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瀅
【摘要】目前,在經濟快速增長的階段之下,中國的建筑業發展步伐隨之加快。綠色建筑在所有國家的可持續發展中成為重要組成部分,并已逐步走向世界。然而,在建筑行業中,環境與經濟發展產生了矛盾,這需要我們改革傳統建筑,并推動綠色建筑的發展。這尤其在我國的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引進綠色建筑的概念和我國綠色建筑過程中的發展現狀、特點,對綠色建筑的發展趨勢進行探討。
【關鍵詞】可持續;綠色建筑;發展趨勢
社會生產力和現代科學技術在飛速發展中無疑地加快了人類文明的進程。與此同時,人類社會直面一系列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惡化問題。迅速增長的人口,多變的氣候,過度消耗的能源加之環境的污染,是對人類生存和發展以及生態破壞的威脅因素。面對嚴峻的現實,我們必須把生態和環境問題放在首位。經濟社會發展以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為前提,建設是這三者之間的結合體,可持續建筑發展的概念應之而生。我們未來必然生活在生態保護和可持續建筑發展之下。因而,我們提出綠色建筑發展的目標,以謀求與自然和諧發展。
一、綠色建筑的概念和具體特征
1、綠色建筑的概念
基于建設生態可持續良性循環原則,提出了綠色建筑的概念,這個概念是指在全壽命周期內的建設,它有以下的優勢:不僅對人類可確保健康舒適的使用空間,善待周圍的環境,而且可在最大程度上節約資源,同時降低污染,體現了自然和諧的觀念,我們稱之為綠色建筑。綠色建筑建設不僅具有高效率,良好的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特點,并且極大適應了當地生態建設,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及影響微乎其微,是可持續建筑中的典范。
2、綠色建筑的具體特征
基于建設生態可持續良性循環原則,提出了綠色建筑的概念,這個概念是指在全壽命周期內的建設,它有以下的優勢:不僅對人類可確保健康舒適的使用空間,而且可最大程度地節約能源,保護周邊的環境,降低污染,并體現了自然和諧的觀念,稱之為綠色建筑。綠色建筑建設不僅具有高效率,良好的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特點,并且極大適應了當地生態建設,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及影響微乎其微,是可持續建筑中的典范。
綠色建筑除了具有良很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并且相比于其他綠色建筑,更加具有可循環利用,環保節能的優勢,相反其二氧化碳排放量較低,舒適度更高。在建筑市場建設中滿足消費者環保需求和經濟需要的前提下,成本較低廉,能源消耗量少,大大提升了對自然環境的友好性。
綠色建筑與傳統建筑相比的優勢和特征體現為以下幾點:
(1)綠色建筑物和傳統建筑對比,在能源消耗上可以大幅度降低。(2)有許多區別之處,例如綠色建筑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如陽光,空氣,植物等,因此格局較為開放。(3)在當地的自然,人文,氣候等方面,通常采用就地取材的途徑來建設綠色建筑,所以在規則各建筑模型上不具有較強的明確性。(4)可以盡可能減少建筑物的占地。利用了土地的集約化,結合了節約土地和離效利用,在設計規劃上更加優化土地的使用。
二、中國的近況與發展以及綠色建筑的重要性
1、中國的近況與發展
與發達的歐洲國家和美國相比,中國較晚地引入了綠色建筑的概念設計。與此同時,由于中國人均資源非常低,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大,我們很難去制定一個標準用以統一地評判綠色建筑的發展。我們不能直接參照西方國家在綠色建筑的發展中的做法,只能根據自己的實情去尋找問題的解決辦法。由于我們的經濟制度的特殊性,我們從農業經濟直接邁向知識型經濟,并沒有經過工業經濟的過渡。中國具有特殊的發展模式,同時又具有復雜的社會問題和突出的利益分配問題。我們在經濟發展,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要減少能源消耗,發展環境可持續,這種矛盾的存在似乎難以去平衡。我們需要投入更多去發展綠色節能建筑,但是要經歷長期的過程,在短時間得不到回報。業主很難接受長期的公益性投資,并且也不會為開發商所青睞。
2、綠色建筑的重要性
資源消耗在建設施工過程中隨之而來。因此,我們要摒棄傳統建筑中的高消耗模式,轉為高效的環保型發展模式。綠色建筑的發展正符合全球建筑行業的趨勢,是實現此轉變的最佳途徑。
(1)節約能源,減少二氧化碳的污染
建筑本身不僅作為一個巨大的能源消耗體,而且對環境有顯著的破壞。據統計,建筑中使用的能源占全球總能源的一半,各類建筑和輔助設施的建設也消耗了自然界中獲得物質原料的50%以上。雖然橋梁,隧道,道路等在一定程度上不能等同于綠色建筑,但能源在住宅,寫字樓,公寓等中的消耗永不停歇。不僅如此,總環境污染的1/3是由于建筑引起的空氣污染,光污染,電磁污染引起的。更糟糕的是,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能源消耗也越來越多,隨著不斷涌進的城市人口,造成對道路,居住區以及公共設施需求的不斷增長。并且煤炭、石油能源的日益缺乏,使這一情況不斷惡化。
(2)繼續推進綠色節能建筑的理念,以推動綠色建筑的發展
鼓勵使用建筑節能制品,從而加快綠色節能建筑的推廣進程,有賴于政府加強指導和管理各有關企業。再者,政府可通過補貼鼓勵消費者嘗試。對于企業而言,應該增強新技術的學習和推行。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向英國學習一些有關做法。例如,英國的建筑研究組織通過設計綠色住宅樣板房,讓市民得到更加直觀的感受。此建筑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和天窗,設置了可調的通風窗戶,架空了房屋坡屋頂上的玻璃幕墻;通過在天溝處設置集中式處理管線的途徑收集雨水并經過水循環系統以后,實現水的再利用。建筑使用的地基材料,包括房間的地板和外墻,是可再生的,由工業廢料回收所得到。與傳統建筑相比,該綠色建筑在節能上可達到一半以上,并且在節水上可達到1/3左右。其中60%的熱量需求可由太陽能熱水器提供。甚至此建筑研究組織建立了自己的綠色建筑公園,以促進人們對綠色建筑節能理念的理解,以最直接的方式為人們展望美好的綠色生活。
(3)綠色建筑的內在價值
對于當前的環境和資源保護,推出綠色建筑的理念,使得建筑業將成為中國最有發展前景的產業,增快未來10年中國經濟的發展,也在戰略上進一步拉動了中國的內需。2010年以來,每年通過中國綠色建筑的發展,在消費市場中占1到2萬億以上。這促進了至少3%以上經濟增長。與此同時,使研究并推進跨越式產業的速度猛進,發展了中國綠色建筑的大戰略,創造中國經濟增長的中堅力量。建立全球最大的綠色建筑市場要點在于有創新地發展綠色建筑,使傳統建筑從“高耗能發展模式”轉變為“低碳綠色建筑發展模式”,大規模推廣綠色建筑發展。
三、結語
人類已經對綠色建筑,綠色環保的理念加大其重視程度。能源的可再生和循環利用是綠色建筑的本質,帶來節約能源的直接效果,改善了能源的自然循環,加強了自然環境的保護。但對于普通百姓還有待于更深入了解綠色建筑的概念。所以,政府需大力推廣綠色建筑之益處,提倡綠色的生活方式,努力提高人們的綠色意識,以增加綠色建筑市場的需求。通過此種途徑吸引各種綠色建筑人才、設計人才,形成有效循環。
【參考文獻】
[1] 李 銳. 解析高層民用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的應用[J]. 江西建材, 2015(02):23.
[2] 仇保興. 從綠色建筑到低碳生態城[J]. 城市發展研究, 2009(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