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
摘 要:作為我國傳統音樂類型,民族聲樂無論在演唱技巧,還是情感與風格的把握上都具有獨特的魅力。為更好地、深入地了解民族聲樂,我們要在了解民族聲樂發聲特點、歌唱內容等基礎上,明晰與分析民族聲樂演唱的技巧、情感與風格,為民族聲樂的廣泛傳播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 民族聲樂;演唱技巧:演唱風格;演唱情感
中圖分類號:J61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6-0137-01
民族聲樂是我國音樂的重要類型,是我國各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的穩定的、具有本地區特色的音樂形式的總稱,包含歌曲、戲曲、小調等。演唱技巧、情感與風格既是全面感知音樂的重要媒介,也是評價與衡量音樂的重要標準。本文通過深入分析民族聲樂的演唱技巧、情感與風格表現,凸顯民族音樂的魅力、優勢與特色,力求民族聲樂的傳播得更遠、更好。
一、民族聲樂演唱的技法
1.氣息的運用。氣息的運用在演唱技法中是根本性的。在它和氣息方面,就是先找到口腔、胸腔等方面的共鳴,并且講求音調和旋律之間的協和,最終運用氣息實現聲音的變化。在它和情感之間,就是要運用好氣息來帶動情感上不同的變化。當氣息和情感配合默契時,聲音就會表達出想要的高低快慢,具有推動性的作用。
2.高位置共鳴。是指在演唱時不僅僅要利用嗓子進行演唱,而且還要根據聲音上的共鳴來完成作品。在我們對民族聲樂實踐中。可以清晰的看出,要完成好一個作品。首先就是要極高的聲音的共鳴。如果一個作品可以實現高位置上的共鳴,不僅可讓演唱者的聲音更加清晰宏亮,還能使之聲音更加柔和,更容易把握好音準。
3.咬字吐詞和行腔。咬字正確和吐詞清晰是民族聲樂演唱的基礎。做到行腔上的字正腔圓的表達效果,才能體現出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感。字正腔圓是實現咬字吐詞和行腔結合的多元性。民族聲樂要求演唱者在實踐中做到高低抑揚、輕重強弱。
二、民族聲樂演唱的風格
1.地域風格。不一樣的地域,音樂風格有著明顯的差異。民族音樂理論工作者,根據我國民族聲樂多元化的特點將民歌劃分為若干色彩區,如江南色彩區、江淮色彩區、閩粵色彩區、湘鄂色彩區、西南色彩區、西北色彩區、中原色彩區、東北色彩區等等。這些歌曲在演唱上,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濃郁的地方色彩。如蒙古民歌,蒙古族世代居住在草原,過著以游牧為主的生活。再比如,我國陜北的民歌和陜南的民歌,在音樂藝術風格上就存在著不同。 陜北的歌曲旋律高亢豪放, 而陜北地區的旋律優美、情感表達細膩柔和。這就是地域性的差異在演唱風格中帶來的不同。
2.時代風格。在民族聲樂中,它是時代的記錄和一定時期歷史文化的體現。不管是抒情還是謳歌,是傳統民間唱法還是結合西方演唱技法。每首聲樂作品都會體現不同時代下的音樂風格。五十年代的歌曲的特點是樂觀、理想主義,九十年代的歌曲細膩。所以,聲樂作品具有時代的特征,要研究聲樂作品的風格,就要重視民族聲樂演唱中要掌握的知識。
3.個人風格。在演唱民族風格的聲樂作品時所表現出穩定性的特征,是演唱者有別于其他類型歌者的藝術性體現。假如說民族風格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演唱者聲音結構的性質上的話,如音高、音速等。那么個人風格會更多的體現在音樂細節上,如對某種節奏性的喜好、情感表達方式等。民族聲樂的個人風格是長期藝術實踐中所形成的,它是隨著個人的審美、技巧、生活境遇變化而變化的。也正是有了個人風格的存在,我們才能在聲樂藝術中強烈的感受到人類精神世界的多姿多彩。
三、民族聲樂的情感
作為一個優秀的民族聲樂演唱者,除了擁有扎實的歌唱技巧、良好的歌曲風格把控能力之外,更要具備分析、了解民族樂曲內在情感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民族聲樂內在情感與演唱者內心情感的和諧統一,使民族聲樂更為優美動人。
1.注重民族聲樂內涵與主旨的把握。中國民族聲樂不僅僅擁有鮮明的情感指向,更具有深刻的內涵與思想主旨,因此才獨具韻味、意味深長。民族聲樂演唱者必須通過多種方式,諸如調查民族聲樂的創作背景、創作時間,了解民族聲樂創作者的創作心態與創作意圖,體會民族聲樂中試圖描繪的內容、情境與場景,才能使民族聲樂的情感指向與傾向更為鮮明。
2.注重適度的肢體語言的加入。肢體語言是傳達民族聲樂情感、展示民族聲樂藝術風貌、凸顯民族聲樂豐富內涵的重要平臺,也是讓民族聲樂情感指向更為直觀、形象的重要媒介。因此,在演唱者演唱民族聲時,一方面要運用歌唱技巧傳達樂曲的情感、風格、內涵、風貌;另一方面,更可以跟隨聲樂節奏、律動的變化適度地加入肢體表現,用臉部表情、手部動作、身體語言、眼神變化、神態演繹讓民族聲樂演唱聲情并茂、賞心悅目,并以此方式既全面傳達演唱者的思想情感,也讓民族聲樂的內在情感得到傳達。
四、結語
我們必須在繼承優秀傳統演唱技法的基礎上,以發展的眼光來學習、研究各種演唱風格與演唱方法,只有做到歌唱技巧上、風格、情感和協統一,才能使得演唱更加聲情并茂、聲音優美、內涵豐富,才能讓民族聲樂的獨特魅力得到全方位的展示,讓民族聲樂的發展之路更為順暢。
參考文獻:
[1]韋菁.關于民族聲樂演唱技法與藝術風格的辯證關系探討[J].北方音樂,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