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婧
【摘要】當今社會,是一個以知識鋪墊為基礎的社會,是一個充滿著多元文化的社會,是一個信息極度豐富和活躍的社會。每一個人學習知識都有自己的目的性和目標性。當代大學生處于這樣的大環境下,對英語的學習需求不僅僅局限于學單詞、學句型、學語法,他們的需求更是多方面的。從單純的英語基礎學習到實際生活中的日常應用,再到個人本專業中的英語實踐。大學生學習英語的需求由于目的不一,或因人而異,或因群體而異。本文將詳細探討在如今這個處于知識、信息極度發達的社會中,大學生對英語學習具體有哪些需求,從何表現這些需求以及如何應對他們的需求。
【關鍵詞】大學生 英語學習 知識 信息 需求 學習需求
任何一個人的每一個需求都是出于對某事物或者某種目標的渴望。只有當一個人有具體的、明確的目標的時候,才能夠更深刻地體現出這些需求。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中按照等級的從低至高提到了五種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鑒于我國當代大學生處于18-24歲這一個年齡階段,按照馬洛斯的需求理論,在大學階段中他們的英語學習需求主要可以歸納到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這三方面。
一、社交需求
盡管當今的社交模式多種多樣,然而最傳統的模式還是面對面的交流和溝通。隨著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和政治的民主富強,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選擇到中國來進行留學、工作。在很多大學校園里,都可以見到外國留學生;在很多駐點中國的外資企業里,也隨處可見外國員工的身影;甚至在中國的很多企業中,也越來越多地聘用外國人。這種外國友人不斷融入中國校園和社會的現狀造就了很多大學生迫切想要學好英語,尤其是英語口語的強烈需求。對于還在校園內的大學生,他們一方面想通過互相交流的方式和外國同學、外國老師增進友誼、交流學術、了解對方國家的文化等等,另一方面他們也想通過這種交流的模式來學習英語。當然,這種需求和目的是相輔相成的。首先,他們為了能夠和外國人進行交流,就需要學好基本的英語知識,這種交流的目的刺激了學習英語的需求;另外,對學習英語的需求表達出來并付諸行動和努力之后,他們則可以更好地、更順利地達到和外國人交流溝通的目的。
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信息的網絡化,除了傳統模式以外,還有以互聯網為工具的各種社交模式,比如通過各大網站、微博、微信、facebook(臉書)、twitter(推特)等等來進行在線的交流互動。通過觀察周圍的在校大學生(以南通理工學院為例)發現,由于有一定的知識積淀以及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們在互聯網上的活躍度相對較高。從互聯網中,大學生可以獲取世界上方方面面的知識、信息,也可以和網絡中的其他國家的人進行交流、對話。當今的大學生是極其有個性的一代人,他們有著自己獨立的想法和觀點,并十分渴望在網絡中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思想。然而信息、新聞、知識無國界,如果想要在國際化的網絡平臺上發表見解,則需要有一定的英語知識儲備。例如:關于2016年的美國大選,可以在英文雅虎網站上看到新總統特朗普的新聞。在新聞下方有評論功能,如果想要表達自己對此的想法、觀點,或者對其他網友的評論進行點評,那么則需要首先看懂這篇英文新聞及下面的評論,然后以英文思維為基礎,同時對想要表達的卻有困難的英文生詞進行查找、學習,然后組織語言,最后發表評論。由此可見,對于大學生來說,在網絡社交中,對自己觀點的表達也是一種需求,這種需求促使了他們去進行英文閱讀和寫作。
除此之外,由于網絡購物的崛起,很多大學生都會選擇在線購物或者銷售商品。如果一個大學生想要從美國亞馬遜這個購物平臺中買賣東西,那么首先他就需要具備一定的英語能力,能夠在全英文的網站中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并能夠理解它們的意思,或者能夠用英文編輯自己商品的信息,以及能夠和使用英文的買家或賣家進行交流溝通。不難看出,這種在英文購物平臺中進行買賣的交易活動,也極大促進了大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和需求。
二、尊重需求
尊重需求是具有雙面性的。一方面,生理成熟、心理趨于成熟的大學生希望對本我有一個正確的、清楚的認知,從而達到自我尊重;另一方面,大學生也渴望通過對自我能力和自我價值的表達,取得別人對自己的肯定和尊重。不管是自我尊重還是他人尊重,對大學生來說都樹立了他們的自信心,激勵著他們改變自我、完善自我。眾所周知,隨著英語在中國越來越被廣泛地學習和使用,在各個領域,英語的地位日益增高,儼然已成為新世紀人才不可或缺的知識工具。這勢必對大學生的英語學習產生多方面的影響。在中國大學里,英語不僅是學生們必修的課程,大學生還需要通過英語四級乃至六級考試,才能夠在未來的就業市場中具有競爭力。作為一個心態健康的大學生,首先需要具備自尊自信的性格特質。出于對自我的認知、尊重以及對未來目標的設定和實現,大學生們會對自己產生一定的要求,這種要求就表現在大學生需要提醒自己學好英語,一是為了提升自己的語言能力,二是為了取得優秀的學分,三是為了在畢業之前能獲得合格的四、六級成績,四是為了對自我學習結果的肯定從而達到內心的自我肯定和自我尊重,最終樹立信心,有積極良好的學習心態。值得注意的是,他人對自己的尊重對大學生來說也尤為重要。由于當代大學生有著鮮明強烈的個性特征,很多情況下他們都希望通過自己做出的事情展現出自己與眾不同的一面,從而贏得別人的關注、肯定和尊重。這一性格特質這就促使大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希望自己的各項能力都比他人出眾。比如希望自己的口語水平在同學中能夠使是最流利、最地道的;希望自己英文的閱讀速度和能力比別人更快更強;甚至希望自己能夠結交到外國朋友;亦或是能夠參加可以使用英文的社會實踐。這些都是可以通過表象的比較來獲取他人關注的行為活動。事實證明,當大學生有了這一種對收獲他人關注和尊重的需求之后,能夠大大促進他們英語學習的動力。同樣地,在這種學習動力實施到行動、實踐中之后,也反過來使他們進一步提高了自己的英語能力,提升了自身的價值,獲得了別人更多的認可和尊重。
三、自我實現需求
自我實現需求是馬洛斯五大需求理論中的終極需求。當其他四個需求被滿足之后,便是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需求。此需求是對個人能力極限的追求。那么,當代大學生英語學習的需求如何通過自我實現需求得以體現呢?這里,以新東方創始人之一的俞敏洪為例。俞敏洪從一位北京大學的西語系畢業生,到擔任高校教師,到創辦新東方語言學習,到實現新東方上市美國紐約交易所,到最后成為中國極具影響力的商業領袖,俞敏洪實現了個人價值的極致實現和突破,是自我實現需求的一個典型。再以馬云為例,他同樣也是外語系畢業后擔任英文教師,之后創辦了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信息發布網站,而后創辦了阿里巴巴并擔任集團CEO等職位,現在成為了中國乃至世界上叱咤風云的商業精英。同樣,馬云也是實現了自我價值的最大化。俞敏洪和馬云,都是學英語出身,之后通過對自己專業的縱向和橫向發展,創造出了輝煌的成績,并且他們的自我價值仍在增值的過程中。作為當代大學生,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夢想,每一個人也都會為自己制定未來的目標和計劃并為此付諸努力。對于英語學習,從自我實現需求這個角度來看,大學生往往會給自己設定一些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在隨機調查的部分大學生(以南通理工學院為例)中,他們有的表示希望今后能夠順利通過各種語言考試比如雅思、托福、GMAT,從而考到國外的更高學府進行深造;有的希望能夠在未來通過互聯網和國外的電商進行商業洽談和合作;還有的希望在畢業之后能夠順利進入待遇優厚的外資企業,利用自己的語言優勢做好工作等等。這些學生對未來的規劃和目標是當代大學生中一部分人的代表,不難看出,他們都希望不論在以后的求學生涯中,還是就業過程中,通過英語學習來提升自我。或者說,他們都希望以良好的英語能力為自己創造出更好的未來。由此可見,大學生對未來的規劃都是一種自我實現需求,他們希望通過規劃未來并付諸行動后創造出自己的價值并使之不斷增值。然而達到未來目標的其中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就是學好英語、將英語能力成為一種實踐性的能力,為他們實現理想提供良好的機會并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結語
這是一個信息活躍、知識豐富的多元化時代,當西方的知識和文化涌入并融入中國文化時,對于年輕的大學生來說,他們產生了對英語學習的強烈需求。雖然對英語學習的需求目的不一,但英語學習的過程在基礎階段大同小異。當積淀了一定的英語知識之后,大學生可細化自己的具體需求從而明確自己英語學習的主導方向并為之付出努力和汗水,從而達到目標、滿足需求,實現英語學習的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國地質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