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軍
摘 要:該文介紹了淮北市笆斗杏高效栽培技術,主要包括:建園、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主要病蟲害防治等。
關鍵詞:笆斗杏;栽培;技術;淮北市
中圖分類號 S6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04-0035-03
淮北市杏樹資源豐富,種植歷史悠久。目前,全市杏樹種植面積達200hm2以上主要分布在相山區相山西麓,烈山區、杜集區東部沿山地帶,品種主要有笆斗杏、關公臉、麥黃杏、白水杏等,其中笆斗杏因其個頭大、產量高、果皮光滑、色紅黃、肉質厚、酸甜可口、香氣宜人,深受市民歡迎。2016年,“黃里笆斗杏”喜獲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笆斗杏種植進入快速發展期。
1 建園
1.1 園地選擇 笆斗杏耐旱、耐瘠薄、喜光照,但不耐澇,花期易受晚霜危害。因此,應選在背風向陽,地勢較高,排水良好土壤。丘陵山地應選擇土層較厚,坡度在15°以下的山坡地。新建園子要避開核果類跡地,防止“再植病”。
1.2 栽植
1.2.1 苗木質量 選用符合植物檢疫要求的優質壯苗:苗高80cm以上;嫁接口以上10cm處直徑超過0.8cm,50~60cm整形帶內有飽滿芽5個以上;根系完整無根瘤,主側根3條以上、須根多;嫁接口愈合完好,距根頸部超過8cm。
1.2.2 栽植時間 秋季栽植從苗木落葉后到土壤封凍前為止,春季栽植在土壤解凍后至苗木萌芽前進行。
1.2.3 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根據砧木類型、地勢、土壤肥力等幾個方面來確定。一般栽植密度為:平原株行距3m×(4~5)m,山地、丘陵2m×(3~4)m。
1.2.4 授粉樹配置 授粉樹可選擇與笆斗杏花期一致或稍早的白水杏、關公臉等品種。定植時,授粉品種與笆斗杏的比例為1∶4~1∶8,授粉樹配置方法最好在行內按比例定植。
1.2.5 栽植方法 栽植時,挖長、寬、深各80cm的定植穴,或寬100cm、深80cm的定植溝。將腐熟的農家肥、磷肥與表土混勻后回填。栽植深度以澆過定植水后根莖交接處與地面持平為宜,使根系舒展,先填表土,后填底土,分層踏實。栽后澆足定根水,覆土保墑。
2 土肥水管理
2.1 土壤管理
2.1.1 深翻改土 春夏秋冬都可深翻,以秋季深翻最為適宜。秋季深翻時間一般在落葉前30~50d,結合施基肥進行。在樹冠外緣垂直向下的位置挖環狀溝,或在行間挖條溝,逐年向外擴展,直至全園深翻一遍。溝寬 30cm,深30~50cm。將挖出的表土與腐熟的有機肥混合后填入,底土放在上層,然后灌足水分,使根系和土壤密切接觸。
2.1.2 中耕 在生長季節,果園每年中耕3~4次。降雨或灌水后,及時中耕除草,中耕深度5~10cm。坡地宜深,平地宜淺。
2.1.3 間作 行間可種植綠肥,種類可選用耐寒、耐旱、耐瘠薄的種類,如三葉草、苜蓿、紫云英等。幼齡果園可在行間間作花生、大豆、紅薯等矮稈作物,間作物寬度應依行間距而定,以不影響杏樹生長為宜。
2.1.4 覆蓋 覆蓋材料可選用作物秸稈、田間雜草、樹葉等,覆蓋厚度10~15cm,上面零星壓土。連續覆蓋 2~3a后,結合土壤耕翻埋入土下,可顯著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能力。
2.2 施肥
2.2.1 基肥 秋季施入,以農家肥為主,可混加少量化肥。施肥量依樹齡、生長勢而定,基肥用量一般占全年總施肥量的70%左右,進入結果期的果樹,一般每hm2施農家肥1.5萬~4.5萬kg。采用溝施法,挖條溝、放射狀溝或環狀溝,溝深30~50cm。挖溝時注意不要傷及大根。
2.2.2 追肥
2.2.2.1 土壤追肥 第一次在開花前,于開花前15d施入,以速效氮肥為主,成齡樹每株施0.5~1.0kg尿素;第二次在硬核期,以速效氮肥為主,輔以磷、鉀肥,成齡樹每株追施尿素0.5~1.0kg、硫酸鉀1.0kg、過磷酸鈣1.0kg,也可施磷酸二銨1.0~1.5kg;第三次在采前半個月,追施鉀肥1次,成齡樹每株施硫酸鉀0.5~1.0kg;第四次在采收之后,如采后不施基肥的,則此次追肥量宜大,并應氮、磷、鉀肥全面施用,成齡樹每株施尿素1.0kg、磷酸二銨0.5kg。此次追肥對花芽分化有重要作用。如采后施基肥,則此次追肥可免。
追肥常采用穴施,在樹盤內均勻地挖10~20cm深的坑穴若干個,將肥料施后覆土。
2.2.2.2 葉面噴肥 在生長旺季葉面噴肥2~3次,前期噴施0.2%~0.3%尿素,后期噴施0.3%~0.5%磷酸二氫鉀。如有缺素癥狀可噴0.2%~0.3%的硫酸亞鐵、0.1%~0.3%的硼酸和硼砂、0.3%~0.5%硫酸鋅等。葉面噴肥宜在傍晚(下午4:00以后)或早晨(上午10:00以前)進行。
2.3 水分管理
2.3.1 灌水 杏園灌水的時期和灌水量視氣候條件、土壤水分狀況和物候期不同而定。一般笆斗杏年生長周期內灌水4次為好:第一次澆水在花芽萌動前進行,最遲不晚于花前7~10d。此次灌水可促使花期一致,枝芽生長旺盛,提高坐果率,同時通過灌水可降低地溫,推遲花期2~3d,有利于避過晚霜危害。灌水量450m3/hm2左右,土壤含水量達到70%左右。第二次在硬核期,此時果實內種子發育需水量大,花芽分化旺盛,是樹體需水臨界期。澆水量與第一次相同。第三次灌水是果實采收后,此期如有雨可不灌水。此期及時供水有利于花芽繼續分化及枝條的發育與成熟。第四次澆水在杏樹落葉后上凍之前進行,可增強根系發育和提高樹體抗寒性。
2.3.2 排水 杏樹極不耐澇,杏園要設置排水系統并及時清淤,多雨季節或果園積水時要及時排水,防止發生澇害。
3 整形修剪
3.1 整形 主要有自然圓頭形、疏散分層形、自然開心形。
3.2 修剪
3.2.1 修剪時期 修剪時期分為夏季修剪和冬季修剪。
3.2.2 修剪方法 夏季修剪:抹芽、摘心、(撐、墜)枝等。冬季修剪:有疏剪、短剪、縮剪、長放。
3.3 不同樹齡修剪
3.3.1 幼齡樹的修剪 此期杏樹生長旺盛,樹冠擴展迅速,新梢生長量大,并常抽生二三次枝。修剪時應兼顧整形和結果兩個方面。對主、側枝延長枝要輕剪長放,一般留全長的2/3短截。疏除樹上的過密枝、交叉枝、重疊枝和強旺枝,控制競爭枝、直立旺枝的生長。對生長勢中庸、角度開張較大的發育枝要緩放,促其萌發中、短枝,增加結果枝數量,在成花或結果后及時回縮培養成結果枝組。中、短枝開張角度大,成花容易,應盡量保留,以利結果。對長勢較弱的幼樹要適當短截,疏除過密、細弱枝,多保留健壯枝,拉平直立旺枝作為輔養枝。
3.3.2 盛果期的修剪 盛果期杏樹主枝開張,樹勢緩和,中長枝比例下降,短果枝、花束狀果枝比例上升,產量大增。修剪的主要任務是調整生長和結果的關系,維持樹勢,延長盛果期結果年限。修剪時可根據枝條長勢、樹冠各部位的空間,適當疏除過密枝、細弱枝,以保持相對穩定的結果部位和生長勢。對各級延長枝,一般剪去當年生枝的l/3到1/2,使其繼續抽出健壯的新梢。在有強壯枝的部位進行回縮更新或抬高角度,使衰弱的主枝、側枝、多年生輔養枝、結果枝組、下垂枝逐步恢復生長勢。對樹冠下部及內膛枝,注意及時更新復壯,使其不斷產生新的結果枝。樹冠上部和外圍的過密枝、旺長枝,疏除或回縮,以改善內膛光照。對各部位的結果枝組、長果枝和長勢中庸的發育枝,只要不過密一般不要疏除,可短截促發少數長枝中下部抽生中短果枝。
3.3.3 衰老期樹的修剪 此期杏樹樹冠外圍枝的年生長量進一步減少,只有3~5cm,甚至更短。內部枯死枝不斷增加,骨干枝中下部開始光禿,結果部位外移,大小年結果現象嚴重。修剪的任務是更新骨干枝和枝組,增強樹勢,延長經濟結果年限。修剪時,對嚴重下垂衰弱的主側枝,利用中下部角度小、生長健旺的背上枝換頭,或在比較直立的枝段回縮,促使隱芽萌發更新。對位置適當的徒長枝,可逐步培養為新的骨干枝和結果枝組。對結果枝組和結果枝,本著去弱留強的原則,選留壯枝壯芽更新修剪。對樹勢極度衰弱的,對主側枝及大枝組進行全樹大更新。
4 花果管理
4.1 保花保果 生產中常用方法有:合理配植授粉樹并在花期放蜂;人工授粉,在花期遇低溫、陰天、降雨或大風等不良氣候,昆蟲活動受阻,影響授粉時進行;花期噴水,于盛花期噴清水,使柱頭保持濕潤,能顯著提高坐果率,可于水中加入0.1%的硼砂和0.1%的尿素;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保果,盛花期噴20mg/kg赤霉素,可提高當年坐果率,在10月中下旬噴50 mg/L赤霉素,可使第2年的坐果率大增,比不噴施的增加50%左右。
4.2 疏花疏果 杏樹不完全花比例高,一般不用疏花,而采取疏果來控制產量。疏果通常在花后25d左右,果實像黃豆粒大小時進行第1次疏果,花后40d左右完成第2次疏果。對杏樹疏果時,應根據歷年的產量與當年的長勢、坐果等情況,確定當年的產量。一般短果枝留1~2個果,中果枝留2~3個果,長果枝留3~5個果,平均果間距10cm左右。每畝產量控制在1 500kg左右。
5 主要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蟲害有日本蠟蚧、紅頸天牛、杏疔病、杏褐腐病、杏流膠病等。
5.1 日本蠟蚧 休眠期用硬毛刷或鋼絲刷刷掉枝條上的越冬雄蟲,剪除受害嚴重的枝條,之后噴灑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5%礦物油乳劑或10%氯氰菊酯乳油200倍液與柴油乳劑10~50倍液刷蚧殼蟲的枝干。從卵孵化盛期開始到2齡若蟲固定分泌蠟質前,噴灑4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48%毒死蟬乳油1 500倍液。
5.2 紅頸天牛 成蟲發生期間,可人工捕殺成蟲或噴灑5%吡·高氯乳油1500~2000倍液。成蟲發生前,于樹干或大枝上涂抹白涂劑(生石灰∶硫磺粉∶食鹽∶水為10∶1∶0.2∶40),防止成蟲產卵。幼蟲危害期間,用鐵絲將幼蟲捅死。蛀入木質部深層的,掏凈其中的木屑和蟲糞,用注射器注入辛硫磷乳油或塞入蘸有辛硫磷乳油的棉球,施藥后用黃泥封口。
5.3 杏疔病 結合冬剪,剪除病梢、病葉,清除地上落葉、病枝,集中處理。春季芽萌動前,噴5波美度石硫合劑;展葉后噴0.3波美度石硫合劑或1~2次l∶1.5∶200波爾多液。
5.4 杏褐腐病 結合冬剪剪除病枝病果,清掃落葉落果集中處理。芽前噴布1~3波美度石硫合劑。春季多雨和潮濕時花期前后用苯來特2500倍液;或甲基硫菌靈1 000倍液;65%代森鋅500倍液。采前用50%嘧菌酯2 000-2 500倍液。
5.5 杏流膠病 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性。及時防蟲,樹干涂白,減少樹體傷口。休眠期刮除病斑后涂843康復劑,或5%菌毒清水劑20倍液,或防水漆,或5波美度石硫合劑進行保護。生長季節,用8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噴布樹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