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玲++張晅+許建國++朱華



[摘要] 目的 分析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我院”)住院藥房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空安瓿、廢貼的回收現狀,提高回收率。 方法 針對我院住院藥房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空安瓿、廢貼回收中存在的問題,采用計劃、執行、檢查、處理(PDCA)循環方法及關聯圖法分析原因并制訂相關措施。 結果 改進后,嗎啡注射液、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透皮貼劑(2.5 mg)和芬太尼透皮貼劑(4.2 mg)的空安瓿、廢貼回收率均有所提高,4個品種總回收率由50.91%提高到75.36%。 結論 PDCA循環方法可以提高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空安瓿、廢貼的回收率,進一步加強了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的管理。
[關鍵詞] PDCA循環;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空安瓿、廢貼;回收
[中圖分類號] R9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7)01(b)-0122-05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n recovery ratio of empty ampoules and used patches of narcotic drugs and psychotropic drugs of category 1 in our in-patient pharmacy
CHEN Chunling ZHANG Xuan▲ XU Jianguo ZHU Hua
Department of Pharmacy, Subei People′s Hospital, Jiangsu Province, Yangzhou 225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recovery status of Subei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su Province ("our hospital" for short) inpatient pharmacy narcotic drugs, psychotropic drugs of category 1, the empty ampoule waste paste and improve recovery rate. Methods On account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ecovery of empty ampoules and used patches of narcotic drugs and psychotropic drugs of category 1, PDCA (plan, do, check, action) cycle method and correlation diagram were adopted to analysis and formulate relevant measures. Results The recovery ratio of empty ampoules and used patches of all 4 varieties [morphine injection, pethidine injection, fentanyl transdermal system (2.5 mg) and fentanyl transdermal system (4.2 mg)] were all improved after PDCA cycle, total recovery ratio was improved from 50.91% to 75.36%. Conclusion The recovery ratio of empty ampoules and used patches of narcotic drugs and psychotropic drugs of category 1 is improved by PDCA cycle method. PDCA cycle has further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narcotic drugs and psychotropic drugs of category 1.
[Key words] PDCA cycle; Narcotic drugs and psychotropic drugs of category 1; Empty ampoules and used patches; Recovery
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既是醫療上必不可少的藥品,同時其不規范地連續使用又易使人產生依賴性,若流入非法渠道則成為毒品,對社會造成嚴重危害[1]。根據衛生部《醫療機構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管理規定》:患者使用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注射劑或者貼劑的,再次調配時,應當要求患者將原批號的空安瓿或者用過的貼劑交回,并記錄收回的空安瓿或者廢貼數量[2]。蘇北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我院”)是一所三級甲等醫院,每日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處方調配量較大,由于種種原因,在實際工作中空安瓿、廢貼并不能將全部回收。如何在確保臨床需求的前提下,規范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調配流程,提高空安瓿、廢貼的回收率,相關文獻也鮮有報道。
針對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空安瓿、廢貼回收中出現的問題,我院住院藥房采用PDCA循環方法進行改進,以提高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空安瓿、廢貼的回收率。
1 方法
1.1 現狀把握
統計需回收空安瓿、廢貼的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共9個品種,分別為舒芬太尼注射液、瑞芬太尼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0.1 mg)、芬太尼注射液(0.5 mg)、嗎啡注射液、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透皮貼劑(2.5 mg)、芬太尼透皮貼劑(4.2 mg)和氯胺酮注射液。在前期的調查中,舒芬太尼注射液、瑞芬太尼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0.1 mg)、芬太尼注射液(0.5 mg)和氯胺酮注射液空安瓿回收率接近100%,由于這5個品種主要在麻醉科使用,科室設有專人管理,每日使用后統一清點回收,管理情況良好,回收率接近100%,故不納入后續的改善循環;而嗎啡注射液、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透皮貼劑(2.5 mg)和芬太尼透皮貼劑(4.2 mg)的空安瓿、廢貼回收情況較差,PDCA循環的實施將著重改善這4個品種的回收情況。
在改善前,統計我院住院藥房2015年5月1~31日嗎啡注射液、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透皮貼劑(2.5 mg)和芬太尼透皮貼劑(4.2 mg)空安瓿、廢貼的回收數量,計算回收率。結果見表1。回收率=(實際回收空安瓿、廢貼件數/需回收總件數)×100%。
表1 改善前回收率
1.2 原因分析
采用關聯圖對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空安瓿、廢貼未能回收這一問題進行解析。見圖1。
通過經驗和科室投票得出以下四點要因。①人員培訓不夠:部分新分配人員及輪轉回來的藥師工作不熟練,不清楚需要回收的品種;有些病區護士或實習生不知道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空安瓿、廢貼需要回收,或不了解回收的重要性,直接丟棄;另外,針劑的回收部分較為明確,回收率也相對較高,而部分病區護士、實習生對貼劑回收部分不明確,有時只是將外面的紙質包裝盒或是鋁塑包裝袋交還過來,不能達到回收的正確目的。②嫌臟:我院需要回收的廢貼為芬太尼透皮貼劑,有兩種規格,其作用長達72 h,需要在患者身上貼3 d,部分護士明知需要回收,但由于嫌臟而不主動告知患者,另有個別藥師責任心差,嫌臟拒收,造成回收斷鏈。③未按流程進行回收:有些病區沒有專門設立回收空安瓿、廢貼的放置點,另外藥房沒有醒目的回收標識,導致回收操作不方便,這也是麻醉藥品空安瓿、廢貼回收率不高的原因之一。④與患者缺少有效溝通:廢貼的回收涉及藥師、護士和患者(家屬)等多個環節,需要多環節配合,有部分護士忘記告知患者貼劑需要回收;或是溝通不足,患者不了解回收的意義和目的,自行將使用過的廢貼隨意丟棄。
1.3 制訂計劃與實施
分析得出以上4點要因后,針對每項要因提出對策,共列出對策21項,結果見表2。住院藥房全體成員就每個擬定對策依可行性、經濟性、執行能力項目進行評分。評價方式:優5分,中3分,差1分;共14人參加評分。每項對策總分210分,172分以上為可實行對策,合并同類項后確定四個對策組。四項對策組分別為:①加強人員培訓;②制作宣教材料,向病區發放宣傳資料;③藥房和病區購置擺放盒,在病區統一配備回收盒;④醒目麻醉和精神藥品調配流程。
將以上確立的改善方案依PDCA循環方法實施,實施過程中,每項方案設立專門的責任人,擔負指導的責任,并控制過程中的正確做法。
1.3.1 加強人員培訓 在住院藥房內部開展會議,對藥師進行相關知識培訓,明確藥師職責,加強工作責任心的培養。統一制作表格,列出需回收空安瓿、廢貼的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的名稱、劑型、規格,明確需回收的部分,分發給每位藥師學習。
分別統計嗎啡注射液、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透皮貼劑(2.5 mg)和芬太尼透皮貼劑(4.2 mg)4個品種在各科室的使用情況,對用量較多的科室、病區組織培訓,如腫瘤科、心內科嗎啡注射液用量較大,安排專人至相關科室組織培訓。護士每天在住院藥房領用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時,藥師主動進行宣傳教育。
1.3.2 加強與病區溝通,制作宣傳資料發放病區 為了讓各病區新進護士、實習生明確回收品種和內容并了解麻醉藥品空安瓿、廢貼回收的重要性,我們將會議的培訓資料整編印刷,添加照片等直觀形象的內容,制作成宣教資料,發放到各病區;同時建議護士長組織科內學習。為了加強與患者的有效溝通,通過制作相對簡潔易讀的宣傳資料,向患者普及空安瓿、廢貼回收的重要性。針對貼劑回收率低且需要患者配合度高的特點,在宣傳資料上附上透皮貼劑的說明和使用注意事項,提高患者對資料的閱讀興趣。
1.3.3 購置回收盒 在住院藥房開展會議,討論專門用于空安瓿、廢貼回收的盒子大小及數量,將上述討論內容整理并制作書面申請,報由部門負責人審核并及時采購。由對策負責人制件打印標簽,粘貼在回收盒上,在住院藥房內合理布置回收盒擺放位置。同時向各病區發放專門的回收盒,以提高病區回收的依從性。
1.3.4 醒目取藥流程 梳理麻醉藥品調配流程,由項目負責人制作麻醉藥品取藥流程示意圖并打印,選擇合適地方放置示意圖。這樣使部分對流程不熟悉的護士和實習生明確取藥步驟和窗口,減少藥師工作中的干擾,確保無遺漏環節;并能將需要回收的空安瓿、廢貼放在指定位置,便于每日核查登記。
2 結果
以上對策實施完成后,在2015年10月1日~11月30日對實施效果進行確認,對嗎啡注射液、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透皮貼劑(2.5 mg)和芬太尼透皮貼劑(4.2 mg)4個品種的空安瓿、廢貼回收情況進行核查,統計回收件數,結果見表3。
表3 PDCA循環實施后回收率
由表3可見,針對嗎啡注射液、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透皮貼劑(2.5 mg)和芬太尼透皮貼劑(4.2 mg)這4個回收率低的品種,通過PDCA循環進行改善,與實施前比較,總回收率由50.91%提高到75.36%。其中,嗎啡注射液、哌替啶注射液在實施前空安瓿回收率相對較高,分別為65.03%和64.52%,在實施后分別提高到95.49%和93.24%,說明通過PDCA循環的實施,空安瓿回收的依從性較好,絕大部分空安瓿可以回收;芬太尼透皮貼劑(2.5 mg)和芬太尼透皮貼劑(4.2 mg)在PDCA循環實施前廢貼回收率相對較低,分別為41.24%和29.86%,PDCA循環實施后分別上升到55.28%和49.44%,雖然仍有近一半的廢貼未能回收,但回收率也有明顯提高。
3 討論
麻醉藥品是指使用后容易產生身體依賴性,能成癮癖的藥品,精神藥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使之興奮或抑制,連續使用可以產生成癮性的藥品。依據使人體產生的依賴性和危害人體健康的程度來確定,分為第一類和第二類[3]。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管理是醫院藥事管理的重要環節。根據衛生部《醫療機構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管理規定》:患者使用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后需將原批號的空安瓿或者用過的貼劑交回[2]。空安瓿和廢貼的回收需要經過藥師、護士、患者多個環節,在實際工作中常常因為一個環節的失誤導致回收的失敗。雖然許多文獻都提到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空安瓿、廢貼的回收中存在的問題[4-8],但如何規范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調配流程,提高空安瓿、廢貼的回收率,卻鮮有報道。林玉丹等[9]采用體溫計盒保存哌替啶空安瓿,獲得了良好的效果。江子芳等[10]為保障臨床藥物試驗的順利進行,設置了專門的空安瓿回收籃,對抗腫瘤藥物使用后的空安瓿進行回收。我們參考這些經驗,購置了專門的回收盒,并粘貼醒目標簽后,分發到各個病區,來提高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空安瓿的回收率。
PDCA循環又叫戴明環,其中P(plan)表示計劃,D(do)表示執行,C(check)表示檢查,A(action)表示處理[11]。該循環是全面質量管理所應遵循的科學程序,適合應用于過程改善,包括醫藥行業中的藥品質量管理[12-14]。將PDCA循環應用于藥物安全管理,能夠不斷發現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尋找原因并尋找合理的解決辦法,總結經驗教訓,制訂相應的標準,把沒有解決的或新出現的問題帶入下一個循環[15-16]。PDCA循環并非一種簡單的、周而復始的工作,也不是同一水平的往復循環,而是每一個循環都會制訂新的目標,使管理工作提升到新的水平[17-18]。
我們旨在通過PDCA循環手法,提高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空安瓿、廢貼回收率。改善前,空安瓿、廢貼的回收主要依賴于科室護士長的管理,部分科室對相關法規和藥學知識缺乏認知,導致回收率不高。在改善的過程中,針對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空安瓿、廢貼回收中每一環節存在問題,制訂相應改善措施。嗎啡注射液、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透皮貼劑(2.5 mg)和芬太尼透皮貼劑(4.2 mg)這4個品種的回收率分別由65.03%、64.52%、41.24%和29.86%,提高到實施后的95.49%、93.24%、55.28%和49.44%。嗎啡注射液和哌替啶注射液在改進后為期兩個月的效果確認期內,分別有27件和5件未能回收。經向相關科室詢問原因,主要是由于護士工作較忙時誤丟棄導致。芬太尼透皮貼劑(2.5 mg)和芬太尼透皮貼劑(4.2 mg)主要為癌痛患者使用,患者在一次化療結束后,出院攜帶部分藥品回家使用。由于距離下一次化療周期時間較長,患者常常忘記保留廢貼,或是僅僅將空的鋁塑包裝到和空盒交回敷衍了事,這是導致廢貼回收率在改進后仍然較低的原因,在以后的工作中還需要繼續改進。
在改善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空安瓿、廢貼回收的過程中,藥師增加了與病區的交流,提高了臨床護理人員對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相關管理法規的認知,得到了臨床護理人員的認可。在與患者的交流中,不僅向患者普及了相關法規,提高了患者對回收認識的重視程度,還向患者介紹了用藥知識,提高患者用藥的依從性。
PDCA循環的實施,不僅規范了病區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空安瓿、廢貼的回收,提高了空安瓿、廢貼的回收率,更促進了良好的科室凝聚力,提高了科室的工作效率,改善工作環境,建立良好的科室文化,增強團隊合作意識[19]。通過在實施過程中做到有計劃、有目的、有反饋評價,加強了管理水平,進一步防止使用前后流弊現象的發生[20]。
[參考文獻]
[1] 王燕,郭偉.我院門診藥房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的規范化管理[J].中國藥房,2013,24(37):3501-3504.
[2] 衛生部.關于印發《醫療機構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管理規定》的通知[S].2005-11-14.
[3] 國務院.麻醉藥品管理辦法[S].1987-11-28.
[4] 陸斌.醫療機構藥事管理的現狀分析及應對思考[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4,34(7):587.
[5] 張萬智,文加勇,湯松,等.4家醫療機構麻醉藥品管理調查分析[J].醫藥導報,2011,30(5):683-685.
[6] 藍桂彬,李鳳儀.醫院麻醉藥品與精神藥品管理存在問題與對策[J].現代醫院,2012,12(1):98-100.
[7] 張幸國,梁星光,饒躍峰,等.臨床藥品保管及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2):11-13.
[8] 張萬智.某市醫療機構麻醉藥品管理現況調查[J].藥物流行病學雜志,2013,22(12):664-667.
[9] 林玉丹,邱雙雙,王瑞麗.臨床科室哌替啶空安瓿管理方法[J].齊魯護理雜志:外科護理,2010,16(12):16.
[10] 江子芳,楊方英,劉麗華,等.藥物臨床試驗研究護士的培養與實踐[J].護理學報,2010,17(3):38-40.
[11] 鄭造乾,黃萍,袁雍,等.PDCA循環在醫院處方持續質量改進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12,29(1):79-84.
[12] 韓成林,孫麗,王慶華,等.PDCA循環方法在我院高危藥品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藥房,2016,27(7):929-931.
[13] 楊怡,陸曉彤,唐慧芝,等.PDCA循環管理體系在防范醫院藥房調劑差錯中的應用[J].兒科藥學雜志,2016, 22(3):45-48.
[14] 何彩婷,廖麗文,彭倩華.PDCA循環在住院藥房藥品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藥品評價,2016,13(4):27-29.
[15] 張紅梅,范瑞霞.靜脈化療護理危機分析及對策[J].中國醫藥導報,2010,7(34):102.
[16] 劉冬琴,劉璐,申婧.PDCA循環在護生崗前培訓中的應用[J].中醫學報,2014,29(7):486.
[17] 楊青.PDCA在后勤社會化醫院感染管理質控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刊,2015,17(3):321-322.
[18] 林峰.PDCA循環在化療藥物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5,12(8):147-151.
[19] 陳春玲,朱華,許建國.縮短住院藥房藥品調配時間的品管圈活動實踐[J].中國藥業,2016,25(6):72-75.
[20] 韋寧,盤紅梅,廖藝.基于PDCA循環的病區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管理研究[J].中國藥物警戒,2015,12(8):500-502.
(收稿日期:2016-07-11 本文編輯:李亞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