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儀
摘 要:近年來,網絡違法犯罪呈高發態勢,傳統違法犯罪利用互聯網大肆蔓延,形成了新的社會危害。如今網絡淫穢色情、網絡賭博、網絡詐騙、黑客攻擊破壞、網絡銷售違禁品、侵犯知識產權等違法犯罪活動日益猖獗。而且還呈現整體走勢上升、犯罪種類繁多、犯罪手段翻新、打擊難度加大的特征。在這種形勢下,怎么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是現代社會、國家和政府必須考慮和解決的問題。本文在充分闡述網絡犯罪的概念與特征的基礎上,進一步歸納總結了網絡犯罪的諸多成因,最后對網絡犯罪的防治進行了系統安全、技術防范與立法完善等方面的分析。
關鍵詞:網絡犯罪:安全管理;技術防范;立法完善
21世紀是一個信息化、網絡化的時代。隨著計算機網絡在全國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我們的生活被一點點影響和改變著。正所謂所有事物都有兩面性,網絡這把雙刃劍在給我們帶來進步和利益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突出的問題。作為人們生產、生活、工作、學習不可缺少的工具,互聯網也被一些不法分子加以利用。
1 網絡犯罪概述
網絡作為信息交流的載體,大大地提高了我們信息處理和信息交換的效率,更在加速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文明的提高和社會服務信息化進程中發揮了不可低估的作用。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推廣和普及,網絡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在日益豐富著我們的生活和影響著人類文明。然而,由于計算機系統本身的脆弱性,再加上人類的肆無忌憚的破壞,造成了嚴重的網絡空間安全威脅。而網絡犯罪就是其中最突出同時也是最嚴重的體現。
目前學術界存在各種關于網絡犯罪的描述,但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網絡作為用于各種犯罪活動的工具;第二,攻擊網絡和使用網絡作為犯罪活動的盈利來源。根據我國1997年刑法第285條、第286條和第287條以及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的《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筆者認為:網絡犯罪,指的是發生在網絡空間的,攻擊計算機網絡為犯罪工具或者對象實施的嚴重危害社會、危害人類,觸犯國家法律,應受刑法處罰的行為。
2 網絡犯罪的成因
首先是網絡自身方面的原因。
其一:網絡出現的條件性,互聯網的出現為網絡犯罪提供了條件。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網絡和計算機技術作為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文明的提高和科技的進步,起到了推動和拉動的巨大的作用。在另一方面,網絡和計算機技術的出現也為高智能性、復雜隱蔽、跨地域性的網絡犯罪的出現提供了平臺與技術支持。
其二:網絡環境的開放性,以“無國界、無主管、無警察”形容互聯網這條信息高速公路,網絡空間是我們的物理世界開放的虛擬空間無法比擬的。沒有堅固設防的開放、互動的計算機網絡,一方面確實帶給了我們無限的便捷和利益,大大提高了信息交流和信息處理的效率;而另一方面,也給不法分子提供了一種便利的犯罪工具,他們可以很容易迅速傳播一些迷信,色情和暴力等一系列的信息出來。更重要的是,網絡給那些在現實社會里不能作案的人提供了犯罪的條件。使得違法犯罪行為在網上得到了迅速的擴張。
其次是網絡犯罪的社會原因。
其一:網絡犯罪的經濟原因。從兩個方面來分析網絡犯罪的經濟原因。首先,當今社會比較集中決定其不可見的數據有巨大的經濟價值,財富集中導致網絡犯罪可觀的利潤,相對于傳統犯罪,網絡犯罪往往扎堆財富,如此高的回報率大大激發了犯罪分子的犯罪欲望。其次,從專業的角度比較利益和風險的經濟分析,實施網絡犯罪很劃算。由于網絡犯罪的智能性、開放性、隱蔽性強、調查取證難等特點,犯罪分子只需要非常低的投資,就可以得到豐厚的利潤,甚至有些犯罪都是零成本的付出。這樣低成本、高收益的性質必須導致日益猖獗的網絡犯罪。
其二:網絡犯罪的法制原因。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各種新型的侵權和犯罪行為不斷翻新,而現有法律制度的滯后性使得其在應對現實中遇到的各類新的法律問題時不免捉襟見肘。再加上網絡犯罪的復雜隱蔽,大大提高了追究責任的困難。關于互聯網侵權方面的專門立法我國并不完善,比較凌亂散落,直接操作層面規范還比較少。當一個新的網絡違規行為發生,現有的法律不可避免地留下笨拙,導致司法裁判的困難。
其三:網絡犯罪的道德原因。網絡空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和道德問題的現實,但也有其獨一無二的特點。由于網絡的虛擬性,人們打破了道德約束的網絡行為,也就不可避免地破壞原本健康有序的人類道德準則。在網絡的虛擬世界中,不僅保持道德的約束措施失去了效果,而且建立道德規則的認同感也失去了基礎。由于缺乏在虛擬的網絡空間的道德認同,許多傳統的道德規則變得不適應在網絡空間中。新的道德規則沒有建立。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這個虛擬空間傳播,煽動網民的負面情緒,并進行詐騙、造謠、誹謗和銷售色情等違法犯罪活動。當今社會,維護互聯網的信息安全和正常環境已經成為了廣大網民的強烈愿望。
3 網絡犯罪防治
1、要加強網絡系統安全管理
網絡犯罪和網絡安全是一對矛盾體。網絡更安全,更少的網絡犯罪。隨著不斷的推廣網絡,社會生產、生活以及城市運行增加了對信息網絡的依賴。重要信息系統和基礎網絡的安全、穩定運行,對經濟發展、社會生產和社會秩序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一旦犯罪分子利用黑客技術實施破壞,后果可能是災難性的。在這方面,我們將繼續保持信息網絡的安全性,以維持城市安全運行的一個重要指標。對于公用通信網絡、基礎信息網絡和鐵路、稅務、民用航空、證劵和其他重要信息,執行和評價系統的整頓工作分級評估,及時發現并修復大量的系統漏洞和安全風險,有效提升信息網絡安全的防護水平。在其生命周期內任何軟件系統都存在著缺陷,這種系統的脆弱性往往會導致系統遭到各種攻擊。系統安全管理作為網絡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操作系統和數據庫等平臺軟件的安全管理更是重中之重。系統安全管理的重點是防病毒、防黑客、系統恢復以及實現了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的安全性。
2、要提高網絡技術防范
網絡安全技術是網絡安全最基本的保障。先進的網絡安全技術應具有網絡安全防護能力、攻擊以及濫用檢測與預警能力,應急處理能力和信息對抗能力。通過提高打擊網絡犯罪的預防技術是最基本的方法。目前很多計算機公司開發出預防網絡犯罪的新技術,主要有(1)防火墻技術。防火墻是設置在兩個或者多個網絡之間的安全屏障,確保本地網絡資源的安全性。(2)數據加密技術。在傳輸過程中的計算機信息,有信息泄漏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加密。(3)網絡安全協議。網絡安全協議是技術保障體系的橋梁。密碼算法要有效、合理、安全地用于信息安全保護,信息網絡系統要滿足信息化的應用,都需要協議的支持。(4)掌上指紋掃描儀。該儀器被分配了一個檢查遠程或本地主機是否安全的程序,只要使用該儀器,就可以發現服務器的各個端口的如何分配、提供何種服務以及軟件的版本,進而發現系統的安全缺陷。
3、完善網絡犯罪立法
(1)總結計算機和網絡犯罪不同于傳統犯罪元素的地方,抽象出此類犯罪的特征,在刑法中增加計算機以及網絡犯罪專章,以便有效地打擊破壞計算機系統及網絡信息犯罪和利用計算機及網絡犯罪的行為。(2)將取證技術與取證程序相結合,建立完善的網絡證據保全法律,確認證據的合法形式目前有必要提高對網絡取證公證員的準入門檻,建立了網絡取證公證認證,以及改善與咨詢專家來發展我們的國家,以幫助網絡識別證據的有效性。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要加強理念創新、機制創新、手段創新,打防并舉,標本兼治,著立構建虛擬社會綜合管理體系,有效的預防網絡犯罪,維護網絡的安全,凈化互聯網環境,打擊網絡犯罪,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使網絡技術真正的服務于整個社會。
參考文獻
[1]鄒鵬.電子商務詐騙犯罪的刑事法律規制[D].蘭州大學,2009(4):6.
[2]周朋飛.談計算機網絡犯罪的范疇[J].大觀周刊,2012(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