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彬
[摘 要] 本文根據華南理工大學歷次青年教學課堂教學競賽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借鑒省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的競賽理念和方式,探討了改革我校課堂教學競賽模式的有關措施,以切實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
[關鍵詞] 教學競賽; 課堂教學; 青年教師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7) 01-0096-02
青年教師是高校教學、科研工作的骨干力量,其教學水平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是培養優秀人才的重要手段。2011年《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十二五”期間實施“高等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 [2011]6號)明確將教師教學能力提升作為“本科教學工程”的重要內容之一。近年來,由于高校教育事業發速迅速,教學資源日趨緊張,青年教師占高校專職教師的比重越來越大,很多青年教師沒經過助教階段就直接上講臺講課,跟老教師們相比,青年教師學歷高,知識面廣,活力十足,教學熱情高,但缺乏教育教學理論的系統訓練,存在著教學經驗不足、課堂教馭能力不足的問題,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而開展課堂教學競賽,提高青年教師教學水平,是加強高校師資建設,引導青年健康教師成長的有效途徑。也是青年教師進行教學經驗交流、展示教學風采的重要平臺。
正是基于教學競賽在提升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作用,也為了更好地推動廣東省高等院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和教育事業的發展,根據“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關于舉辦全國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的通知”(教科文衛體工[2012]10號)等文件精神,廣東省總工會聯合省教育廳從2012年舉辦廣東省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活動,每兩年舉辦一次,到目前已舉行了三屆。
省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分為文、理、工三個類別進行比賽,報名教師要求40歲以下。首屆比賽時只要求報名教師提交一節課的完整教案及20分鐘的教學演示。從第二屆開始,省青教賽的競賽理念和競賽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首次實行教學設計、現場授課、教學反思三個環節的考查,要求報名選手必須提交參賽課程教學大綱;參賽課程20個學時教學設計,20個學時必須涵蓋該課程2/3以上內容;參賽課程20個學時相對應的20個課堂教學節段的ppt和20個教學節段的目錄(在第三屆省青教賽改為只提供10個教學節段的材料,目的是為了減小參賽選手的負擔)。在比賽當天現場抽簽確定選手本人參賽的具體教學節段。并在課堂教學競賽結束后,進入指定計算機室,在1小時內完成教學反思。此次競賽內容的改變,突出了競賽理念由“上好一堂課”向“上好一門課”的轉變,體現出競賽的公平公正和廣泛性,更能準確反映選手平時上課的狀態和全面的教學功底。
我校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競賽已舉辦了9屆,從總的情況看,我校教學競賽活動開展得很有活力、很成功,積累并創造了很多好經驗,在提升教學質量、深化教學改革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大批優秀青年教師從中脫穎而出,在近幾次的廣東省教學競賽中也獲得了很優異的成績,在首屆省教學競賽中,有一位老師還代表廣東省參加了在天津大學承辦的首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并獲得工科組一等獎,在第三屆省教學競賽中有一位老師獲得工科組一等獎。但根據這歷屆舉辦的情況,結合省教學競賽的成功經驗來看,我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作為我校青年教師培養及教學水平提高的平臺,在競賽模式上還有進一步完善改進的地方。為此,我校應采取相應措施,改革課堂教學競賽模式,將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競賽活動辦成我校的品牌活動之一。使我校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競賽在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培養更多的優秀教學人才、實現我校“建設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奮斗目標方面發揮其更大的作用。
一 做好組織宣傳工作,激發參與熱情
教學競賽的成功舉辦,離不開廣大青年教師的積極參與、學校的精心組織和各學院的大力支持。由于部分學院及青年教師科研任務重,且更容易出成果,經濟效益更明顯,故對教學任務重視不夠,應付了事。因此,應該加大宣傳組織力度,加強政策導向。通過舉辦競賽,對獲獎者除必要的物質獎勵外,在教職工職稱評定、職務晉升、各類獎項評選、年度考核等方面作為優先考慮的依據。制訂規章制度,要求青年教師在一定年限內必須至少參加過一次課堂教學競賽,或是對于評審高一級職稱的青年教師,要求必須參加過教學競賽。引導青年教師積極投身教學改革,提高從事教學的熱情,把自身的科研成果結合到教學中去,做到教學科研的互相滲透,互相促進,在自身學術研究取得進步發展的同時,也促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
二 細分競賽種類,擴大競賽范圍
我校是一所以工見長,理工結合,管、經、文、法、醫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各類基礎課程總數超過2000門。從我校歷屆競賽的情況來看,參賽課程種類廣泛,有理、工、文、藝術、體育等學科,有雙語、全英、漢語等教學形式,課程性質有基礎課、專業課、限選課、通選課等。不同學科門類的教學特點有所不同。而我校的課堂教學競賽,目前還是所有的學科按統一的評價指標一起參賽,這就導致競賽評價指標難以兼顧到不同的學科或不同性質的課程。此外,競賽的評委也來自于不同的學科,他們給相對陌生學科的參賽教師打分時難免會有偏差。因此,我??梢詤⒄帐〗虒W競賽的分組形式,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可以按文、理、工學科等分類組織教學競賽,也可以組織多種形式的教學競賽,如雙語教學競賽、實踐課競賽、多媒體應用教學競賽等。對于不同學科、不同種類的教學競賽,根據學科差異制定相對細化而又具操作性的競賽評價指標。評委選擇也按學科大類進行分組,避免因學科差異而影響參賽選手成績,體現競賽的公平性、普遍性。
另外,我校每年新增加的專職教師有近70人,按目前的競賽組織模式,能經過學院選拔預賽參加到學校決賽的老師畢竟數量很少,為了讓更多的青年教師有機會參加教學競賽,除了可以按上面所說的對競賽形式進行細化分類外,也可以鼓勵各學院在本單位范圍內舉辦教學競賽。鼓勵、選拔青年教師參加其它類型的競賽,如高校微課大賽、卓越聯盟教學大賽等。有利于更多的青年教師參與到教學競賽中來,提高教學競賽的廣泛性,擴大教學競賽的影響。
三 增加競賽內容,改變考查方式
從第三屆課堂教學競賽開始,我校將競賽分散在每學年兩個學期進行,以方便所有參賽教師能按正常教學進度參加比賽,評委專家隨時前往聽課而參賽教師事先并不知道,有利于更客觀真實地反映老師平時的教學水平。但這種方式也有它的局限性,只能考查參賽教師現場授課的教學情況,只能體現教師能否“上好一節課”,未能體現出參賽教師是否能“上好一門課”。為此,可以借鑒省教學競賽的考查形式,除隨機考查參賽教師的課堂授課外,再增加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環節,要求參賽教師提供課程的教學大綱,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突出教學競賽檢查的全面性。
教學大綱是指導課程教學的綱領性文件,是組織教學的主要依據,評估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而現實情況是我校青年教師雖然普遍認同教學大綱的重要性,但沒認真編寫或是流于形式,缺乏規范性、可操作性。因此,在隨堂聽課的同時要求參賽教師提交教學大綱,可以檢查競賽教師是否嚴格執行教學計劃授課,教學思路是否清晰明了,教學內容的安排是否具備科學性、合理性,時間安排是否合適,重點、難點是否妥善處理好。有利于監督青年教師嚴格按教學大綱進行教學,減少隨意更換教學內容或改變教學進度的情況。
教學設計既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一項復雜的教學技術,主要包括主題名稱、課時數、學情分析、教學目標、課程資源、教學內容與過程、教學評價、預習任務與課后作業等。青年教師在教學設計撰寫過程中不斷發現教學方面的問題,學會將現代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充分結合起來,并用科學、系統的辦法分析問題,提出優秀方案解決問題,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因此,要求青年教師在課堂教學競賽的同時也提交有關教學設計,有利于他們在這個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以領會到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和科學態度,使自己的教學活動建立在系統方法的科學基礎之上,培養了他們在教學活動中科學思維的習慣和能力。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課堂教學實際,主要從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等方面著手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思考,找出問題關鍵所在,制訂改善措施,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曾經說過: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著名教育家葉瀾也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可能成為名師?!庇纱丝梢娊虒W反思對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教學反思是我校教師教學過程中最容易忽視的環節,青年教師在課堂教學競賽后撰寫提交教學反思,在教學反思的過程中反復回想,思考課堂競賽的教學情景,總結出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成功之處、亮點所在及不足之處,對于成功的經驗加以總結繼續發揚,不足之處查找原因,不斷加強學習研究,及時修正教學策略。青年教師通過這個不斷反思、不斷總結學習的過程,不斷充實自己,必將增強自身的課堂教學駕馭能力,提高自身的教學理論水平和專業素養。
參考文獻
[1]張曉輝,陳天飛,馬紅標.教學反思對促進高校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性探討[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5).
[2]董甲慶,黃本笑.基于提高教學質量的青年教師講課競賽——武漢大學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的實踐與思考[J].科教文匯,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