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秀
個性化閱讀是新課標倡導的一種新理念。但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加上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在課堂上往往以幾個學生的閱讀理解代替全體學生的閱讀理解,或把教師的感受直接灌輸給學生。這樣的教學忽視了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學習潛能,使得原本應當生動的閱讀教學課堂成了一池“死水”。針對這種現象,我們應努力提高學生的閱讀期待,積極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把握價值取向,尊重多元解讀
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主題思想,而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思維,所以閱讀也往往帶著各自的個性色彩。作為教師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而不能用一個標準的答案來束縛學生的思維。但由于受心智發展水平、認知經驗的影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體驗總是不能一下子就達到教師所期待的水平,甚至還可能產生錯誤的理解。因此,教師應先透徹了解文本,正確把握文本的價值取向,注意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思考,在討論中辨析,在學習中交流,求同存異,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并學習從不同角度看問題。如教學《藍色的樹葉》時,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學生體驗角色:“如果你就是李麗……你將會怎么做呢?”有的學生說:“我會馬上把鉛筆借給林園園用。”有的說:“如果她開口向我借,我會借給她用的。如果她沒開口向我借,我不會主動借給她。”還有的說:“我才不借呢,誰叫她上一次美術課那么小氣,不借我綠鉛筆。”……可以看出,學生的回答與自己的生活經驗密切相關,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他們的生活與思想。第一位學生的觀點切合文本的價值取向,第二位學生的想法雖有些偏頗,但還是能體現助人的主題,還是可予支持的;而第三位同學的見解雖是獨特的,但明顯偏離了文本的價值取向。這個時候,教師便不能因個性閱讀理解而置之不理,而應該啟發學生看看課文中的李麗會采用什么方法。為什么說李麗是個善解人意的孩子,再引導學生想象李麗和林園園以后又會怎樣相處的。在這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產生碰撞,更深刻地認識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友情。
二、發揮學生特長,倡導自主選擇
我們常說“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同樣的道理,學生學習也是“學習有法,學無定法”。教學中應尊重學生選擇學習方法的權利,鼓勵學生有個性地閱讀,允許學生選擇自己在長期閱讀實踐中所積累的最喜歡的、最擅長的、最有效的方法進行學習。如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時,筆者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學習:有的學生采用逐句讀的方式,不理解的地方多讀幾遍,邊讀邊想象小興安嶺每個季節的不同美景;有的選擇和同桌比賽朗讀,看誰讀得好;還有的選擇根據課文語句的描寫,給相關的段落配上插圖……總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尊重學生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學生的愿望,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用自己的學習方法展開學習,容易達到最優化的學習效果。
三、關注個體差異,設定學習目標
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個體,不同的閱歷,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理解,導致在閱讀過程中,他們所表現的學習能力及對文本的領悟程度皆有不同的水平層次。教師應當正視學生的個性差異,根據每個人不同的水平來設定學習目標,切不可一刀切。比如每篇課文的預習作業,就可以因人而異。對于那些閱讀能力較強的學生,要求他們在流利朗讀文章的基礎上,初步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對文章的內涵與基本寫作方法有一些了解,能理解并積累一些好詞好句;對于那些閱讀能力一般,但學習態度比較好的學生,則要求他們將文章讀熟,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理解并積累一些好詞好句,同時能記錄下自己的感想;而對于一些各方面能力都不太好的學生,筆者只要求他們能把課文讀通順,能積累一些好詞好句即可。一句話,就是不同學生不同要求。這樣的學習過程,對學生來說,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因而也就更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能力。
四、優化閱讀評價,感受閱讀快樂
個性化的閱讀需要教師個性化的評價。教師合理、適當的評價激勵,更能提高學生閱讀的熱情,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每個學生在閱讀中積極思考,領悟到閱讀的方法,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課堂評價應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要從每個學生發展的角度去考慮,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一位教師公開課教學《美麗的小路》,指導朗讀句子:美麗的小路不見了。教師啟發學生:“美麗的小路不見了,你的心情怎么樣?你會怎么讀這句話?”當有的學生皺著眉頭,滿臉不高興地讀起來時,教師頻頻點頭:“瞧,她多會讀書啊!從她的朗讀中我明白了,她看到美麗的小路不見了很難過,朗讀時還加上表情把自己難過的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真不簡單。”當有的學生用驚奇的語氣,較快地讀完后,教師翹起大拇指:“是呀!才幾天不見,美麗的小路怎么會不見了呢?真的很令人驚奇。”有的學生讀時左顧右盼,好像在找什么,讀得特別慢。教師拍拍他的肩:“你還想再欣賞一下美麗的小路,可是看不到了,你很失望。同學們可真會讀書:不僅能把自己當時的心情通過朗讀表達出來,還會加上表情來傳情達意。有哪位同學還想試試?”這時角落里一名女生遲疑地舉起了手,教師察覺后微笑著鼓勵她站起來試試,當那位女生怯生生地站起來,結結巴巴讀完這句話時,其他同學哄堂大笑起來,紛紛舉手準備給她指缺點。這時教師趕緊走到那女生的身旁,摸摸她的頭,然后轉身對大家說:“在小朋友提意見前,老師先要表揚這位女同學。今天她能當著那么多聽課老師的面,勇敢地站起來發言,大家是不是覺得她很有勇氣?”緊接著,教師又微笑著對女生說:“別灰心,看得出你很認真,只是有點緊張。老師相信你會讀得更好。孩子們,那你們想想該怎么幫助她把句子讀好。”聽教師這么一說,學生有的說她只是聲音太輕了;有的說她很勇敢,可是讀得不流利,只要多讀幾次就好了……在大家耐心的幫助下,教師再次請這位女生讀句子。果然她不負眾望,第二次竟準確、流利、響亮地讀出了自己著急的心情,贏得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總之,我們在閱讀教學中,要貫徹新課標中關于學生個性化閱讀的指導理念,關注學生在閱讀中獨特的思維,處理好學生閱讀的自主性與教師主導性的關系,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讓我們的語文課堂變成學生樂于學習的場所,那么在學生閱讀的原野上,個性化閱讀之花定會開滿學生的心田,學生也必然能在閱讀的這片沃土中茁壯成長,他們的思維也必然能在這片天空中自由飛翔。
(作者單位:福建省順昌縣嵐下中心小學 本專輯責任編輯:辛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