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啟崢
摘 要:作為教師,這26年來,我幾乎每天反復播映同樣一個場景,拿著同樣的工具,重復著同樣的勞動,真可謂機械呆板,但我深知,這機械呆板的勞動過程卻是面對一個個鮮活而靈動的生命,為此,哪怕是在懷孕期,哺乳期,我與我的學生都沒有片刻的分離。我深知,這一切的緣由是我對“班主任”三個字許下的不離不棄的諾言。教師的使命是尊重與綻放生命,那就要求我們用智慧和汗水將機械而單調的勞動變得靈活而豐富,把瑣碎和繁雜的事務拼成光潔的雨花石,圓潤迷彩而賞心悅目,用愛與忠誠守望心靈的那片海。我光榮,因為班主任終將成為我熠熠生輝的名片。
關鍵詞:教師;無私奉獻
有一種人生最為美麗/那就是教師/有一種風景最為雋永/那就是師魂/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擁有一顆火熱的太陽/我們擁有廣博的天空/我們用愛播撒希望......”我喜愛這首詩,因為,它真情謳歌了教師高尚的心靈,也讓我從中依稀看到自己成長的身影。時間如白駒過隙,從參加工作到今天,我在三尺講臺上已經整整站了26年。這26年,是生命中最絢爛的季節,我堅定如麥田守望者一般,用忠誠、辛勞、無悔心甘情愿守望著班主任這片田地。
一、不計代價,無怨無悔
毛主席曾經說過:“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說明堅持很重要。26年的班主任工作,讓我養成一個習慣,每天早上6點45分前必須到學校。尤其現在我們學生的特點,大部分學生都是做校車七點前就到了,學生不愿意去小飯桌,就在外瘋跑,雖然有小飯桌的阿姨看著,但冬天外面太冷,夏天在外面瘋玩也危險。因此我每天六點四十從家出來,大約在六點四十五分就到校了,然后開始了一天的工作,跟著學生打掃室外衛生,帶著學生上好早自習。早上是孩子頭腦最清醒的時候,因此每天我都會擠出一節課的時間,給孩子解答學習上的難題。學校收發室的大姐在和我閑聊時說:“你每天比別的老師提前來將近一個小時,你一個學期比別人多上12天班呢!你班的孩子就比別的孩子多收獲12天的知識!”說實話,我真沒想那么多,我只想讓孩子們在寒冷的冬天里能早一點進到溫暖的教室里學習!仔細想想也確實如此,每天多上一節課,一個月就多上22節課,一個學期就多上110多節,這110多節課可以多講一本書,6年下來就多上1320節課,可以多學習12本書,小學階段是孩子記憶力的黃金時期,多出的課程可以充實孩子的大腦和技能,應該是受益匪淺!一切為了孩子,體現在這樣的行動中,培養習慣落實在行動中,我的這種行為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不僅我成為一種習慣,我的孩子們也養成了早起床,不睡懶覺的好習慣!
二、以身作則,無怨無悔
記得去年的冬天,大雪下了一夜,早晨起來,真是白茫茫的一片,踩在雪地上,雪沒過了腳裸,我班的掃除區是學校大門到辦公樓的一大片,是師生進樓的必經之路,為了讓老師和學生能正常行走,那天我六點半就到了學校,拿起大鏟子干了起來,說實話,將近五十歲的我,清掃那么一大片的積雪,也是感到力不從心!但當看到老師和學生走在清掃干凈的路面上時,汗流浹背的我心里有一種存在感,是付出后的成就,讓汗水化成蜜汁。我還能做什么于大家于學校?只有這一點點,可就是這一點點,讓孩子看到,寫成了文字。我班的劉雨溪在參加區里演講比賽時說:“當我踏著積雪走到校門口時,感到積雪從沒光顧過我班掃除區似的,我迷惑了,突然看到遠處一個熟悉的身影正在清掃積雪,我完全明白了,與我同到的同學急忙跑到老師身邊,爭先恐后地搶下老師手中的工具干了起來!當我看到年近五十的黃老師,豆大的汗珠順著通紅的臉頰流下來時,我的眼眶充滿了淚水!”六年來,我的嚴傳身教,耳濡目染,孩子們已經養成做事從不講條件,既然做就要做最好的優良習慣!
冬天,當人們還在溫暖的家中做著香甜的美夢里,我已經頂著星星踏上了上班的路途;當人們還在上班的路上的時候,我已經和我的孩子們開始了一天的學習;當人們已奏起鍋碗瓢盆交響曲的時候,我還在耐心地輔導孩子的功課;當人們吃完晚飯散步的時候,我還在燈下批改孩子的作業;當人們圍在一起看電視的時候,我還在學生家中和家長溝通孩子在校的情況。
三、課后輔導,無怨無悔
隨著年級的增長,孩子們參加學校的活動多起來,比如學校要進行花繩表演,本沒有我們六年級學生的事,但輔導員老師要我找幾名跳的好的學生教低年組學生,一訓練就會耽誤一節課;冬季三小活動訓練的運動員,幾乎全是我班的學生;大隊會的演員,我班輸出的人員最多……類似這樣的活動還有很多,難免會和正常的教學發生沖突,每次我都從大局出發,毫無怨言,為學生大開綠燈,讓他們積極參加學校活動,耽誤的課,我會利用課余時間補回來,讓學生毫無后顧之憂。
從教多年的我,已深深的了解班主任的工作是最辛苦的,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的,但看到孩子們在我的目光中一天天長大,又是最幸福的。我相信,無論任何事,只要盡心盡力去做,成功永遠不會忽略辛勤的耕耘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