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朦++于鳳光+沈聰
摘要: 量本利分析法通過研究分析項目產量、成本、利潤三者之間的關系,得到項目方案的盈虧平衡點,從保本角度來反應項目投資風險。本文將量本利分析法與房地產項目開發相結合,將其運用于房地產開發項目前期決策階段,為房地產開發項目的成本控制、項目風險預測、企業經營狀態等提供參考,為決策提供科學合理的依據。
Abstract: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roject yield, cost and profit, the amount of principal and interest analysis gets the breakeven point of the project to reflect the risk of project invest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apital protection. This paper combines quantity cost profit analysis with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to use them in the prophase decision stage of the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project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cost control, project risk prediction, enterprise management status of the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projects and provid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basis for decision-making.
關鍵詞: 量本利分析;房地產;項目開發
Key words: principal and interest analysis;real estate;project 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F29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07-0029-04
0 引言
當今房地產行業競爭激烈,房地產開發企業必須對項目進行準確的前期決策及經濟評價。量本利分析法在多個領域中廣泛應用,但在房地產開發中應用較少。本文將量本利分析法并結合Excel擬合的非線性模型運用到房地產開發項目的前期決策階段,分析得到開發項目保本開發量,最佳開發量,經營安全率,企業成本費用控制等,為房地產開發項目前期決策及經濟評價提供科學合理的依據。
1 房地產開發相關概念
1.1 房地產的含義
房地產包括房產與地產,是指土地及其定著在土地之上的建筑物和其他附屬物的總稱[1]。進行房地產概念界定的原則:①房產和地產二者耦合不可分離。②一般情況下,房地產概念中的“地”是指承載用地。③一般情況下,房地產界定需從房屋建筑出發。④房地產的定義(內涵)具有層次性。
綜合上述可將房地產定義為:房地產是指土地、建筑物和其他附屬物所衍生出的各種財產權利。
1.2 房地產開發的基本概念
房地產開發的概念是房地產開發企業根據城市規劃對國有建設用地進行房屋建設、基礎設施的行為。
房地產開發首先要依據城市規劃,堅持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兼顧。房地產開發具有綜合性、長期性、時序性、地域性、風險性等特性。
2 量本利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及一般模型
2.1 量本利分析法的基本概念
“量”即為數量。在一般情況下,量為銷售數量,為了方便研究和分析,我們有時把銷售數量等于生產數量。
“本”即為成本。我們把總成本劃分為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一般情況下,在一定的生產規模內,固定成本是不隨產品產量的變動而變動的成本,可變成本是隨產品產量的變動而變動的成本[3]。
“利”即為利潤。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產生的盈利,在數值上利潤=銷售收入減-銷售稅金及附加-總成本 (總成本=固定成本+可變成本)。
2.2 量本利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量本利分析法是通過研究及分析數量、成本和利潤之間的關系,找出項目方案在盈利與虧損臨界點時產量、單價、成本的臨界值,盈虧臨界點即為保本點。反映了在一定的生產經營狀態下項目方案的產量、利潤與成本的平衡關系[4]。
2.3 量本利分析法的一般模型
2.3.1 線性量本利分析法模型
從圖2中可以看出, 銷售收入R與總成本C的交點,即為盈虧平衡點(Break Even Point,BEP),BEP對應的橫坐標Q0即為盈虧平衡時的產量,其對應的縱坐標R0即為盈虧平衡時的銷售收入。當產量Q
2.3.2 非線性量本利分析法模型
由于在實際生產經營過程情況比較復雜,可變因素眾多,各種條件和負荷并非一成不變,因此產品成本變化并非是一條直線即并非簡單呈線性變化。同時,在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下,銷售收入線也并非一條直線即并非呈線性變化[5]。故實際生產經營的量本利分析圖如圖2所示。
從圖2中可看出,總成本線C與銷售收入線R有兩個交點B與D(即盈虧平衡點),其對應的橫坐標分別是Q01,Q02。當產量QC,企業處于盈利狀態;當產量Q>Q02時,C>R,企業又處于虧損狀態。因此,在盈利階段產量Q介于Q01與Q02之時,企業處于盈利狀態,此時的產量是合理經濟產量即經濟規模。
量本利分析法在房地產開發中運用不是很多的重要原因就是非線性量本利分析法模型難以確定。本文依據企業技術水平及大量歷史經驗數據通過Excel進行成本和收益離散點回歸擬合,得到非線性量本利分析法模型并進行進一步分析。
3 量本利分析法在房地產開發中的基本模型及經濟評價
數量、成本分析:
房地產開發項目的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與一般的生產項目、工業投資項目不同。房地產開發項目的最終產品是具體的建筑物,具有獨特性,一次性等屬性。根據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含義及工程項目開發建設中實際發生的成本屬性,將工程項目的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進行如下分類(圖 3)。
關于量的確定,由于建筑物有著獨有的建筑設計,結構設計等,所以房地產開發項目不好以產品產量來衡量,可以使用工程量或者土地面積等其他指標來衡量[6]。因此,本文的量即建筑面積。
3.1 制定合理開發量
①保本開發量。
從圖1中可以看出,房地產開發項目的銷售收入線與總成本線交于一點BEP,其對應的橫坐標Q0即房地產開發項目的保本開發量。
式中F為總成本中的固定成本,P為單位建筑面積的銷售價,V為單位建筑面積的可變成本,Q0為保本開發量。
②利潤最大時的開發量。
從圖2中可看出,當開發量介于經濟規模Q01與Q02之間時,建設項目處于盈利階段。
設函數R(Q)為銷售收入曲線,函數C(Q)為總成本曲線。根據盈虧平衡原理可得R(Q)=C(Q),求解得到兩個解即兩個保本點所對應的保本產量Q01及Q02,也就是經濟規模范圍[7]。
盈利函數I(Q)為:I(Q)=R(Q)-C(Q),利用極值原理,對函數I(Q)求一階導數并令I(Q)=0,可求得盈利最大時所對應的產量Q。即
I(Q)=R(Q)-C(Q)=0
即R(Q)=C(Q),解此方程求出Q,但如果要確定求得的Q是否就是最優開發量我們必須對I(Q)求二階導數來進行檢驗,諾I(Q)<0,則所求得的Q就是最優開發量。
3.2 控制企業的成本費用
設目標利潤函數為I(Q),即:
I=R-C=Q(P-V)-F
式中 I為目標利潤,R為總銷售收入,C為總成本,F為總成本中的固定成本,P為單位建筑面積的銷售價,V為單位建筑面積的可變成本,Q為開發量。
3.3 企業經營狀態分析
通過量本利分析法可計算得企業經營安全率,是反映企業經營狀況好壞的一個重要指標。
式中Q0為實際或計劃產銷量,Q1為盈虧平衡點產銷量。一般可根據表1數據進行判斷。
通過安全經營率可反映房地產企業經營狀況好壞,安全性高低等,使項目前期決策更加的科學、合理。
4 案例分析
本項目總建筑面積16363平方米,其中地上總建筑面積10523平方米,地下總建筑面積5840平方米。房地產開發項目總成本如表2。住宅每平米售價23000元/m2,共10523平方米;車庫售價12000元/個,共124個;地下儲藏室售價5000元/m2,共1191.06平方米。
4.1 保本開發量
由表2可知本項目固定成本為13976.86萬元,總變動成本為7455.14萬元,因為總建筑面積是16363平方米,可得單位可變成本為4556.10元/平方米。
再進行平均單價估算:
住宅收益即地上收益,23000 Q10523=237215790.00元,平均價格23000元/m2;
地下收益,12000Q124+5000Q1191.06=20835300.00元;平均價格3567.69元/m2;
總收益=237215790.00+20835300.00=25805.11萬元
地上建筑比例=10523/16363=0.643097;
地下建筑比例=5840/16363=0.356903;
本項目計劃開發量(Q1)為16363m2>12144.86m2,及Q1>Q0,所以本項目可行。
4.2 企業經營狀態分析
由表1可知,26%∈[25%,30%],即本項目的經營狀態為較安全。
4.3 企業成本費用控制
本項目的目標利潤I為4373.11萬元,建筑面積Q為16363平方米。盈虧平衡點時固定成本為13976.86萬元,單位可變成本為4556.10元/平方米。得:
也就是說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項目的可變成本在盈虧平衡點V0即4556.10元/平方米的基礎上漲幅不得超過2672.56元/平方米,否則企業將虧損;項目的固定成本在盈虧平衡點F0即13976.86萬元的基礎上,漲幅不得超過4373.11萬元,否則企業將虧損。
4.4 最佳開發量
諾要求得最佳開發量,就要知道銷售收入曲線的函數式R(Q)和總成本曲C(Q)。根據本企業自身的技術水平和大量經驗數據估算出相應建筑面積下的開發成本和收益。本案例在根據本公司現有的開發技術水平和參考大量經驗數據后,在前期估算出相應建筑面積下的開發成本和收益。通過Excel分別對大量的成本和收益離散點進行回歸擬合,得到銷售收入函數R(Q)和總成本函數C(Q)。如圖4 成本、收益、利潤回歸曲線圖所示。雖然該圖并沒有從(0,0)點開始計算,但是我們所要求的是非線性量本利分析在兩個保本點之間求最大盈利值,因此所選取的建筑面積范圍(包含兩個保本點)已滿足計算要求。雖然個別點偏離回歸曲線,但是整體回歸函數不受個別點影響,所得回歸函數正確可用。
由圖4可得,通過計算機擬合的回歸函數分別為:
成本C(Q)=0.0007Q2-21.251Q+190912
銷售收入R(Q)=-0.0002Q2+9.5887Q-68471.08
則利潤函數為:
I(Q)=R(Q)-C(Q)=-0.0002Q2+9.5887Q-68471.08-0.0007Q2+21.251Q-190912=-0.0009Q2+30.839Q-259383.1
即利潤函數I(Q)=-0.0009Q2+30.839Q-259383.1
利用極值原理得I(Q)=-0.0018Q+30.839,并令其等于0,得Qm=17132.78。
但諾要檢驗所求得的Q是否就是最大盈利時的最優開發量,還必須通過對I(Q)求二階導數并進行檢查。
I(Q)=-0.0018<0,由極值定理得Qm是I(Q)在所選取你范圍內的最大值。即本項目根據非線性量本利分析法所求的最佳開發建筑面積為17132.78平方米,此時利潤最大為I(Qm)=4795.79萬元。目前本項目的開發建筑面積是16363平方米,總銷售收入是25805.11,所得總利潤是銷售收入減去總成本,為4373.11萬元。即在最佳開發量時比現在凈利潤增加4795.79-4373.11=422.68萬元。
5 結語
房地產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房地產開發企業必須對項目進行準確的經濟評價及前期決策,必須對項目的運作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有效的管控。這是當今房地產開發企業取得項目成功開發的關鍵。
在房地產開發項目的前期決策階段,應用量本利分析法,依據市場行情及企業以往項目開發歷史數據進行項目經濟評價,得到開發項目保本開發量,最佳開發量,企業經營安全率,企業成本費用控制等,提高房地產開發項目前期決策水平。
參考文獻:
[1]周小平,熊志剛.房地產開發與經營[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2]王新芳.房地產開發成本控制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學, 2008.
[3]許婷華,曲成平,楊淑娟.建設工程經濟[M].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
[4]黃有亮.工程經濟學(第二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
[5]毛義華.工程經濟學[M].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
[6]孟君娜.建設工程經濟[M].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14.
[7]宋寧.探討量本利分析法在利潤成本決策中的應用[J].中國外資,2013(11):15-16.
[8]汪景仁.量本利分析法在施工管理中的應用[J].水科學與工程技術,2005(05):5-7.
[9]趙青.試論量、本、利分析法在工程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建設信息,2001(31):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