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黨的純潔性首要的工作是管好干部。第一,要抓干部的思想政治素養。
黨的組織的最高形式,即民主集中制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組織原則。
何祥林 黃平森:《十年總書記期間鄧小平嚴格黨的生活思想探析》
制度文化是人類為了自身生存、社會發展而創制出來或約定俗成的規范體系。制度文化在協調個人與群體、群體與社會的關系方面,在保證社會的凝聚力和延續性方面起著十分顯著的作用,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
就當前而言,我們強調行為文化特別是從政行為的合德性,包括合乎理想信念,合乎黨的根本宗旨,合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合乎忠誠、干凈、擔當的要求,等等。
袁北星 問青松:《重構政治生態的著力點: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
黨內政治生態評價的基本原則是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有效實施評價活動的重要前提。
在進行實際評價活動時,要實施各評價指標間的聯動考察、整體考察和動態考察,綜合分析后才能找出被評價對象存在的不足及其改進不足的措施。
代江波:《黨內政治生態評價體系的構建》
現實呼喚我們黨用質樸、鮮活的語言結合現時代的特點將政治生活和人民意識串聯起來,做好意識形態的宣傳工作,把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落到實處。
理論的活力來自于其與現實的不斷對話和所具備的解釋力,只有不斷豐富理論內涵,不斷擴大理論本身與現實的交流和對話,才能講好中國故事。
汪聞濤 楊永志:《語言風格轉變視角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特點》
在改革攻堅過程中,不僅需要積極營造敢闖敢試、銳意進取的輿論氛圍,更要加快形成允許試錯、寬容失敗的社會共識,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領導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
儲著斌:《習近平領導干部容錯糾錯思想研究》
戰略目標與戰略部署有質的不同,戰略部署是為了實現戰略目標的,“五位一體”總布局本身就是一個戰略部署,是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總任務的總布局,而不是戰略目標。
劉新偉:《“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與“五位一體”總布局關系探究》
決策過程需要批判性思維,通過批判性思維,決策過程從發現問題開始,到提出各種不同的方案,表達不同的主見。
決策不僅是一個系統工程、一種科學行為,決策更是艱難的質疑與反思的過程。
趙紅梅 葉 璐:《決策與批判性思維》
審辯式思維不僅是創新型人才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不僅是持續鉆研的動力,更是建設理性和民主社會的基礎。
謝小慶:《僅僅依靠形式邏輯所能解決的問題很少》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兩大理論成果即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是當代中國話語創建的直接理論依據,也是當代中國話語體系的主要構件。
中國的現代性問題呼喚著建立相應的話語體系。可見,建構現代性話語是否具有現實可行性是其中的關鍵。
陳雪雪:《中國話語體系建構的邏輯性思考》
在追求健康發展的道路上,人們的行為會不自覺地以滿足個人需要為出發點,但道德健康意味著不可損害他人的利益,即利己而不損人。
黨員干部的形象如何,不僅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而且關系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
張學俊 雷培森:《道德健康視域下的官德價值審視》
擁有同理心,有利于大學生在學習和工作的集體中建立良好人際關系。
侯亞方:《大學生道德教育之同理心的培養》
“開發·內化·創新”教學模式的目標是通過教學手段充分挖掘、開發學生的潛質潛能,促使學生將教學內容內化為自身素質,并在內化的基礎上進行發展創新。
牛換霞:《基于成功素質教育理念的“開發·內化·創新”教學模式探討》
資金是創業的基礎,尤其對于大學生來說,縱然在“互聯網+”環境下存在各種各樣的機遇,但創業資金的匱乏如同大學生與創新創業之間的一道鴻溝。
杜忠原:《“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研究》
(以上“決策語錄”為本刊2017年第1期相關文章觀點)
[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