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霜霜
摘 要:在當今物質生活日益發達的社會,我國消費者在享受多樣化的權利的過程中受到多方面的挑戰。本文通過對當前我國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的現狀、如何完善我國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的措施的研究。分析立法現狀,吸取總結經驗,為我國公民的在消費過程中個人信息的保護提出合理的建議。
關鍵詞:消費者;個人信息;法律保護
1 消費者個人信息的概念
消費者個人信息是指可以識別個人信息的一切內容的總和[1]。消費者個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年齡、籍貫、學歷、職業、電話號碼、住址、消費偏好以及購物記錄等;在當今快速發展的電子商務環境下,它還包括個人的電子郵箱、MSN、網絡用戶名、瀏覽記錄、網絡域名、IP地址、密碼等電子數據形式。[2]消費者個人信息,可以理解為一種自然人為了滿足自身或者家庭某種需求而進行購買商品、享受服務的一種與社會公共利益無關的信息。消費者個人信息的保護是一種私人的、不被他人打擾、不受他人控制、可以不為他人所知悉,獨立于他人的一種完全屬于自己個人空間的個人秘密的信息,且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的一種人格權。
2 關于我國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的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消費手段和方式都日益增多,這在豐富了人們的消費生活的同時也給消費者的個人合法權益帶來了很多新的挑戰。[3]其中尤為突出的就是消費者個人信息的保護問題。而在消費者個人信息的問題上,網絡消費中的消費者個人信息的保護是最薄弱的環節。在網上購物中,由于當事人雙方互不認識,只是基于買賣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短暫聯系,因此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受到了較于現實購物來說更多的風險。在現實的購物消費中,當事人雙方可以清楚地知道對方的情況及貨物的情況,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消費者個人信息的不必要的泄露。即使在需要提供個人信息的情況下,例如辦理會員卡、貴賓卡或者是為了售后需要等情況下,經營者也會征得消費者的同意,并且需要消費者提供的個人信息內容是比較有限的。然而在當今的網絡購物過程中,我們每個人都為了能夠方便快捷的收到貨物而需要填寫各種個人信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每個人的個人信息在不知不覺中就已經暴露在網絡經營者的掌握之下了。在網購中,如果消費者對于某種商品不夠滿意而做出差評等,經營者就利用自己持有的消費者的個人資料騷擾消費者,破壞消費者的私人生活安寧,侵犯消費者的個人信息。
3 我國消費者個人信息的保護途徑
(一)立法保護
(1)借鑒其他國家關于個人信息保護的優秀立法方案,在我國未來的民法典中明確地將個人信息作為一項獨立的權利,使得個人信息與名譽權相分離,使得個人信息成為與名譽權、肖像權平等的、具有獨立性的一項人格權。
(2)針對公民隱私保護單獨立法。我國自2003年草擬了《個人信息保護法》,但是至今尚未正式出臺,我希望能夠盡量加快該法的出臺,以更加有效地維護我國消費者的個人信息。
(3)完善消費者個人信息法律救濟制度。即要建立間接損失和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精神損失則指的是消費者的個人信息被侵犯后,使消費者的精神痛苦,失去心靈安寧所應得的撫慰部分。因此,我認為應當明確提出消費者有獲得精神損害賠償的權利。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明確規定了關于精神損害賠償的各項要件,達到維護消費者個人信息的目的。
(4)立法中加大對侵權者的懲罰力度。承擔民事財產責任時,有必要提高財產責任額度,制定侵犯個人信息的法律責任特別是財產責任時,確定明確的賠償方案以達到懲罰警示目的。以及要樹立一個有錯必懲的懲罰機制,懲罰力度如果到位的話,相信也會給很多不法分子帶來很大的威懾作用。
(5)進一步加強行政法律規范對個人信息的保護。我國行政法規較民法等法律對于消費者個人信息的保護方面沒有那么重視。例如征稅,管理檔案等等行政事務都涉及公民的個人信息等內容,如果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侵犯了消費者的個人信息,以此來對消費者進行不利行為等等。而在這些方面卻沒有什么很大一步的改善或者說沒有強有力的立法進行規定,導致了一些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沒有在此方面盡到一定的注意義務。因此我認為在行政法方面也應該做好立法的保護,以達到對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進行一定的懲治行為。
(二)行業自律
我認為行業自律對于防止在電子商務和網絡消費中消費者個人信息的保護有著重大意義。采取行業自律不但可以補充立法不足帶來的缺陷,還可以減輕法律負擔、降低法律成本,達到雙贏的效果。我認為政府應當對于從事電子商務網絡消費的經營者制定相關的行業規范,以達到自律的效果。同時,成立專門的監督機構監督各網絡行業經營者的行業自律情況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式。同時更應該在思想上加強經營者或者說企業的從業道德心。在良好的從業道德基礎上實施的行業自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政府監管的負擔。
(三)加強技術監督保護
眾所周知,電子網絡技術在消費中的廣泛運用在給人們帶來了巨大便捷的情況下,也帶給了巨大的麻煩,即通過網絡可以輕易地獲得和泄露當事人的個人信息或者商業機密等。[13]因此大家應當支持鼓勵保護個人個人信息的技術手段的發展,盡力開發有關于保護個人信息的信息技術等手段的開發與研究,并保證其能夠完整無誤地運用到社會生活中。并且應該盡可能的在大眾中宣傳普及,提高消費者的自我保護能力。
(四)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自我保護指的是消費者在各種購買活動中應當注意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等隱私不被泄露。例如,為提高人們對于某一事物的理解和認識,我們通常都會開展一些講座等形式來增進理解拓展知識。同理對于普及消費者個人信息的保護知識,我們也可以通過舉辦講座、大型的普法活動或者到各大高校開設課程、發放問卷等方式使得尋常百姓對于提高自我保護能力這種觀念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并且,在網絡交易中,要提示消費者認真了解網站的的各項專項知識,注意不要輕易留下自己的消費記錄、瀏覽記錄。更重要的是,目前網絡購物中還存在許多釣魚網站,消費者點擊進入電腦就會中毒等等。因此,不要隨便訪問未知網站或者安裝不了解的軟件。
4 結論
由于我國公民對于消費者個人信息的保護意識的缺乏加上國家立法對于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的缺少,我國法律對于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的起步較晚,我們更應該在普及的基礎上加強意識、行動上的執行,同時最重要的是國家盡快將保護消費者個人信息這一事項加入立法議程,以國家法律的形勢予以強制執行。從消費者個人、國家機關、立法機關等方方面面加強消費者個人信息的保護力度。總之,如何保護消費者的個人信息,仍是需要我們認真研究的一個課題。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必將會得到越來越充分的保護。
參考文獻
[1]胡雁云, 我國個人信息法律保護的模式選擇與制度建構[J]. 中州學刊,2011,(4):105 -107.
[2]吳姣麗, 消費者法律概念的界定[J]. 科技致富向導, 2012,(26):379 -380.
[3]戴紅玉,試析消費者權益法律保護[J]. 求實,2002,(10):31 -33.
[4]劉倩, 電子商務中消費者隱私權保護[J]. 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11):112 -112.
[5]劉瓊, 西方個人信息保護立法的價值取向及借鑒[J]. 河南科技學院學報:
[6]郭小燕, 我國電子商務中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的思考[J]. 商場現代化,2006,():163 -163.
[7]齊愛民, 個人信息保護法研究[J]. 河北法學, 2008,26(4):15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