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改革如火如荼展開,其所面臨的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這就給危機產生帶來一定的隱患。作為校方和教師尤其需要做好高校危機事件的重視和關注。基于此,本文對高校學生危機事件管理的現狀與應對措施進行深入研究,以期能夠為更好地促進高校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校 危機事件 危機管理 意識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3-0015-01
我國做為人口大國,不僅表現在社會人員的增加,同時也表現在高校人數的增多。曾有調查顯示,我國從2006年到2016年十年人,高校數量增加了2500多所,高校人數翻了十倍。高校人數的增加,以及相關改革的開展,給高校的危機產生帶來極大可能性。但是,依照我國當前的情況來看,我國高校在應對危機方面的能力還不足,相關制度的建立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也正是因為此,了解高校學生危機事件管理現狀,探究高校學生危機事件的管理措施就顯得非常重要,也應當成為院校、教師,以及全社會所關注的重要問題。
1 高校危機事件管理現狀
1.1 制度保障缺失
2003年在我國發生的SARS群體性危機事件引起了國家的重視,隨后在2006年,國務院頒布了《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這也是我國首部危機事件處理法律依據。但是目前高等學校在危機事件管理的制度建設方面重視程度不夠,國內的大部分高校都未能按照要求建立危機事件處理體系。一旦高校發生危機事件,學校很難在最短時間內進行危機的控制和處理,很可能導致危機事件的處理上發生很多問題。
1.2 危機事件的隊伍建設不健全
目前高校往往沒有針對危機事件防范建立規范的團隊,由于隊伍的建設缺陷導致在危機處理時會出現缺乏時效性。并且在處理危機事件時責任互相推卸,很難保證危機事件處理的效率與質量,給高校帶來的不僅僅是經濟方面的有形損失,更是涉及到學校名譽權等無形的損害。危機事件中教師往往不具備專業的知識,難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心理輔助,涉及到安全等方面的法律問題也出現不足,危機事件的隊伍建設不足給危機事件的解決帶來困難。
1.3 危機意識教育缺乏
我國高校的學生對危機事件的認識相當薄弱,在一些調查中顯示,僅有7.5%的學生對危機事件有一定的認識,大約有90的學生對危機事件僅僅是一般了解,甚至有一部分學生對校園危機事件一無所知。學生對校園危機事件的不了解主要原因包括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校的教育內容,一般學校都不會設置校園危機事件相關的課程,還有許多高校在應對應對危機事件的能力培養上僅僅有很少的課程,達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1.4 信息溝通不暢
校園內信息溝通不暢是校園危機事件處理不及時的主要原因。首先,校內系統溝通體系不健全,從輔導員到學生個人的信息傳播不順暢,無法及時的進行溝通,導致危機事件不能得到有效的處理。其次,校外系統溝通渠道不暢通,高校往往為了不影響學校的聲譽對危機事件進行不正確的處理方式,使危機事件呈現出封閉性的特點。第三,發生危機事件后,學生、家長很難及時的了解發生的具體情況,沒有辦法正確處理危機事件。使學生難以從危機事件中獲得相關經驗。
2 加強高校危機管理的對策
2.1 以危機責任制度為核心,完善危機管理制度
首先,通過收集各種相關信息來預測學校可能發生的危機類型,并制定相應的危機應對預案,使部分危機在潛伏狀態就被消除掉。其次,危機爆發后,高校應立即啟動危機應對預案,并由相關人員組成指揮中心,在確定危機性質、估量危機的發展趨勢及其后果的基礎上,協調校內各部門和相關社會職能機構解決應對危機所需的物資和設備。同時,院校還要與媒體保持良好的合作,盡快向社會公眾公布客觀事實。通過收集各種相關信息來預測學校可能發生的危機類型,并制定相應的危機應對預案,使部分危機在潛伏狀態就被消除掉。
2.2 提高教職工、學生安全文化素養
首先,高校應該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開設一些安全科學基礎理論課程和一些危機管理課程,通過這些課程對學生和教職工的素養進行提升,以達到加強高校危機管理的作用。其次,院校要對教師進行專門培訓,通過專業培訓的方式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提升教師的危機管理能力,并通過教師教授的方式提升學生在危機事件管理中做好自我管理。第三,院校還要開展多種演習活動,讓教師員工以及學生通過演習的方式提升自我面對危機事件時候的應對能力,促進師生合力共同面對可能發生的危機事件。
2.3 增強危機管理意識
危機管理意識的增強應當是自上而下的,也就是說做為院校的管理人首先要具備一定的危機事件管理意識,通過對相關可能發生的各種危機事件的了解,提升對事件的整體把控能力。其次,管理人要將危機事件的管理意識通過合理、科學的方式傳達給相關的教師,讓教師能夠在危機事件中起到關鍵的作用,對學生進行強化管理。第三,教師所具有的管理意識還需要進行傳授和發展,也就是說需要將此種管理意識有效傳達給學生,幫助學生提升其所具有的危機應對意識,幫助學生更好地度過可能發生的危機事件。
2.4 高校危機管理法制化建設
首先,高校危機管理應該遵循國家的法律法規,制定符合自申情況的校規,其中要對危機事件的管理進行重點強調。其次,為了促進高校危機管理的法制化和規范化,要加強高校危機管理的總結工作。第三,隨著我國的治國方針的確立,高校的法律地位也日漸突出,因此在學校的管理上應該嚴格遵守法律的規定,促使高校由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的轉變。最后,相關部門也要幫助院校積極建立相關的危機事件管理的制度建設,以及推動院校危機事件解決的法制化進程,促進院校和平、平穩度過危機事件。
3 結語
高校在應對可能發生的危機方面要探究更好地策略和措施,促進高校在解決危機事件方面解決機制的提升。通過經驗的總結,研究工作的開展更好地促進院校、教師、學生彼此之間的和諧相處,讓院校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更加豐沃的土壤。
參考文獻:
[1] 盧俊婉,呂鍵.預防與應對:高校學生危機事件管理研究[J]. 人才資源開發,2014,08:94-95.
[2] 韓蓉蓉.高校學生管理危機及其對策研究[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5,02:138-139.
作者簡介:胡佳佳(1983-),女,漢族,籍貫:寧夏吳忠,學歷: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學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