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偉
摘 要:在新形勢下,現代科技的進步帶來了又一次科技革命。其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在帶給傳統媒介打擊的同時,促使了多媒體的發展。多媒體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并且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與此同時,也給傳統的新聞編輯工作帶來了全新的挑戰。新媒體將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有極強的直觀感受和全方位表現力。網絡技術的應用,再給編輯工作帶來挑戰的同時,也豐富了新聞編輯的表現形式。本文就在信息技術發展背景下的新聞編輯力進行進一步的探索。
關鍵詞:信息技術發展;新聞編輯力;解析力
信息技術的進步促進了信息發展的同時,使我國三大產業的比重慢慢的發生變化,第三項產業的比重明顯增加,這和信息技術的崛起是密不可分的。雖說我國信息產業進步迅速,但和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距離。數據技術、高端產業不斷的進步的同時,也駿景了新媒體的興起,并且媒介的樣式也不斷的豐富。如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媒介技術的多樣性發展也改變了新聞編輯方式,使新聞編輯人員編輯的內容更加豐富,編輯的手段更加便捷先進。本文研究了信息技術的發展進步對新聞編輯力的雙重影響,并進行進一步探索。
1 信息技術的發展
時代的長河是不斷進步的,隨著全球一體化的推進和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也隨之出現并興起。就像每一次科技的進步都會帶來社會變革一樣,信息技術的應用,沖擊了人們原有的生活狀態,改變了社會進步的軌道,使之朝著更加先進快捷的方向發展。信息技術的推廣,促使了多媒體技術的出現,并逐件發展萬善。如,微博、qq、微信等新的社交軟件的出現,使人們的交流更加便利。與此同時,信息技術的發展對于新聞編輯來說是把雙刃劍。在豐富了方式便利編輯手段的同時,也是其面臨巨大的挑戰。并且,隨著信息技術的崛起,大量的網民得以出現,他們以自己獨有的方式,發辮自己見解的同時,也使網絡環境變得更加復雜多樣。
2 新聞編輯力的內涵
2004年編輯力的概念首次運用而生,其提出者劉章西認為:“對于從事新聞工作的編輯來說,編輯力包括作者的體力、智力和體制等諸多因素形成的的編輯能力,……按照我的理解編輯力學就是編者將上述‘力的諸要素應用與編輯工作的學問”。2007年日本出版人鷲尾賢在《編輯力:從創意、策劃到人際關系》一書中,提出編輯力是綜合了編輯創意、編輯策劃和處理人家關系等多種能力于一體的的職業素質。
作為編輯工作者的一種業務素質,編輯能力也是衡量編輯工作這能力高低的標尺。從宏觀角度看,新聞編輯力主要表現在:發現力,即發現新聞的能力;選擇力,即對新聞主次輕重的辨識能力;表現力,即對新聞內容和形態的呈現能等。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新聞編輯的含義和外延都得到了提升。從縱深來看,發現力和表現力都在技術發展促動下呈現出繁榮多彩的面貌,而選擇力和整合力則在技術發扎的沖擊下日漸艱難。從橫向來看,在新聞編輯力原有的四大衡量尺度的基礎上,在新媒體時代,要檢驗編輯的工作能力,還要再加上一個新的衡量標準,即解析力。
3 信息技術的進步給新聞編輯力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互聯網技術開始崛起。而互聯網的發展正式信息技術發展的基礎。互聯網的不斷進步推動了信息技術的日漸成熟。
3.1 信息技術的發展給新聞編輯帶來的機遇
3.1.1 網絡技術的發展提高了新聞編輯的發現力
新聞報道的不同視角決定了新聞質量的高低。報道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事情才能吸引群眾的目光,增加新聞的閱讀量。新聞寫作的第一步就是要求編輯確定選材和題目,在由記者以此基礎上進行新聞的采集工作。這就導致,新聞寫作不僅腰靠編輯自身的能力素養還要求記者的采訪能力,并對記者的采訪進行指導。
信息技術的進步,為新聞編輯力提供了技術上的支持。使新聞編輯者更快速的找到熱點問題,及時分析社會形態,為新聞編輯者提供了豐富的新聞來源,新聞編輯者可以通過嶄新的渠道來獲取新聞也為記者的采訪提供了便利。首先,網絡等聊天軟件時刻反映群眾關心的熱點事件,為新聞編輯者找準落腳點提供了指引和借鑒。其次,新聞編輯者可以通過實踐的表面看到更深層次的問題,擁有更大的新聞量。
3.1.2 信息技術的發展提高了新聞編輯的表現力
表現力是一種編輯對新聞的呈現能力,如標題的制作、新聞的策劃、稿件的搭配和版面處理、版式包裝等,從一定意義上看,編輯表現力的強弱代表著當前新聞業務競爭能力的強弱。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新聞傳播業提供了音頻、視頻、混合媒體等多種新聞的表現方式,尤其是在網絡媒體出現以后,廣播數字化、電視數字化、新聞終端化等紛紛出現,更是為新聞編輯提供了多種表現途徑。
就表現方式而言,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增加了新聞采寫的方式。其改變了單一編輯模式,就表現方式而言,新媒體時代的受眾“要求我們摒棄那種程式化的組版模式、單一的視角、假大空的官樣語言,探尋符合讀者審美情趣和閱讀心理的新的操作手法”。信息技術的發展為編輯的表現能力提供了雄厚的技術支持,在報紙媒體中,有不斷發展著的數字編排技術;在廣播媒體中,有日漸更新的數字音頻技術;在電視媒體中,有日新月異的視頻剪輯技術;在網絡媒體中,有綜合了三大媒體的數字技術。
3.2 信息技術的發展給新聞編輯帶來的挑戰
新媒體技術的應用,方便了信息采集的同時也使網絡環境變得復雜多樣。并且,對于新技術的應用還需要進一步的適應,這對新聞編輯帶來了新的挑戰。
3.2.1 信息的真實性與非理性考驗著新聞編輯的選擇力
網絡技術的應用改變了以往信息傳遞的方式,報紙、廣播等傳動媒體收到了巨大的沖擊。同時,也是面對面傳播信息的方式得以改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有一屏之隔。網絡技術全面發展的時代,使人們之間的交流變得便利的同時也使得網絡流言等危害網絡健康的狀況發勝生。新聞的真實性無從考究,這就要求新聞編輯獨具慧眼及時的發現和分別真假信息,減少甚至杜絕虛假信息的傳播,做好網絡傳播的‘把關人角色。
3.2.2 信息服務的需要考驗著新聞編輯的整合力
信息技術對新聞編輯者的挑戰還體現在信息整合力上。在網絡信息不斷泛濫的時代,信息冗雜、繁多零碎的現象屢見不鮮,這就需要新聞編輯者進行信息整合,將有用的信息進行編輯整理,理清思路,是廣大受眾能夠直白的了解新聞和相信消息的真實性。
4 信息技術發展催生出新聞編輯的解析力
首先,是多層次的新聞解析。對于一個新聞點而言,對其全面的報道主要包含如下幾個過程,即背景分析、事件介紹和事件評論。其次,是專業化和思想性的新聞解析。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不同媒體的新聞需求,新聞編輯的功能已經從只做前期的策劃和后期的加工,逐漸向參與新聞信息的再制作與再補充轉化。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了我國新聞傳播事業的進步,也為我國新聞業務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從新聞編輯力的組成形式來看,信息技術的進步不僅促動了編輯的發現能力和表現能力的提高,也給編輯的選擇能力和整合能力的培養帶來了挑戰。然而,從總體上看,促動是新聞編輯力提高的表層推動力,而挑戰更是新聞編輯力提高的深層推動力。
參考文獻
[1]劉章西.運用編輯力打造名專欄[J].新聞前哨,2004,(3).
[2]新聞編輯力的若干要素[J].新聞導刊,2007,(3).
[3]羅慶學.新聞編輯力——媒體參與競爭的重要環節[J].中國報業,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