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霞
摘 要:我國農業發展速度快,人口基數大,現已成為世界食品出口大國之一。借助出口貿易,我國實現了經濟效益的增長,帶動了食品產業的長期穩定發展。但是,國內食品出口存在一些不足,它嚴重制約了貿易的穩定發展。簡要探討了食品出口貿易現狀、貿易問題和解決方案,旨在提高國家食品出口貿易的穩定性和合理性。
關鍵詞:食品出口;出口貿易;食品安全;政策扶持
中圖分類號:F752.6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03.028
1 國內食品出口貿易現狀分析
我國是食品生產大國,也是出口貿易活躍度比較高的國家之一,農產品、冷凍水產品、新鮮蔬果等均是主要出口食品,美國、歐盟等多數國家是我國的貿易出口對象。國內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帶動了農業、畜牧業、食品業的快速發展,使相應的食品產量、食品等級有所提高,保證了國內食品行業的穩定發展。隨著出口貿易的發展,出口貿易行為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①出口貿易金額不斷增加,出口總額從最初的幾十億上漲為百億元,我國也已經成為排名第五的農產品出口國。②出口食品種類、食品結構不斷調整。作為世界范圍內的重要參與國家,我國糧食出口量增加,對象為亞太、歐美地區,同時,對應的水產品種類、蔬果總量也在逐漸提升,而畜牧業產品出口量卻在下滑。③主要出口地區市場比較集中,以農產品為例,主要出口國家為日本、東盟、美國、香港等亞洲地區,但是,市場份額有所下降。④出口食品地區主要在國內東部地區。國內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快,已經成為國內主要出口地區,包括江浙、上海等。
2 國內食品出口貿易現狀問題分析
據統計,1980年,世界食品出口額為2 238.30億美元,2012年世界食品出口額達13 752.55億美元,增加了5.14倍。2007—2012年,我國農食產品每年被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扣留1 500批次以上。我國地區禽流感爆發時,導致香港等多數地區不敢進口國內禽類物質,給國內雞肉養殖戶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損失。為此,相關人員要全面分析食品出口貿易中存在的問題,以期為日后的工作提供參考。
2.1 食品安全問題
據報道,美國進口我國的寵物食品發現安全問題——受三聚氰胺的負面影響,導致寵物腎衰竭嚴重。這給我國食品原料市場造成了極大的沖擊。香港距離我國大陸比較近,對大陸的食品有較大的依賴性。但是,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相關部門開始檢測大陸魚肉、蔬菜、水果等中添加的有害物質,比如孔雀石綠等藥物殘留,海鮮中砷金屬危害等。食品安全嚴重阻礙了國內出口貿易的發展。國內食品分析結果表明,國內蘇丹紅、劣質奶粉等問題已經在世界范圍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2.2 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不足
在國內食品行業發展的過程中,管理體系尚未形成規范化、合理化、科學化的整體。這嚴重制約了食品出口的發展。我國食品相關標準由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等4級構成,各個標準之間矛盾重重,并且實施的食品質量認證標準體系并沒有完全與國際標準接軌,導致通過國內質量檢查和安全認證的出口食品常常止步于國外的“綠色壁壘”之前。
2.3 國內出口開放政策的分析
食品行業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我國農產品關稅水平從2001年的19.9%降至2005年的15.3%,2006年關稅稅率進一步下調至15.2%,逐年下降,進口配額、許可證等貿易限制措施逐步弱化或取消,導致國際市場上大量廉價的食品涌入國內市場,給國內食品行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小的沖擊,而我國的食品出口也受到了嚴重的阻礙。
此外,受國外“綠色壁壘”“技術貿易壁壘”的影響,食品安全問題的出現使得部分國家修改相關法律,借助壁壘政策牽制我國食品產業的發展。
3 解決方案分析
3.1 農業投入和國家政策扶持
三農問題作為國家重大課題之一,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關注,政府要在資金、人力、技術和政策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提升優化管理,將高科技投入農業發展中,努力提高農產品的等級水平,充分跨越國外的綠色壁壘問題,實現出口貿易的合理發展。與此同時,還要加大綠色、有機食品的發展,重點維護、宣傳衛生安全、健康保障等方面的內容,實現對農業產品的大幅度優化控制處理。
3.2 優化食品安全生產監督和檢疫制度
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加大對農業、食品加工業的關注,各企業也要積極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大力開發或引進綠色技術,實現清潔生產。而企業質量監督部門和國家質檢部門必須加大對出口產品質量的監督力度。另外,我國要不斷健全檢驗檢疫機制,常與發達國家進行技術交流與合作,提高檢驗檢疫人員的素質和業務水平,并深入學習和了解發達國家的檢驗檢疫體系,進而不斷完善我國的檢驗檢疫制度,使之與國際接軌。
3.3 調整國內食品管理制度建設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產品種類多,總量大,加強對食品出口的合理控制,對提高食品安全效應有重大意義。在實際工作中,相關工作人員應全面研究發達國家的食品安全法規和質量標準,推廣HACCP質量管理體系,切實提高我國出口食品生產企業的管理水平和食品的質量標準。出口產品應與國際標準接軌或達到進口國的標準,增強食品出口的競爭優勢,提高國際食品安全等級。
另外,在工作中,還要合理調控價格因素,國內食品行業要高度關注國際相關市場的行情,加強企業自身的優化建設,減少過度競爭造成的危害。同時,要保證商品的價格、價值相匹配,避免出現反市場規律的交易模式,增強食品出口貿易的合理性、科學性,充分提高國際市場的接軌能力。
3.4 其他方法分析
我國出口的食品包括生鮮產品,對應檢疫較為嚴格,所以,可用熟制品來替代。這樣做,不但增加了產品的實際附加值,還避免過于苛刻的制度檢疫等操作。在市場多元化建設中,各國的檢測標準差異比較大,導致市場發展存在多元化、地區化的特點。要想避免某一國家市場的變化導致的貿易出口障礙,就要增強企業的應對能力。此外,借助勞務、技術、投資輸出等方式,在消費當地進行產品的加工,可大幅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國內食品出口貿易變化快,相應出現的問題也比較多。為了保證出口貿易的穩定性,要進行食品安全、安全管理體系優化等多方面的操作,避免后期各方矛盾引起的紛爭。同時,要加強政府導向、企業技術引入等,不斷提高企業的競爭力。這對于國內食品出口行業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要充分了解國家市場相關檢疫制度、法律法規方面的變動,避免標準變化造成的經濟損失。
參考文獻
[1]張蔚菊.我國農產品突破“綠色壁壘”的對策思考[J].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11(3).
[2]馬凌.綠色貿易壁壘表現及對中國的影響[J].科技信息,2012(34).
[3]畢金峰,魏益民,潘佳榮.歐盟食品安全法規體系及其借鑒[J].中國食品與營養,2011(3).
〔編輯:白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