書法可以使人靜下心來,頭正、身正、足安,古語有云“頭正才能身正,身正才能心正”。一些小學生可能特別調皮,好動,不能認真聽講,靜不下來,還會做小動作。通過書法學習,可以逐步養成細致耐心,自覺認真的良好品行,同時有益于意志的鍛煉,進而促進文化課的學習。通過長期臨帖可以端正學習態度,但需要鍥而不舍,才能取得成果,有所突破。“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如何才能堅持不懈呢?老師和家長就需要多加細節指導與鼓勵贊揚,定時定量有要求,天天堅持不間斷,逐步養成習慣。如同一棵大樹的成長,你每天觀察難以看出它在成長,一年過后就多出一圈年輪,變化明顯。
練習書法需要腦、眼、手三者合一,全身心投入,能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在健康正確的書寫姿態和專心致志的書寫習慣驅動下,外顯出來的字跡端正、整潔的作業往往能贏得老師和同學的好評,字跡美觀、規范的作品又能贏得同學的欽羨……對其他課程的學習乃至今后的發展都是極有益處的,積極主動學習的習慣更是終身學習的基礎。
三、第三重境界:技能訓練——操作外現的需求
有了書寫的興趣,又形成了相應的習慣,這些都對技能的訓練提供了持久動力。寫字是一項技能,書法是一門藝術,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獲得路徑。從規范執筆姿勢開始,從最基本的點畫學起,筆法、字法、章法等要一一過關。比如充分利用好在校期間的每一節書法課,每節課不在于寫了多少個不同的字,而在于做到 “八多”:多觀察多體悟、多互動多交流、多評價多修正、多重寫多反思。技能的訓練不求全、多,而求專、精,比如一節課就重點練習一個筆畫,或兩三個有對比變化的筆畫開展“定點”訓練,盯住一到兩個字專項訓練,琢磨書法練字的整體視角。
學習書法是從對基本點畫的感性認識開始的,在教師的指導下規范訓練,分階段通過廓填、仿影、臨帖、創作等步驟,如同走樓梯般逐步掌握寫字的規律,只有不斷循環往復地練習,書寫能力才能不斷地持續螺旋上升。
四、第四重境界:情操陶冶——自我實現的需求
書法帶給人的是一種專注和寧靜,是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是內核素養的體現。它從不張揚,它內斂,默默地闡述內心,通達內心。所以書法是一種滋養,一種歸于內心的強健,通過評點和欣賞一些別人的或自己的書法作品,獲得情感與技能方面的渲染與浸潤,讓自己更加懂得把握自己,更加堅定地生活,無論環境怎樣變化,優雅不變,充盈而飽滿的自己不會輕易改變。
學習書法,要讓每一個孩子都會從許多愛好中尋找自己最鐘愛的,并且心甘情愿為之努力、堅持并超越的事情。書法品味的不僅僅是幾幅作品,而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長期積淀下來的優秀品質,如堅定、優雅、智慧、平靜,從字美到心美,再復歸字美。寧靜淡泊的心態既是一種內在的素質,又是一種外在的氣質。無論身處怎樣的世道,人心不壞,一片情懷。這是每位家長對孩子最大的祈盼。
學習書法,是中國人學習傳統文化的一個窗口,幾千年的古代文化蘊涵在書法之中。因為書法與國學經典為伍,與文人精神并列,與審美情趣相關,在學習書法中培養感悟能力和審美能力,鐫刻中國人的時代烙印,推動全人類的文明進步。
“學習書法,不一定要使每個孩子都成為書法家,能在書寫的過程中,體會書寫的樂趣,在以后的工作中有個高雅的興趣愛好,這比什么都重要。”在練習毛筆書法的過程中,體悟成長,品讀生活,書寫生活,自己愿意為了它去努力、去堅持、去超越,這本身就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我一直都覺得每個人心中都應當有一個藏起來的自己,有的人可以用音樂找到那藏起來的旋律,有的人可以用舞蹈釋放出那藏起來的氣質,有的人可以用畫筆描摹那藏起來的情趣,有的人可以用文字找到那藏起來的詩行,還有的人,亦能在書法中用毛筆找到那“藏”起來的意蘊……
【作者單位: 常州市新北區新華實驗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