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珊 黃焯茗 梁麗琴 雷春華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〇三醫院 廣西南寧 530021
門診導醫護士與患者的溝通技巧分析
盧珊 黃焯茗 梁麗琴 雷春華通訊作者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〇三醫院 廣西南寧 530021
門診是醫院的窗口,工作量大。環境嘈雜,病種復雜,加之門診患者流動性大,看病心情急切,難以短時間內與護士之間建立有效的信任。導醫護士在門診護理工作中是滿足各類人群需求的重要組織者、參與者、執行者。導醫服務包括導向、咨詢、分診、護理觀察、護理管理等。隨著社會的進步、醫保的實施、患者對醫療護理服務要求的提高,對導醫護士素質要求將更高,導醫護士在門診護理工作的作用將更強。
門診;導醫護士;溝通技巧;分析
門診患者來醫院看病,在院內停留的時間比較短,護士與患者接觸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比較容易發生溝通困難,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就是要提高門診護士的溝通技巧。患者進入醫院之后見到的第一個人是導醫護士,所以,導醫護士的綜合素質代表了整個醫院的形象。優秀的導醫護士不僅應該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還應該具備精湛的業務素質以及職業形象,需要給予患者積極主動的關心,以加深醫患之間的感情,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1]。基于此,本院特開展了本項研究,并將導醫護士與患者溝通的技巧總結如下:
患者來醫院就醫第一個見到的人就是導醫護士,所以,導醫護士的綜合形象將直接影響患者對醫院的整體印象,此外,導醫護士的綜合形象還會對醫院的形象和聲譽產生直接影響【2】。所以,導醫護士應該具有良好的職業形象,以提高患者就醫的舒適度、增強患者對醫院的信心。此外,導醫護士應該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導醫工作,做到舉止大方、行為端莊、衣著整潔、言語親切等,從而為良好醫患關系的建立奠定基礎。相關的心理學研究結果顯示,友善的面部表情有助于醫患距離的縮短。基于此,導醫護士應該保持微笑,并積極、主動的為患者介紹就診的主要程序,幫助其盡快了解醫院的環境,從而消除就診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懼感,為其創造優異、舒適的就診條件,以盡快、盡好的解決患者在就診中出現的各類問題。
接待每一位患者,護士都應該面帶微笑。因為微笑待人,是人際交往中解決生疏、緊張的第一要素,和藹可親、平易近人是溝通的抉擇條件[3]。護士仔細傾聽患者的每一句話,理解他們的每一個要求,讓患者感到你確實在用心為其服務。同時,門診護士還應非常熟悉醫院的醫療模式、背景及各科室的專家坐診時間及擅長方向,正確指導患者就醫。以免因引導有誤,造成患者的不滿情緒或投訴事件等不必要的事情發生。
導醫護士在為門診患者提供服務的時候,態度要真誠熱情,且應該利用肢體語言與患者進行及時的溝通。對于門診就醫的患者而言,導醫護士應該自始至終的保持微笑,在交流的時候既要熱心、又要耐心,既要真誠、又要體貼,盡自己最大的能力解除患者的病痛【4】。此外,導醫護士在于患者進行交流的時候,不僅應該積極滿足其各項要求,還應該體現尊重,即目光平視患者的雙目,切莫隨意打斷患者的談話,在交流的時候運用適當的肢體語言等,以有效的消除門診就醫患者的顧慮。
患者單獨就診時,導醫護士應該積極的與其進行交流,耐心傾聽患者提出的各種問題并給予積極的解答;給予患者適當的關懷和安慰,盡可能的滿足其傾訴需要,努力消除其孤獨、寂寞和焦慮情緒;運用簡單易懂、通俗親切的語言與患者進行交流,在為患者解釋其所患疾病的病因以及治療方法的時候,切莫運用醫學的專用名詞,不斷提高患者對其所患疾病的認識與了解;盡量避免運用命令式語氣,應該運用商量的口吻,平和的語調,親切的語言,使其感受到關心和尊重。
語言是人們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護士的語言和態度會影響患者的情緒,所以要注意說話的方式,要讓患者能聽懂,能聽清楚。切記出言不遜和惡語傷人。心理學研究結果顯示,每一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特別是由于疾病而到醫院就診的患者,她們對導醫護士的態度和語音等比較敏感。因此,要學會換位思考,要努力拉近與患者之間的距離,讓患者及家屬感到彼此站在同一角度看問題,多打比方。
非語言交往又叫態勢語言,是人們進行交際時,通過儀表、姿態、神情、動作等來表達思想感情、傳遞信息的一種交流工具。人與人的交往約有 65%是運用非語言交流完成的,善用非語言符號,能夠強化語言交往的效果,門診導醫護士工作中可以通過正確的面部表情、目光接觸、身體的姿勢和運動、保持正確的距離、強調語氣的正確運用,以及對兒童、老人、重患者必要的觸摸【5】,體現對患者的關懷,融洽護患關系。交流時要給對方暫留一個理解和反饋的時間,同時使講話者有思考時間,注意傾聽對方的講話,讓患者占“主導”地位,不可打斷患者的講話,同時要注意患者的環境、體位,有無身心的不適等,護士最好也坐在患者的對面并保持眼睛在同一水平,這樣既可以體現護患間的平等關系,也能表示出護士對患者的尊重,注意觀察患者的反應,當患者講到痛苦的時候,要表示理解和同情,以示對病情的重視,給患者一種信任感,使患者覺得親切,容易接受,并用點頭和微笑表示贊同和理解。
門診人員流動性大,有的患者就醫心切,一來到醫院就迫切希望得到醫務人員的重視,馬上見到醫生、馬上檢查、馬上治療,一點也不愿意等待;有的還發脾氣、罵人。導醫護士在接待此類患者和家屬時,應沉著冷靜,做到既嚴肅、熱情,簡明扼要地詢問病史,又要以最快的速度判斷出是否是危急重癥,以免耽誤病情。如果是,開辟綠色通道,電話通知的同時,親自護送至急診科重癥監護室,在途中要密切觀察面色、呼吸、脈搏和詢問病情;如果是一般患者,就耐心解釋,引導最優的就診流程,必要時陪同檢查。在接待群體患者或就診的高峰期,導醫護士更應注意觀察和詢問患者的病情變化,做好預檢分診工作。
優化門診護士接診是護理的一個新階段和新突破,因此護士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修養和各方面的綜合素質,掌握良好的溝通技巧,態度和藹,及時發現患者的需求,并使患者滿意,提高護理質量。
[1]李虹,劉宗勇.導醫護士如何做好護患溝通[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2,11(8):400.
[2]劉俊輝,劉自強,潘小蘭.淺談門診導醫護士的語言技巧[J].航空航天醫藥,2009,20(11):113
[3]張曉玲.張曉蓉.醫院門診導醫藝術探討[J].《現代醫藥衛生》,2005,21(24):3487.
[4]李虹,劉家勇.導醫護士如何做好護患溝通[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2,11(8):400.
[5]肖根秀.門診注射室護士與病人的溝通技巧[J].華中護理雜志,2001,36(5):381—382
R737.25
A
1672-5018(2017)02-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