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炳佑
【摘要】怎樣培養學生良好的做數學題習慣呢?文章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論述: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堂、課后學習習慣;注意培養學生審題習慣,選擇正確的做題方法;注意培養學生認真檢查,及時改錯,自我評價的習慣。培養良好的做題習慣必須結合教學過程進行,從小抓起,長抓不放。
【關鍵詞】培養 做數學題 習慣
一個剛從幼兒園步人小學的學生,面臨許多新的困難,如不適應考試方式,考試成績發生很大波動等。這時,培養學生良好的做題習慣尤為重要。良好的做題習慣,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及學習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那么對于數學而言,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做數學題習慣呢?我認為,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做數學題習慣,需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一、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堂、課后學習習慣
學習習慣不僅直接影響學生當前的學習,而且對他們今后的學習乃至工作都會產生重大影響。作為小學數學教師,不僅要教學生數學知識,更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堂、課后學習習慣。
(一)課中善聽,仔細看,動腦想,善表達,培養孩子積極動腦,認真聽講的習慣
1.善聽。
要求孩子不僅要認真聽教師的講解,還要認真聽同學們的發言,并能聽出同學發言中的問題。可以組織以下練習:(1)教師口述題目,孩子直接寫得數;(2)教師口述應用題,孩子寫出或說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等。這樣可以訓練孩子集中注意力,邊聽邊想邊記,培養孩子思維的敏捷性和有意識記憶的能力。
2.仔細看。
主要是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和觀察習慣。首先要給孩子觀察權。凡是孩子通過自己看、想就能掌握的東西,教師一定不講或少講。由教師帶領觀察,到只給“觀察提示”的半獨立觀察,再到完全獨立觀察,使孩子逐步掌握通過觀察比較作出判斷,發現規律的觀察方法。在課堂練習中多設計一些能引起觀察興趣,訓練觀察能力的題目,使孩子學會運用已掌握的概念進行觀察比較,作出判斷,在觀察中發展智力,逐步養成細心觀察的習慣。
3.動腦想。
課堂上要求孩子對教師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要認真思考,積極回答,鍛煉孩子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教師要及時評價,對積極思考的孩子給予表揚。
4.善表達。
數學課堂上訓練表達,可采用以下做法。
(1)訓練孩子大聲發言。要求孩子大聲回答問題,讓其他同學都能聽清楚。(2)讓孩子習慣于表達“我是這樣想的”“我認為”。鼓勵孩子以不同方式說出自己的思路,可以個人獨自表達、同桌之間表達、小組互相表達,培養孩子語言的條理性和思維的邏輯性。(3)訓練孩子使用數學語言。要求孩子用簡潔、準確的數學語言,完整地回答問題。教師及時捕捉反饋信息,考查孩子理解的程度。孩子在組織語言的過程中,思維的條理性、準確性得到了操練。(4)給后進生發言權。要使后進生學會動腦子,就要給后進生發言權。要設法使后進生開口,敢講話。后進生稍有進步,就及時給予表揚。后進生有了自信心,表達的積極性也就高了。
(二)多閱讀,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多思考,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要求并指導孩子認真閱讀課本,堅持課前閱讀、課后閱讀,養成預習和復習的自學習慣。指導孩子養成課后邊看課本邊整理所學知識的習慣。
教孩子多思考,首先要讓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具體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1)激發思考的欲望,明確思考的目標。(2)提供適量的思考依據。(3)要留有充裕的思考時間。(4)及時組織多項交流。在獨立思考之后要及時組織議論、討論、爭論等多項交流活動,讓孩子在交流中表現自我,交換思考所得,體驗獨立思考的樂趣。只有獨立思考才能產生見解,有見解就有交流的愿望,有交流又可激起新的思考,在交流中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得到訓練,思考能力隨之提高。孩子有了思考的興趣,就會逐漸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二、注意培養孩子審題的習慣,選擇正確的做題方法
孩子做數學題的時候,要養成看到題目首先審題的習慣,這樣計算的方法會更正確,更合理,計算速度會不斷提高。教師要有計劃、有目的、堅持不懈地引導孩子審題,掌握審題方法,養成審題習慣。
解題時認真書寫,做到書寫整潔,解題步驟規范。教師在課堂上教給學生正確的解題方法,然后給學生布置相應的家庭作業進行鞏固訓練。家庭作業要認真設計,題量要少,質量要好,解題的要求要高。由于題量少,孩子不會感到有負擔,就樂于開動腦筋認真完成。這樣不僅有利于良好做題習慣的形成,而且有利于思維能力的提高。
三、注意培養孩子認真檢查,及時改錯,自我評價的習慣
認真檢查,善于從錯誤中吸取經驗也是一種學習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要培養孩子判斷正誤,自我檢驗,自我評價的習慣和能力。如口算的家庭作業,可由教師指定范圍和數量,由孩子自己選題、計時、口算及用筆算檢查訂正。指導孩子對自己作業中的錯題分析并登記錯因,認真改錯,是培養孩子自我檢驗和自我評價能力,提高作業正確率的有效方式。要求孩子做題時認真仔細,獨立完成,不依賴他人,不弄虛作假,做錯了也要錯個明白,學會真本事。但教師批改后,要幫助學生找出錯誤的原因,讓學生課下展開討論,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和尋根問底的求知精神。
總之,培養良好的做題習慣是一個長期且細致的過程,必須結合教學過程進行,從小抓起,長抓不放。我們每位教師都應以高度負責的態度,耐心地培養每位學生;同時要與孩子家長保持經常性的聯系,了解孩子在家學習情況,和家長一起培養孩子良好的做題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