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湣
【摘要】近年來,很多高校開設了羽毛球課程,但在實踐教學中發現很多學生學習羽毛球的積極性并不高,課程開展出現一些阻礙。鑒于此,文章對影響高校學生學習羽毛球積極性的因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進羽毛球教學的具體策略,以期為一線教師提供參考,逐步提高羽毛球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羽毛球 極性 因素 策略
一、影響學生學習羽毛球積極性的因素分析
(一)教師方面
在傳統教學活動中,教師占據課堂的主體地位,這是影響學生羽毛球學習積極性的首要因素。若教師能夠激情飽滿,熱愛羽毛球運動,并能打造生動、高效的課堂,就可以帶動學生,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反之,學生則會覺得羽毛球學習枯燥無味,產生厭倦和排斥心理。教師影響學生的方式主要有三種:第一,通過教學活動,有目的、有意識地影響學生;第二,言傳身教,讓學生直接模仿;第三,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二)教學活動方面
教學活動是教師有意識、有目的地對學生施加影響。教學活動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教學內容。即教師對課堂重點、難點的把握,課程設置的科學性、系統性、邏輯性等。
第二,教學形式。即課堂是否具有趣味性,讓學生樂于接受,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并帶動學生主動參與。
第三,教學效果。高效的教學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讓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就感。
(三)學生心理方面
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自身,因此,學生心理對學習積極性有著最根本性的影響。學生心理因素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學習動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將羽毛球學習看作一種任務和負擔,必定難以學好這門課程;如果學生本身熱愛這項運動,愿意為其付出,播撒汗水,則自然容易收獲成績。學生一旦有了學習動力,就會主動投入到羽毛球學習中。
第二,學習情緒和意志品質。日常生活中我們發現,如果情緒好,激情高漲,做什么事情都會變得順利,容易成功。羽毛球學習亦是如此,學生滿意感、輕松感、成功感強,情緒穩定,就能強化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效率。此外,堅強的意志是學習羽毛球必不可少的品質。學生具備堅強的意志,就能夠克服惰性和恐懼心理,勇敢面對困難,從而使羽毛球學習變得輕松。
第三,學生的思維。羽毛球雖然是一項體育運動,但其同樣要求學生具有很強的思維能力。比如,教師在課堂上的理論講解、動作示范、技巧分析等,學生都需要通過思維進行主觀分析,深入理解后,才能熟練應用。
二、調動學生學習羽毛球積極性的策略方法
(一)教師認真講解和精準示范
講解示范的目的是將教師的課程模式導入給學生。這一環節是建立條件反射的開始。剛開始,學生的神經聯系處于泛化階段,學生應該集中注意力,認真傾聽教師的講解,觀察教師的動作;而教師則應該盡量保證講解語言的通俗易懂,動作規范標準,使學生牢固掌握動作概念。例如,筆者在講授“高遠球的動作技巧”時,對動作進行了詳細分解,并對準備、引拍、轉體、向前揮拍、支撐、還原等每個環節都進行了動作示范,直至學生能夠透徹理解,熟練操作。
(二)創新教學方式方法
在相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條件下,使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會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摒棄傳統刻板單一的教學模式,采用活潑新穎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實踐證明,在充滿趣味的課堂上,即使學習內容再多,練習強度再大,學生也能保持熱情和積極的心態,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正手發后場高遠球”練習中,筆者就依據運動場地、學生數量、學生技能不同等因素,合理安排學生進行練習,要求他們注意發球的動作質量、發球的經濟實效性以及控制羽毛球飛行的空間軌跡與準確的落點等,并以此增強羽毛球學習的趣味性,營造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達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科學設置學習難度、運動強度和練習密度
在教學活動中,如果對學生要求過高,就會給他們帶來心理壓力,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對學生要求過低,則會讓學生感到沒有挑戰性,學習熱情同樣提不起來。在講授“羽毛球技術”時,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能力水平及其他方面的詳細情況,之后再依據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合理設置學習難度、運動強度和練習密度,并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由易到難,由快到慢,由輕到重進行訓練。先要求學生學會握拍、正手位高遠球、正手發網前球等基本動作,再加強擊球力量與擊球的爆發力以及控制球的飛行軌跡與落點的訓練。待學生熟練掌握基本技術后,再結合步法加強連續快速移動擊球的組合動作練習。
三、結語
綜上所述,只有激發學生的熱情,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能提高羽毛球教學效率。學生積極性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系統的大工程。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教師只有明確了解影響學生積極性的各種因素,并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一一解決,諸多教學困難才能得以克服。相信在廣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高校羽毛球教學水平一定會不斷提高,各大高校也會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羽毛球運動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