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菊
閱讀伴隨著人們的一生,它能凈化人的心靈,提高人的素養,它是人們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因此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也可以這樣說,閱讀就是語文教學的靈魂。
當語文老師,我們都知道,一個熱愛閱讀并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的孩子,其語文成績一定不會差。“得閱讀者得天下,成閱讀者成一生”,有人這樣評價閱讀的價值,我認為一點也不為過。抓住閱讀就抓住語文的根,得到閱讀之“樂”就得到了語文的“魂”。 所以語文老師應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己任。
一、小學生閱讀現狀淺析
我所帶的每一屆每班學生都在幾十人左右,但閱讀狀況令老師十分滿意的同學每班都不到十人。和其他老師交流得到的數據也差不了多少。可見現在的孩子的閱讀狀況不容樂觀。
據了解現在的孩子并不是缺少閱讀,而是缺少有效閱讀。玄幻、網絡、言情、校園、青春等輕松讀物受到青睞,經典名著往往被拒之門外。究其原因,與淺文化、圖視文化和網絡的影響有關,再加上圖書市場良莠難辨,炒作、玄幻、污穢之作雜陳期間,而學生的學習負擔又重,心理壓力大,閱讀流于膚淺也就不難理解了。
另外還有部分同學受家長誤導,認為讀課外書籍是不務正業,會影響成績。這些家長一般要求孩子“兩眼不看課外書,一心只鉆題海中”,這些孩子的課外閱讀就十分欠缺。
時常觀察孩子的眼睛,我們不難看出那些喜愛閱讀的孩子,眼睛流露出的往往是睿智、聰穎、自信、成功、喜悅;缺少閱讀或閱讀膚淺的同學會時常流露出無奈、悲觀、叛逆、自卑和暴戾。再留心孩子的筆下,喜閱讀的孩子筆下生花,有話可說,不喜閱讀或閱讀膚淺者筆下無文。
面對這樣的閱讀現狀,作為語文老師,引導孩子進行有效閱讀,就成了義不容辭的責任了。
二、如何引導孩子走進有效閱讀
1.要激活學生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決定閱讀效果,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告訴我們,課前激趣是很重要的,它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教師要在學生學習前設計出精美的導語來激活學生閱讀的興趣,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該采用多種手段讓學生始終保持激昂的情緒,力求讓學生在亢奮狀態下完成閱讀任務。
2.讓學生明確哪些書是有價值的
一般指能健康其情趣,激揚其志向,自信其人生的書籍。具體如歷史題材的、有關地理、科技內容的、名人故事類型的,勵志的、哲理的、情感的(歌頌真善美)散文,以及經過時代沉淀了的中外名著等,包括能提升個人興趣愛好的書籍,如體育、集郵、攝影等。
針對缺乏閱讀興趣的同學可考慮從童話故事以及奇遇記、漫游記、科幻等作品入手,如《安徒生童話選》《魯濱孫漂流記》《海底兩萬里》《八十天環游地球》《哈利波特》等書容易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帶領學生走近閱讀后,再引導他們進一步拓展閱讀。
針對閱讀習慣好的同學鼓勵其深入閱讀。比如相關內容延伸著讀(專題閱讀),同一內容研究著讀(反復品味)。
3.引導學生把書讀活
讀好書,好讀書十分重要,但引導學生把書讀活至關重要。怎樣才能把書讀活?朱熹說:“大抵觀書先需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也就是說閱讀離不開思考。如果閱讀只停留在看熱鬧的層面,那效果一定是微乎其微了。
寫閱讀隨筆是把書讀活的好方法之一,或者摘抄,或者感悟,或者欣賞,或者質疑。“不動筆墨不讀書”,“盡信書不如無書!”閱讀過程如果能既動腦又動手,那閱讀效果一定是毋庸置疑的。我們班上有一位同學的一篇閱讀隨筆《說三到四陶淵明》,文章運用了欲抑先揚法,開頭對陶淵明的文學成就進行了肯定,接著對其告辭官場隱居田園的舉止進行了批判,她更贊成那些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一連列舉了中國歷史上很多這樣的先例:孔子、屈原、杜甫、陸游……難能可貴的是她在文章的結尾表達了她對生命意義的思考——生命的價值源于責任。小學的學生就能這樣大氣,且行文生動流暢,實屬不易。這與這位同學良好的閱讀習慣不無關系。這篇隨筆不但讓老師們交口稱贊,在班上交流后大大引起了同學的興趣。還掀起了班上背誦、閱讀、寫作的熱潮。這樣讀書,不就活起來了嗎?
4.要注重學生的日常積累
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一定要關注學生字詞句的理解與積累。首先教師應指導學生誦讀并默寫優美詞句章段和名篇,關注文學常識、寫作技巧的積累,使學生有意識地積累,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久而久之,學生語文綜合素養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很大提高。
5.提供交流的平臺
要更好地引導孩子有效閱讀,還要給孩子提供交流的平臺,鼓勵學生把自己的思考表達出來。閱讀過程是和讀者交流的過程,如果有了新的想法,讀者就會渴望表達,如果能適時和別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一定是很快樂的事。那么,作為語文老師,我們一定要善于給學生創造這種其樂融融的快樂氛圍。讓思想在這里碰撞,讓智慧從這里產生。具體方式可利用閱讀課堂讓學生大膽表達,通過課堂交流再帶動他們隨時隨地交流。從而刺激他們的閱讀欲望,點燃他們的閱讀熱情。本學期我給我們班上了一堂閱讀交流課之后,有一半以上同學在隨筆中表達了對閱讀的正確認識或渴望之情。其中一位同學的《我落后了》,和另外一位同學的《書》感情真摯,認識深刻,感染力強。這位同學在文章結尾說“不讀書就要挨打!”。是啊,不讀書就會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另外還可以通過舉辦講座,邀請老師進行指導,或讓閱讀狀況好的同學現身說法的方式促進交流。建議我校學習其他學校舉辦的百日讀書節活動和班級圖書角等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熱情。
我所說的閱讀除了閱讀書籍之外,還包括閱讀生活。提醒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這是增長見識增加閱歷最直接的途徑。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許就說的這個道理。
基于以上認識和實踐,我認為抓好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頭等大事。
【作者單位:彭陽縣第二小學 寧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