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耀偉
摘要:在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過程中,盡管已經獲取了一定的經濟效益,但是環境效益日趨下降。為了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全世界都開始呼吁環保,呼吁走綠色產業化路線,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更多的經濟利益。環境監測工作是提升環境質量的重要手段,此項工作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基于此,本文對環境監測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理論在環保工作中的應用與創新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環境監測;質量保證;質量控制理論;環保工作;應用創新
環境監測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理論在環保工作中的應用能夠讓環保工作的效率得到提升,了解一個地域內部的環境情況,以此針對問題,找出問題的解決對策。這樣才能讓環境保護能力得到提升,也能夠讓環保工作更加進步。以下從環境監測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的理論出發,對具體的實施步驟以及效果進行分析和研究,希望對環保工作有非常積極的促進性作用。
一、理論依據分析
在當今的世界發展狀態中,全球都關注于可持續發展,這種可持續發展的內容就是讓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相呼應,讓彼此的發展更加協調,這也成為社會的發展的共識。科學有效的管理已經成為環境監測的重要環節,只有不斷的提升監測數據的有效性,才能讓檢測數據的可靠性發揮出來,才能解決更加實際的環境問題。環境監測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在應用上需要創新,也需要更加準確以及可靠的方式,因此,某礦業集團根據《環境監測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系統理論》對此環境保護和檢測的創新開展了實際性的工作,此做法對可持續發展有極大的意義。
二、具體實施步驟
(一)強化環境保護方面的責任,建立起立體的環境保護網絡。首先,強化對環境保護的職責。強化職責是環境保護工作的前提,在某集團公司中,要按照責任目標進行責任書的落實,將環境職責劃分為多個選項,以此實行起逐級簽訂責任書的制度,讓環境保護真正的落實到每一個人的身上,各司其職。其次,建立起完善的環境保護體系。企業的環境保護工作需要走向正規化,走向正常的軌道化,這樣才能形成一個橫縱方式的環境保護管理體系,才能讓企業的各項工作都關聯到環境。
(二)建立健全集中性管理全面的環境監測質量保證秩序。在企業生產經營的過程中,生產數據需要有章可循,并且有理可依,有據可查,對每一個環節都進行密切性的關注,最終讓生產的數據在質量上的評估更加明確,讓環境監測的數據可以滿足質量控制的需要,這些數據都具有法律的辯護能力。每一個環節的完善就是程序完善的保證,能夠進行相應的矯正性環境,通過一系列活動的改善,通過環境保護措施的校正下活動來對環境監測數據的質量進行提升,以此達到監測的目的,改變以往環境監測數據的質量損失情況,或者將其降低到最小程度[1]。
(三)做好環境監測質量保障的技術性基礎工作。首先,技術性工作需要軟件的支持。監測數據的質量主要依靠程序計劃進行,這也是質量檢查的有效依據和有效保障,因此在建立健全數據完善性的過程中主要關注的是數據的準確性、數據的完整性和數據的代表性和可比性,這些質量的提升更需要依靠軟件的支持。其次,完善硬件的支持。硬件的支撐主要包含了標準物質和環境方面標準樣品,標準化的傳遞設備以及采樣器具和專業的檢測儀器,還有環境監測實驗室。這些硬件設備的完善是對環境監測的最好支撐,還能讓環境監測的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2]。
(四)強化環境監測的質量,保障管理方面的力度。首先,建立健全環境保護和管理的制度。企業在環境監測站中需要制定和貫徹關于環境監測質量保證的管理規定,之后還要對相關的管理文件進行健全和修訂,某企業中文件、辦法一共為12個。每一個單位都需要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適合自己的考核辦法,并且在此過程中明確相關的獎懲措施,編輯含有標準化的選編政策。例如,對企業所有的污染源還有污染點進行編號安排,設置統一的標志牌,然后對其進行規范化的管理。其次,建立健全質量保障審核員的相關制度。在質量保證審核過程中,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工作:第一,建立完善的系統審核性制度,對相關的檢測工作以及檢測技術進行質量上的評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要逐步的進行審核,并且對檢測系統所使用的數據進行質量上的定量評價[3]。第二,系統審核的內容要確定,其中主要是對每一種監測點基本狀況的確定,對點位還有采樣實驗室,數據搜集、處理報告的確定。在質量審核活動過程中需要相關環境監測機構的質量認證,環境監測工作和實驗室的評選工作需要緊密的協調在一起,突出日常性的監督審查功能。第三,質量保證需要一定的經費投入,質量保證的經費和在監測工作上的經費要有一定的比例,一般質量保證經費是質量監測經費的10%到25%。
(五)全面的提升工作人員的職業素質。環保監測人員的專業性和職業素質是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的前提,因此要想提升監測數據的根本質量就需要通過培訓以及實地學習的方式改變工作人員的觀念,提升工作人員的環保知識,還有監測過程中的操作技能,做到愛崗敬業[4]。
結束語:綜上所述,本文對環境監測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理論在環保工作中的應用與創新進行了分析和研究。此項工作是促進我國企業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的一項基本措施,需要每一個部門和每一個人為之付出努力,除了要獲取一定的經濟效益以外,還需要對環境效益以及社會效益進行關注,完善污染的治理水平,找出污染的主要原因,并且對區域內部的廢氣、廢水以及各項污染進行仔細的分析,以此促進區域內部的環境改善,最后改善整體環境,促進企業環保效益的提升,成為優秀環保集體。
參考文獻
[1] 汪文鵬,汪茜.中國環境監測管理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技創業月刊,2014,27(2):87-89..
[2] 陳雨艷,楊坪,余恒等.基于環境質量監測的區域環境質量綜合評價體系[J].中國環境監測,2015,14(4):68-74.
[3] 陳斌,陳傳忠,趙岑等.關于環境監測社會化的調查與思考[J].中國環境監測,2015,31(1):1-5..
[4] 解輝.大數據技術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J].環境監控與預警,2016,8(4):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