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子鷗
摘 要:餐飲外賣這一服務行業擁有較為悠久的歷史,但過去發展一直較為緩慢。如今,借著互聯網這一有利平臺,餐飲外賣得到了蓬勃發展,但同時也帶來了諸如監管、衛生等方面的問題。本文分析了餐飲外賣的歷史發展和行業現狀,結合在某大學的調研,指出了現階段餐飲外賣行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對未來這一行業的發展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餐飲外賣;配送員;外賣網站;監管
1 餐飲外賣的歷史描述
關于我國外賣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北宋。彼時的都城汴梁餐飲業發達,“處處擁門,各有茶坊酒樓,勾肆飲食”,而那時相當多的宋朝人士也過著小資一般的生活,不習慣在家做飯,而熱衷于下館子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其中還有些人因為不愿吃飯往外跑,于是“逐時實行索喚,咄嗟可辦”的叫餐服務也應運而生。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畫了一個正在送餐的人,這大概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有記載的最早的外賣服務了。
宋朝的送餐服務蓬勃發展,但宋朝以后,這一服務的發展勢頭受阻,不過它仍然存在于大眾生活當中。梁實秋先生曾在《東安市場》一文中寫到:“您吃著好,以后打個電話我們就送到府上,包管是滾熱的......”①可見送餐服務仍有市場存在。而且當時不僅誕生了專為達官貴人、上層人士服務的外賣,還有專為小市民階層、中下層人士服務的外賣(一般由被稱作“分葷”的大排檔承擔)。
然而我們要看到,不論是宋朝還是民國時期,送餐服務主要是針對居于大都市的人,而在小城鎮和鄉村,基于市場的繁榮程度,則很少有人叫外賣了。傳統的外賣服務均由餐館承擔,而餐飲行業作為第三產業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并無發展的空間。新中國成立后,實行計劃經濟,餐館數量少,加之人們的消費能力有限,外賣服務的衰落也就不足為奇了。
到了1978年,事情開始有了轉變。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的國策,隨之帶來了中國人錢包的日益變鼓。在提倡“民以食為天”的中國,這一變化帶來的最直接影響便是餐飲業的發展。1978年,全國餐飲經營網點不足12萬,零售額也僅為54.8億元。而到了2008年,經營網點已突破400萬,營業額規模也突破1萬億元。在這樣的背景下,外賣行業也得到了發展。隨著電話在中國的日漸普及,一些由外國進入中國市場的餐飲公司。如麥當勞、肯德基等,較早地推出了電話外賣服務,客戶只需一個電話,就能在家享受大餐。這在當時無疑受到了外賣體驗者的廣泛歡迎。
但隨時間推移,一些問題也開始漸漸顯露。如點餐時間較長,且要占用電話線,影響效率等。于是,一場由市場與互聯網聯手推動的改革,正悄悄醞釀著。
2 餐飲外賣的發展與現狀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伴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方式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幾乎什么事情都可以在網絡上完成,而廣大平民百姓也漸漸接受了這種生活方式。在此影響下,餐飲業與互聯網的聯姻已是大勢所趨。
2003年植根于北京的飯統網正式上線,成為中國首個提供線上餐廳預訂和餐飲優惠服務的在線網站,飯統網的成立標志著中國餐飲業已經開始進入“e時代”。然而,飯統網在餐飲O2O的營銷方面步子邁得不夠堅決,其主要通過電話來訂餐的模式在后來受到了團購網站的巨大沖擊,其盈利點也集中于商戶的會費、傭金與團體客戶的年服務費上,沒有抱住數量更為龐大的個體消費者這一市場上最粗的“大腿”。模式落后加上方向的偏離導致其最終的失敗。
但不可否認,飯統網將餐飲與互聯網結合的方式,邁出了餐飲外賣行業的一大步。其后,各類外賣網站如雨后春筍般的蓬勃發展。筆者在百度搜索“外賣網站”這一關鍵詞,相關結果竟有6340000個之多。相應的線上O2O外賣產業也是越做越大。2015年中國餐飲O2O市場規模已達1615.5億元。在本地生活O2O的占比重升至16.2%,占餐飲業總體比重的5%,預計到2018年,餐飲O2O市場將達到2897.9億元。②這些數據足以證明餐飲外賣O2O近年來蓬勃發展,行業的市場規模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然而,我們也要看到餐飲O2O外賣進入市場隨之而來的種種與之有關的食品安全問題。美團、百度、大眾點評等網站均曾爆出讓衛生嚴重不合格的“黑作坊”上線的丑聞,而中小商戶信息化程度的低下也導致其發展受到了一定阻礙。就個體經營戶使用餐飲外賣網站的情況而言,除了存在上面說的食品安全問題以外,在訂單管理、送餐員隊伍管理等方面也存在問題。以送餐員的管理為例,筆者曾向美團客服詢問他們是如何管理和招募送餐員,美團客服聲稱他們將其交給了一家公司,但當筆者試圖撥通這家公司的咨詢熱線時,電話又被自動轉接給了美團客服。這也說明美團在外賣送餐的具體管理上存在著一定問題。隨著我國餐飲外賣行業的做大做強,各餐飲外賣網站、APP也應該完善相應服務,加強管理,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3 對某大學餐飲外賣的調查分析
易觀智庫的研究表明,在餐飲外賣需求人群中,白領和大學生占多數。因此本文選取某大學的美食廣場為調查地點,對餐飲外賣的實際狀況進行調查。
該美食廣場坐落于大學里,擁有20多家餐館,以及數量更多的經營各色小吃快餐的門面。其主要消費對象為該大學校內學生和附近住宅小區的居民。在這些餐館和店面中,提供專門外賣服務的只有20多家,主要通過自己雇人或與外賣網站合作兩大方式。而在第二種方式中,美團與“餓了么”占據了主要份額。自己雇人,與美團合作,與“餓了么”合作的商家數量上大致是平衡的,當然,也有商家混合使用上述方式。實際調研中發現該美食廣場的餐飲外賣市場三足鼎立,上述三種方式都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為此,筆者選擇了對該廣場的美團外賣的工作人員展開調查。
負責該廣場的美團員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有5、6個人,組成一個車隊,均為該大學做兼職的大學生;第二部分為專門負責固定商家的,為全職員工。他們的工作分為兩個時段,第一段從上午10:30到下午13:40,第二段從下午16:30至晚上19:30,兼職員工和全職員工均拿固定工資,無業績提成。在勞動報酬上,兼職員工一日50元,全職員工一日80到100元,均由該地區的負責人直接將錢發放給他們。他們以電動車或者摩托車為交通工具,對校外人員,直接送到指定地點;對校內學生,則先將食品送達每個苑區的指定地點,交由在該區域的送餐人員,再由他們親自爬樓交到學生手里。對于這部分人,工資以下單數目結算,每一單商家人均需分出1.5元,通過網上轉賬給負責人,扣除工資、交通費等后,剩下的歸負責人所有。負責人負責兩塊集中的、規模較大的餐飲中心,也有較大的自主權,對送餐員進行調配。
在調查中,筆者發現,送外賣的兼職大學生,盡管意識到自己是廉價的“勞動力”,但他們對這份工作的滿意度和認可度均較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工作時間較為集中,不像發傳單那樣需要在烈日或者寒風中站半天或一天時間;二是這份工作只用對食物負責,工作較為單純;三是這份工作較為自由,有事便可以請假。從調查中也了解到,送外賣這份兼職相當受歡迎,不少大學生均有參與的想法。
但同時,在此次調查中也發現幾個問題:一是管理協作上存在問題,外賣送餐員沒有嚴格按區域或者以別的標準來進行分工,這使得工作效率低下。筆者當日調查正值國慶假期,訂單較少,調查過程中有一位送餐員出發送餐,經過8到10分鐘才返回,而他箱中也僅有4、5份外賣。效率低下必然導致送餐到達時間較長,成本較高,雖然訂餐大學生們對時間要求并不苛刻,甚至晚一小時也可以,但是這樣的服務質量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這一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二是對商家的監管不到位,盡管入駐餐飲外賣網站的商家對其每一單生意均可查詢,但消費者在下單時對商家的衛生食材等還是知之甚少,而對于那些自主配送的商家,消費者了解得更少。筆者認為,該美食廣場在這方面也應該發揮作用,與商戶、外賣網站互相合作,讓食品的生產、配送更為透明。
此外,關于送餐員的勞務合同簽訂,以及各種權利保障等也存在一定漏洞。如果送餐員(尤其是兼職學生)在送餐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等意外傷害,如何解決?又由誰來承擔賠償責任?諸如此類問題都沒有明確的合同條款去約定,使得送餐員的權利缺乏相應保障。
總之,我國的餐飲外賣有著較特殊的運作方式,雖然存在問題,但相比以前,可以看出其借力于互聯網時代的蓬勃發展趨勢。
結束語
二十一世紀是屬于互聯網的,互聯網開辟了一個新的世界,相當多的行業都依托互聯網開辟了新的服務點。傳統餐飲業也借著這個大潮與互聯網來了一次親密接觸。
這一接觸為餐飲業帶來了又一次高速的發展:利用互聯網點外賣的人,仍以較高的速度增長;負責外賣的餐飲公司,也如雨后春筍一般發展起來。更為廣泛地說,通過互聯網,餐飲消費者又多出一種方式來了解提供餐飲服務的餐廳,越來越多人利用各種餐飲網站來了解餐廳的情況。互聯網改變生活,也在漸漸地改變著餐飲業。
然而,改變往往意味著陣痛。隨著餐飲外賣業的發展,一些問題開始浮現:食品安全與衛生狀況得不到改善、配送時間長、配送管理混亂等。這也時刻提醒著我們,想要真正的做大做強這一行業,尚有很長的路需要走。一個幾億人的市場無疑是相當誘人的,但是參與市場競爭的服務者只有提高服務質量讓消費者安心、放心,才能在這個市場上立足并蓬勃發展。
注釋
①梁實秋.梁實秋散文[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89,12:174.
②艾瑞咨詢.2016年中國外賣O2O行業發展報告[EB/OL].http://www.iresearch.com.cn/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