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蕾
摘 要:最近幾年,我國的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新城建設與舊城改造交替進行,城市的風貌呈現出日新月異的趨勢。尤其是近年來,外資的引進以及房地產業的發展,進一步加快了舊城改造的步伐,對于檔案管理工作也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本文從舊城改造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出發,對檔案管理工作的長期發展措施進行了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舊城改造;檔案管理;發展措施
市場經濟體質下,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城市建設也呈現出迅猛發展的趨勢,舊城區改造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在舊城改造中,需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在推進現代化城市建設的過程中,適當保留歷史文化景觀,彰顯城市特色。想要實現這一點,就必須做好舊城改造城建檔案的管理和利用。
1 舊城改造中的檔案管理工作
在舊城改造中,城建檔案的管理工作意義重大,首先,舊城改造檔案是城建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從客觀層面上反映出是城市建設過程中的發展變化。在舊城改造中,形成了大量的規劃設計以及拆遷、回遷安置等檔案資料,其能夠為城市的整體規劃和建設提供參考依據;其次,舊城改造檔案有助于構建和諧城市。舊城改造是現代化城市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關系社會各方面的民生工程,在改造過程中,不僅需要做好對歷史文化的保護,重視拆遷安置,還需要做好拆遷安置檔案的收集工作,實現檔案管理的規范化,有助于消除矛盾糾紛問題,構建和諧城市;然后,舊城改造檔案是政府部門落實相關政策的重要依據。例如,拆遷檔案在拆遷辦理、拆遷補償以及拆遷安置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政府部門落實相應的補償安置政策提供了可靠依據。同時,舊城改造檔案是進行房地產登記管理的有效憑證,能夠有效保護拆遷人的合法權益[1]。
就目前而言,在舊城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著一些不足和問題,影響了檔案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一是缺乏健全的法規標準。從目前來看,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舊城改造檔案管理中缺乏具體的管理制度,對于拆遷單位、被拆遷方的責任、相關檔案的管理職責等缺乏恰當的標準,相關觀念模糊不清;二是缺乏完善的歸檔內容。在舊城改造中,涉及的部門和單位眾多,其對于檔案管理工作的認知也各不相同,加上改造周期較長,人員流動性大,舊城改造檔案的收集和歸檔存在著參差不齊的情況,不僅缺乏全面性,而且在內容上也存在著較大的出入,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引發拆遷糾紛問題;三是缺乏可靠的影像檔案。在城中村以及舊城區,通常都有自己獨特的內部建設,包括房屋建筑、排污系統、綠地系統、文體廣場等,如果沒有并對其進行詳細記錄,也沒有形成相應的影像檔案,會影響后續重建工作的順利進行;四是缺乏對檔案的合理利用。伴隨著人們維權意識的提高,在舊城改造的拆遷環節,如果出現矛盾糾紛,多數拆遷戶都會選擇以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 ,在這種情況下,舊城改造中引入了檔案管理,但是實際上,檔案的作用并沒有能夠得到有效發揮,分析原因,主要檔案管理工作不到位,對于需要進行查詢的檔案,缺乏相應的存檔工作,導致查全率和查準確率無法保證[2]。
2 舊城改造中檔案管理工作的長期發展策略
2.1 創新工作理念
應該認識到,舊城改造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涉及的內容眾多,具有較強的專業性,而且投資大、工期長,有相當一部分部門和單位對于檔案管理工作重視不足,存在著重建設輕檔案的情況。檔案管理人員的流動性大,以兼職為主,專業素質不足,給舊城檔案的收集整理和歸檔工作帶來了很多問題。對此,需要對工作理念進行創新,加大宣傳力度,積極學習相關政策文件,確保參與舊城改造的所有單位和個人都能夠認識到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自覺進行檔案資料的收集和保存。同時,應該加強對檔案管理人員的培訓,提升其專業素質,增強檔案管理能力和服務意識,使得其能夠在熟悉檔案管理工作流程和步驟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強化主動服務意識,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為舊城改造檔案的收集和整理奠定良好基礎。
2.2 創新管理模式
從推進舊城改造順利展開的角度,有關單位應該立足實際,建立完善的工程項目管理組織責任體系,對工程開展過程中的檔案管理工作進行明確,落實相關責任。應該重視檔案的綜合管理,安排專業的責任人,做好本單位檔案管理工作的監督和指導,形成完善的檔案管理模式。同時,應該圍繞自建安置房建設手續、回遷安置資料以及土地熟化手續等,設置檔案歸檔目錄,細化檔案管理的目標,落實責任。專職檔案人員需要負責督促各部門的工作人員及時對檔案資料進行收集,依照舊城改造檔案的形成規律進行整理和編目,然后做好移交歸檔工作。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保證舊城改造檔案的齊全性、完整性和準確性[3]。
2.3 創新管理方法
應該認識到,舊城改造是一個持續動態的過程,可以引入信息化技術,開發應用信息系統以及遠程監控系統,做好檔案的科學化和信息化管理。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現代化管理提供了可靠手段,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將舊城改造中的各類文檔資料、即時通訊等錄入到信息管理系統中,實現及時發布,將事后整理轉變為事前事中匯總,對檔案的匯集模式進行創新,實現信息的高度共享和高效傳輸,使得所有參與舊城改造的單位都能夠準確把握工程的實時信息,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同時,應該在舊城改造指揮部的范圍內,構建動態圖像監控系統,通過網絡,實現對于施工現場情況的遠程掌控,也可以做好施工現場的實時檢查工作,從而對施工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
2.4 創新管理機制
應該健全舊城改造檔案管理工作相關的各類規章制度,為工作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從舊城改造的實際出發,結合檔案管理有關的法律法規,可以制定舊城改造檔案收集制度,對檔案的辦理細則、收集范圍、歸檔時間等作出明確規定,實現不同工程資料的合理分類和整理,方便進行檔案的查詢和利用。在安置房建設環節,應該加強制度管理與合同管理,把建立完善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的項目檔案管理制度作為實現安置房建設組織的有效載體和管理工具,對檔案管理、信息管理、合同管理等進行明確,這樣,不僅能夠為參建單位提供統一規范的管理路徑和管理目標,還可以提升檔案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4]。
3 結語
總而言之,在現代城市建設中,舊城改造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影響深遠。舊城改造檔案中蘊含了城市的完整發展過程,可以為城市的規劃設計提供可靠依據,需要切實做好檔案管理工作,從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管理機制等方面進行創新,不斷提高舊城改造檔案管理工作的水平的質量,推動城建檔案事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周語桐.舊城改造檔案的收集、整理與利用[J].城建檔案,2010,(10):60-61.
[2]張秀麗.突破瓶頸,創新管理——舊城改造檔案可持續發展的策略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6,(14):36-37.
[3]吳明生,崔建民,張七英.舊城改造過程中如何做好城市記憶工作的幾點思考[J].城建檔案,2014,(1):10-13.
[4]夏翠梅.關于城市房屋拆遷檔案收集與管理工作的建議[J].檔案天地,2016,(5):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