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晨靜+石秀霞+宋華
摘要:在高校的育人體系中,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而且,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問題是全社會的關注焦點。但是,在運行的實際過程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像缺乏學業支持、宣傳力度不夠、專家指導方面不專業等。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立足于學生的視角,真正了解學生的需求,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鼓勵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
關鍵詞:創新創業;激勵;問題;對策
在創業的所有人群之中,大學生是最具有開發潛力的。在黨的第十七次代表大會上提出了要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發展戰略,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提出了促進創業就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這為大學生的自主創業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氛圍,為建立完善的創業體系創造了機會。
一、河北省高校創新創業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一)宣傳力度不夠,學生整體認知存在偏差
近幾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與之相關的很多主題活動也在順利開展。但是,其中很多活動之間的共性元素偏多,并沒有針對活動開展的相關背景以及活動對象的差異性進行因材施教,造成宣傳不全面,沒有吸引大學生的眼球。而且,很多活動都是一味地為了展示自身的效果,在宣傳的過程中僅僅做到就事論事,并沒有把活動與學生的發展前景結合在一起,沒有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導致很多學生參與活動只是為了一個簡單的目的,使自身的發展受到約束。
(二)學生參與動機不充足
當前,對于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并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很多這樣的課程都被列入選修課的行列,病沒有體現在學生的培養方案中,沒有把學生的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實踐鍛煉有機結合在一起。一些教育者沒有真正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他們認為這項教育知識針對少部分學生的,所以,沒有把創新創業教育擺在適當的高度,在人才培養規劃中也沒有體現創新創業教育的相關內容。一些受創新創業教育的學生只是看到眼前的短期利益,并沒有從長遠的眼光看待創新創業教育,他們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認識依然還停留在訓練的層面,并不能夠把自身的特點與自己的未來創業結合在一起,這就導致很多創新創業只是短期內有成效。除此之外,很多學校在選擇保研的優秀本科生時,依然沿用傳統的方法,就是單純地依據學生的課業成績進行評判,完全忽視了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成果。隨著研究生培養體制在不斷改革創新,研究生的人數也在逐年增加,這就沒有辦法通過傳統的方法選擇學生。這就極大程度地削弱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的熱情。
(三)缺乏長效機制保障
目前,很多學校都建立了一支專門的師資隊伍,專門負責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以及創新創業工作,但是,這些培養方案都太死板,有的根本與學生的專業學習毫無關系,沒有辦法滿足學生的要求。與此相比,學生更加希望通過自己的創新創業得到一定的鍛煉。而且,很多指導教師沒有取得突出的業績,沒有獲得相應的職稱,所以,這些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也會缺乏熱情。很多教師只是因為職業精神的驅使才對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沒有長效保障機制,活動沒有辦法順利進行。
二、完善學生創新創業政策激勵體系的對策建議
(一)重點宣傳、突出愿景,提高活動參與度
創新創業活動的開展應該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高校應該為學生統一編制活動指南,在學生入學的初級階段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創新創業等活動,讓學生在最初的時候就全面了解自己未來的職業。與此同時,對于優秀的創新創業的案例,應該加大宣傳力度,不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的未來做更加詳細的規劃。
(二)創新優秀人才選拔考核體系,增強學生的參與動力
就以我校作為案例,重新修訂了《優秀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推薦選拔辦法》,學校可以通過“挑戰杯”等具有比較大的影響力的比賽,選取優秀的學生。針對于這些學生,學??梢越Y合自身的情況,對他們進行保研。而且學校應該加大對于創新型比賽的重視程度,把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鍛煉結合在一起,為學生們參加比賽提供強大的內驅力。
(三)建立教師智庫,完善學生創新創業活動支撐的長效機制
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的開展與專業教師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學校的創新創業師資隊伍中,應該既包括專家教授,又含有骨干教師,既有青年博士,還要有校外導師。而且,學校應該把這些教師的工作轉化為相應的業績,與教師應該具有的課時數相抵消;針對于指導學生參加比賽并取得成績的教師,應該把這轉化為科研業績。給予這些教師相應的補給,調動這些教師教學的熱情和積極性。
(四)加大職能部門協同創新力度,優化育人體系,促進成果深化
打破各個部門之間的僵局,加強各個部門之間的合作和聯系。高校應該針對創新創業建立委員會,選出負責人,全方位安排學校的創新創業活動,科學分配時間,把申報的時間縮到最短,及時培養優秀的學生。如果遇到優秀的成果,那么就要繼續跟蹤指導,進一步提高成果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黃興海.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機制探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