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青
摘要:美術課中進行探究性學習可以從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兩個方面進行。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又要注意發掘教材內容的呈現形式,尋找刺激的新異與變化;發揮美術教學活動的獨特魅力,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誘發學生主動參與;充分利用情感體驗,激活學生主體意識;培養問題意識則要從創設問題情境等方面入手。
關鍵詞:探究性學習;美術課;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1-0064
具有人文性質的美術作為以培養美術素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取向的必修的藝術課程,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應該怎樣指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呢?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興趣是培養學生創造精神的原動力,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設想:在美術課中,教師干巴巴地說教,學生聽課垂頭喪氣。極具情趣、表現自由的美術教學變成了一次次老八股式的重復。這樣的教學,不僅難以激發學生的探究學習興趣,而且只能使學生更加厭學。因此,我們應當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課程內容與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情境和認知特征相適應,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和主動意識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使學生樂學,主動地學,學有所得,越學越愛學。
l. 發掘教材內容呈現形式,尋找刺激的新異與變化。“教學過程中創造引人入勝的情景,即教學過程引用有趣的例子、實驗、離奇的事實,可以稱作教學上情感刺激方法之一”(巴班斯基),其中涵蓋的道理告誡我們美術教師要充分研究所教內容,力求找出某些關鍵點,從那里揭示出某種新的、意外的、超出學生主觀預期的東西。在教學中,教師尤其要創造性地處理好教材中某些看上去似乎“枯燥乏味”“簡單易懂”的內容,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靈活開放的呈現方式,給學生以出乎意料的新穎感受;或設置思維荒漠,誘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巧妙處理好這些內容,往往是教學中防止學生松弛、疲沓、厭學,引發學生興趣情緒的關鍵。
2. 發揮美術教學活動的獨特魅力,滿足學生的審美需要。學習興趣是個體力求探究事物并帶有強烈情緒色彩的認識傾向。我們在美術教學中,一是積極采取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影視、錄像、多媒體、范畫、參觀、訪問、旅游,甚至故事、游戲、音樂等方式再現形象,讓學生更多地接觸實際事物和具體環境,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不斷地給學生以高尚的審美體驗,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美術的興趣。二是注意調動積極的情感因素作用,從滿足學生的一些重要需要入手,引發學生的快樂情緒,使學生在發展求知需要的過程中,盡可能充溢著積極的情緒體驗,滿足對美的需要。
3. 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誘發學生主動參與。生活是藝術的源泉,生活中處處有美術。教師可創設各種條件,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情景,以學生所熟悉的景與物、人與事、學習與生活為載體,構建良好的教學情緒場,讓學生在實踐中感知、積累生動的表象,領悟美術在實際生活中的獨特價值,激發學生獨立思考、主動參與表現生活美和美化生活的探究精神與學習動機。例如服裝的色彩配置、賀卡的制作、居室的布置等。
4. 充分利用情感體驗,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情感的特質往往能在個體或整體行為和態度中顯露出來,經常發生而被鑲嵌在個性之中,產生某種行為。美術教育的特點正是以美感人,以情動人。它是靠真情來打開審美者的心靈大門,牽引著人們回到真實的生命狀態,回到本原的心靈感覺,體悟我們內心深處的靈性之光,發展審美能力。在教學中以情施教,有利于運用情感手段發掘教學中美的因素,寓美于情,以情育美,從而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主動關注人類、關注自然,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二、培養問題意識
探究性學習主要是圍繞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來組織學習活動的。問題意識是探究性學習的精髓。然而,在當前的美術教育中,由于觀點障礙、信息障礙、教師權威障礙、教學方法障礙、技能障礙等,造成學生的問題意識普遍不強。針對這種無問題意識的狀態,怎樣在美術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呢?
1. 創設問題情境。在美術教學中,由于受教師、學生和教學設施條件等因素的制約,讓學生在認知活動中主動發現、提出問題,還有一定的難度。它需要美術教師為學生產生問題意識到逐步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給予必要的引導、幫助。首先,完全可以由教師直接提出探究學習的問題,學生根據所提供的問題進行有高度探究性的學習活動。而且只要學生真正卷入了探究美術知識、技能的過程,就會提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其次,集中篩選和引導優化學生從問題情境中生發的問題,由此明確后續探究的目標和內容。通過這樣的教學過程來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第三,引導學生聯系語文、音樂等學科內容以及生活經驗,自行提出問題,并引發他們對所收集的信息材料進行探索、分析、研究,增強對視覺語言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2. 授之以“漁”,消除學生的依賴心理。現代教學,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給學生終生受益的學習方法、學習思維、學習品質,以此來培養學生主動、獨立獲取知識、處理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積極教給學生學會提問的技能,引導學生學會從相關事物中找差異性、不相關事物中找相關性。比如,在教學內容的關鍵處設問、在飽含豐富智力因素與思想教育因素的知識處設問、在同伴認識矛盾的焦點處設問、在美術技巧的應用上設問等。
3. 多給予學生成功的體驗。在教學中,教師只有對學生提問或回答持有正確的態度,讓學生嘗到探究的成果,盡可能地給予學生成功的體驗和愉悅,才能激起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才能引發學生求知、探究、創作的欲望,并能引出另一些問題。
實際上,真正的學生探究活動是由問題引導的,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可以貫穿于探究活動的始終,自然地進行。它需要我們美術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靈活地設計和取舍,使探究性學習獲得實效。
(作者單位:湖南省衡陽縣濱江小學 42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