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凱
摘要:目的 分析臨床醫學檢驗重要環節的質量控制方法和效果。方法 研究對象選擇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間收治的240例患者,隨機將其分為兩組,每組120例。其中對照組按照常規流程開展檢驗工作,試驗組實施質量控制措施,觀察比較檢驗結果。結果 試驗組檢驗結果準確率為96.7%,對檢驗工作滿意率為98.3%,均高于對照組的90.0%、91.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臨床醫學檢驗工作中,實施質量控制能夠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提高患者的滿意程度。
關鍵詞:醫學檢驗;重要環節;質量控制;準確率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medical laboratory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and results of an important link.Methods The research object 240 patient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in June 2014~2016 year in Jun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12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to carry out inspection work according to the conventional process,the experimental group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were compared test results.Results The test group test results accuracy rate is 96.7%,inspection of the work satisfaction rate of 98.3%,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90%,91.7%,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In clinical inspection work,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est results,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tients.
Key words:Medical examination;Important link;Quality control;Accuracy
伴隨著醫療技術的提升,臨床診療工作越來越離不開醫學檢驗結果。從某個角度來看,檢驗結果的準確性越高,對于治療方案的參考價值越大[1]。在這種背景下,質量控制應運而生。本文對我院收治的患者進行研究,探討了檢驗工作的質量控制方法和效果,詳細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檢驗科室收治的患者,共計240例。采用數字隨機法平均分成兩組,對照組、試驗組各120例。在對照組中,男性55例(45.8%),女性65例(54.2%),年齡18~77歲,平均年齡(38.5±2.7)歲;在試驗組中,男性62例(51.7%),女性58例(48.3%),年齡20~80歲,平均年齡(39.0±2.2)歲。兩組的性別、年齡等資料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按照常規流程開展檢驗工作,試驗組在檢驗過程中,實施質量控制措施,具體如下:
1.2.1檢驗前
1.2.1.1加強檢驗信息管控 ①樣本的采集要嚴格按照規范流程進行,尤其是空腹采血項目,保證患者處于空腹狀態;血脂、血糖檢驗時,嚴格控制患者的飲食,并在樣本采集前做好詢問工作,保證滿足檢驗需求。②樣本采集時指導患者選用合適的體位,并保證體位不變,告知相關注意事項,處于靜止狀態[2]。③樣本采集前進行輸液,會對檢驗結果造成影響,因此要合理選擇采集時間。④樣本采集完成后及時送檢,避免樣本的質量發生改變,期間保證平穩運輸,禁止劇烈晃動。
1.2.1.2加強實驗設備管理 ①采用計算機信息系統,對所有實驗設備進行統一管理,要求醫學檢驗人員將設備信息(包括型號、功能、生產廠家、使用頻次、維修史等)輸入到系統中,方便進行查詢,為檢驗工作的開展提供良好基礎[3]。②做好日常維護工作,按照規范定期進行保養,檢測設備功能;并分析臨床使用情況,制定針對性的維修方案。與此同時,完善監管措施,保證設備正常使用,延長使用壽命。③要想提高檢驗質量,必須保證設備和試劑緊密配合,發揮出設備的最大功效。具體工作中,應該選用原裝試劑或配套試劑,檢查試劑的合格證、保質期、庫存量,通過綜合管理提高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1.2.2檢驗中 ①不斷完善檢驗科室的工作制度。針對不同的工作崗位,明確相應的職責,制定質量檢驗標準、檢驗考核制度、標本送檢核對制度等。與此同時,對差錯事故進行及時記錄,根據工作特點出臺安全管理規范。采用檢驗質量責任制,保障整個檢驗工作的順利進行;并制定適合的獎懲措施,提高主觀性和積極性。②做好質量控制工作,保證檢驗結果的及時性、準確性。具體來說,根據實驗室的實際情況采用相應的監管制度,重點放在容易出現隱患的環節和檢驗項目上,采用合適的整改措施,保證檢驗工作的準確度[4]。③對于檢驗科工作人員來說,不僅要有操作規范和標準進行約束,還要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和操作技能。因此,醫院應該定期開展培訓工作,提供外出學習和進修的機會。由于層次不同,采用個性化的培訓方案,通過構建學習交流平臺,為所有檢驗人員的技術研發、創新、溝通提供有利條件,不斷總結檢驗工作經驗,促進檢驗技術水平的提升。
1.2.3檢驗后 在檢驗科室,檢驗報告的種類較多、內容復雜,而且不同的項目在檢驗時間上存在巨大差異,一旦管理工作不到位,不僅會影響檢驗工作質量,而且會影響到患者的治療。針對于此,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計算機為主的現代通信技術廣泛應用,可以將其應用在檢驗報告的管理上,形成電子版的資料進行保存,實現資源共享,方便不同科室的醫師調用。如此一來,一方面能夠提高檢驗報告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利用率[5]。與此同時,也應該對各項數據進行備份,防止服務器癱瘓,保證檢驗報告的正常應用。
1.3觀察指標 ①比較檢驗結果的準確率。②評估患者和臨床對檢驗工作的滿意程度,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個層次。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統計分析軟件SPSS 18.0,文中檢驗準確率、患者滿意度均作為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檢驗準確率比較 試驗組樣本檢驗結果準確116例,誤差過大4例,準確率為96.7%;對照組樣本檢驗結果準確108例,誤差過大12例,準確率為9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286,P=0.038)。
2.2患者滿意度比較 試驗組對檢驗工作的滿意率為98.3%;對照組為91.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臨床醫學檢驗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在現代醫學中具有重要地位,直接影響到整個醫療服務水平。從檢驗工作的實際情況出發,可見影響因素較多,會降低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因此,質量控制成為有效的途徑,能夠保證檢驗質量。然而,因檢驗工作量大、管理復雜,往往忽視了這一問題,形成一項難點。
本次研究中,針對試驗組患者的檢驗工作,采用了質量控制措施,分別從檢驗前、檢驗中、檢驗后采取措施,對整個檢驗過程進行有效監控。其中,檢驗前的控制重點在于樣本采集、設備管理兩個方面;檢驗中的控制重點,是嚴格按照規范標準進行檢驗操作;檢驗后的控制重點,是對檢驗報告進行及時、有效的管理[6]。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的檢驗結果準確率達到96.7%,對檢驗工作的滿意率達到98.3%,和對照組的90.0%、91.7%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在臨床醫學檢驗工作中,實施質量控制能夠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提高滿意程度。
參考文獻:
[1]楊正萼,王雪.淺談臨床醫學檢驗重要環節的質量控制[J].中國醫學裝備,2013,05(11):89-90,91.
[2]王翠蘭,黃玉雙.臨床醫學檢驗中質量控制提高的影響因素及措施[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06(02):116.
[3]趙文軍.臨床醫學檢驗質量控制措施探析[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3,23(02):994.
[4]沙薇,沙莉,安晶紅,等.論臨床醫學檢驗質量控制的若干問題[J].中外醫療,2011,30(10):185.
[5]張曉佳.臨床醫學檢驗重要環節的質量控制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11(26):5547,5550.
[6]王瑩.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在臨床醫學檢驗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09(03):172.
編輯/楊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