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晶 李輝
山東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人民醫院 山東青島 266555
高血壓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與護理干預
左晶 李輝
山東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人民醫院 山東青島 266555
高血壓病是中老年人常見病、多發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大多數的高血壓患者在血壓升高早期僅有輕微的自覺癥狀,如頭痛、頭暈、失眠、耳鳴、煩躁、工作和學習精力不易集中并容易出現疲勞等。隨著病情的發展,特別是出現并發癥時,癥狀逐漸增多并明顯,如手指麻木和僵硬、多走路時出現下肢疼痛,或出現頸背部肌肉酸痛緊張感。高血壓急癥的發病率占高血壓人群的5%,常見有高血壓腦病、腦出血、急性左心衰竭、可樂寧急性停藥綜合征、急性心肌梗死、急進型惡性高血壓等。
高血壓病;健康教育;護理干預
高血壓按其病因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兩大類。由某些確定的疾病原因引起的血壓升高稱為繼發性高血壓。當原發病得到根治后高血壓可隨之恢復正常。原發性高血壓是目前原因仍未清楚的高血壓,其發生與遺傳、年齡的增長、高鹽飲食、酗酒、肥胖、吸煙、精神緊張等因素有關。除了遺傳、年齡外,其他的危險因素都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因此,合理的預防和用藥,對防治高血壓具有一定的作用。
入院時向患者介紹各項規章制度、病室環境、負責醫生及責任護士的基礎上,為患者做全面的入院評估,一方面可以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懼感;另一方面可以了解患者的文化水平和不良生活方式等,以便制定相關的健康教育方案。對患者的一般資料和健康資料進行評估,并根據護理程序,對資料進行診斷計劃實施,制定出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方式,以供住院期間健康教育的進行[1]。
根據患者個體情況給予降壓藥物治療及基礎護理:如嚴格遵醫囑服藥,定期監測血壓,并做好飲食、休息、運動等多方面基礎護理措施。 或利用靜脈輸液和發放口服藥的時間,向患者或家屬進行宣教,對某些重要的教育內容應重復教育多次,并以不同的方式進行。
健康教育的內容包括:介紹與疾病相關的知識、飲食、運動、服藥、并發癥的預防等,提高患者對疾病的知曉率,提高服藥率,改變不良生活方式等,同時家屬在疾病治療的過程中起到監督和督促作用。對一些文化水平差、理解能力低和聽力下降的患者和家屬給予床頭健康指導,發放各種形式的生動的圖片引導和加深記憶;對視力不佳的患者,協助患者將健康教育錄音后反復播放達到強化記憶的目的;記憶力差患者教會其利用手機設鬧鐘提醒吃藥時間;在住院期間讓患者對疾病知識掌握的程度,薄弱環節再給予強化指導。
患者在住院期間進行衛生宣教 向患者及家屬講述高血壓疾病相關知識,使患者清楚高血壓病是終生疾病,要樹立長期與疾病作斗爭的信心,遵醫囑堅持服藥,以保持血壓穩定。介紹服藥方法、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如雙氫克尿噻主要的不良反應是水、電解質紊亂、低血鉀,表現為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長期服用還可以引起血尿酸、血糖增高,血膽固醇增高,所以要定期監測,要教會患者及家屬測量血壓及測量血壓時注意事項,活動后休息10min后再測血壓,袖帶不要裹得太緊或太松,盡量做到四定:定時、定部位、定血壓計、定時做好記錄。讓患者了解體位性低血壓發生的臨床癥狀,如全身乏力、頭暈、心慌、出汗、惡心、嘔吐等,不得擅自停藥、改藥,以免引起血壓突變。
1、改變飲食習慣: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對自己的飲食進行分析,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限制某些食物,這樣才能符合營養要求,提高生活質量。2、控制熱量供應:合適的熱量應該根據病情決定,一般以維持理想體重為標準。由于這類患者往往有脂質代謝紊亂,所以減少脂肪攝入不但有助于控制熱量,而且還能改善代謝紊亂。3、低鹽、高維生素飲食:高血壓腎病患者應控制食鹽的攝入,避免鹽腌食品;加了防腐劑的食品也應少吃。攝入充足的維生素尤其是B族維生素,對調節體內代謝有益,必要時可服用維生素補充劑。4、適量飲茶:茶多酚對人體脂肪代謝有著重要作用。
根據自身的體質狀況、血壓高低等,掌握好運動量,以自我感到全身舒適為度,切莫盲目加大運動量。多建議慢跑、健身操、打太極拳、瑜伽、氣功等有氧運動。運動強度應據運動時的心率來判斷。但血壓較高、癥狀較多或有并發癥病人應增加臥床休息的時間。運動除了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膽固醇的生成外,并能增強肌骨骼,減輕體質量和改善胰島素抵抗,提高心血管適應調節能力,穩定血壓。并且能增加食欲,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秘,改善睡眠。
向患者或家屬說明高血壓病需堅持長期終身規則治療和保健護理的重要性,定時服用降壓藥,避免睡前服藥,以免導致血壓大幅度下降,從而誘發腦血栓、心絞痛、和心肌梗塞等。自己不能隨意減量或停藥,可在醫生指導下加以調整,防止血壓反跳。在服用降壓藥的過程中,要向患者說明坐位或平躺時起立,動作要盡量緩慢,特別是夜間起床小便時更要避免突然起立,以免血壓突然降低引起暈厥而發生意外。
出院前對患者及家屬做好健康教育,指導出院后按時服藥,應特別注意氣候變化,系統正規的進行減壓治療,將血壓控制在正常或能耐受的范圍,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避免精神刺激因素,如噪音和強光照射,維持心理平衡,對有煙酒嗜好者,應戒煙酒。合理控制飲食,切勿過飽,指導患者采取低熱量、低脂、低鹽飲食,但要攝人足夠的優質蛋白質。適度進行主動、被動鍛煉,可以有效提高機體有氧代謝能力,對患者精神、心理狀態也有極好的影響。出院后定期門診隨訪,監測血壓、血脂等。
健康教育是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病的基礎和前提,我國高血壓患者相關知識的缺乏,致使患者的高血壓認知水平低下,極大的影響了個體維持健康的能力。而高血壓是一種與生活行為方式密切相關的疾病,其發生、發展進程中,不良行為生活方式起著加重病情發展的作用。有研究表明,以生活方式改善為主要內容的非藥物療法可以增加降壓藥物療效,對于部分輕癥病例,有效的生活方式改善甚至可以使其避免藥物治療。通過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患者不僅改善了不良的生活行為方式,而且提高了藥物治療的依從性,有效控制了血壓,提高治療效果,提高生活質量。因此高血壓健康教育應推廣。
[1]史玉泉,實用神經病學[J].上海科學出版社,2009,6(8).647-649
R821.21
A
1672-5018(2017)01-2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