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紅新
摘要:新的《數學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了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課堂上開展自主學習活動,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特別是班級中的“學困生”,他們的學習成績差,行為習慣差,如何在課堂上樹立他們的學習信心,提高學習效益,主動參與到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來,是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必須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數學教學;“學困生”;自主學習;意識培養
課堂教學是一個雙邊過程,應營造一個寬松和諧、興趣盎然的學習氛圍才能使學生尤其是“學困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與學活動中,從而調動學生的“情”與“知”,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下面就談談我在幫助“學困生”提高自主學習意識上的一些做法。
一、關注“學困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重塑學習的自信心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所以我首先變師生關系為朋友關系,與“學困生”交朋友。實踐證明,小學生也往往因為喜歡那位老師,也就喜歡他教的那門學科。我們教師要尊重學生,熱愛學生,關心學生,了解并理解他們,做他們的知心朋友。教師要把微笑帶進課堂,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視的、被關注的。從而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使他們主動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重塑他們的自信心。
我班的某女同學,她的數學成績比較差,常常為此而感到自卑而缺乏信心,但她內心還是想把學習搞好。于是,我在課堂上常常用鼓勵的語言評價她的發言,哪怕是一次小小的發言,讓她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從而樹立起主動參與數學學習的自信心。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驚奇的發現小姑娘愛舉手了。
心理學家認為:成功的獎賞會使“學困生”產生喜悅的情緒,這種成功的喜悅又會轉化為進一步學習的強大動力,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我有意識地為“學困生”創造機會,讓他們在自主學習中享受成功的快樂,積極參與數學學習。
二、分組結對子,使他們享受集體的溫暖
我在課堂教學中,把“學困生”融合于各個學習小組,使他們的學習得到幫助和提高。新的《課程標準》指出:小組合作學習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優等生可以得到發展,中等生得到鍛煉,“學困生”得到幫助和提高。因此,我在組建學習小組時,有意識地把好、中、差三種學生安排在每一個小組里面,而且每個學習小組只安排一個“學困生”。對小組里面成績較好的學生,給他們提出明確的要求和任務:在小組合作學習時要主動幫助“學困生”,多給他們發言的機會,督促其積極思考問題,幫助要有耐心,交流時學困生必須發言。這樣,“學困生”既感到有同學的幫助,享受到集體的溫暖,又使他們學習得到進步和提高,從而進一步樹立起學習數學的信心。
三、教學重心要下移,教學目標直指“學困生”
我在課堂教學時除了面向全體以外,還特別關注“學困生”,教學的重心向下移。首先,課堂小組合作討論時,我深入到各個小組中去,特別關注“學困生”的思考、發言,引導、幫助,傾聽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想法。其次,小組討論結束后,我把教學目標直接指向“學困生”,讓他們代表小組來匯報合作學習的結果,并提問:“通過剛才的討論,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樣想的?”、“你為什么這么想?”、“還有沒有其他的想法?”等這樣的問題。一個信任的眼神,一句“你能行”、“你真棒”的鼓勵,會使他們的思維發生質的飛躍,為教師及時調控課堂有很大的幫助。
四、課堂個別“導學”,幫助“學困生”拓展自主學習的深度與廣度
有了課前“導學”作基礎,顯然有助于“學困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但是“學困生”的學習活動并不就是一帆風順,水到渠成的,他們在學習活動中,還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學習障礙,還需要教師的特別關注,進行個別“導學”。在課堂教學的前提下,又如何進行個別“導學”呢?
一是要安排時間和空間進行個別“導學”。教師要合理利用課堂的教學時間,巧妙調控,每堂課都應該安排時間給學生個別“導學”。如在全體學生獨立思考階段,這時教師有2、3分鐘時間,教師應該離開講臺,走近“學困生”,蹲下身子,去發現“學困生”的困難,針對他們的困難進行引導幫助。
二是要因人而異,掌握時機,給予“學困生”巧妙的引導幫助。如對學習信心不足的,給予鼓勵。一個微笑,一點撫摸,一句勉勵的話,對“學困生”都可能是信心的源泉,他們就可能產生無限的動力。對任務應付型的,提醒完成這個學習任務是你的責任。對思維碰到障礙的,給一點提示。對學習材料不足的提供一點材料。對知識準備欠缺的,及時講點知識,為他們順利進行后續學習送點“炭”吧。對淺嘗輒止的,提示一個問題或一點方法,如“你還有更好的方法嗎”“這個結論完善嗎”,把學生的學習活動引向深入,拓展學生思維的深度與廣度。
五、評價分析,內化新知,使學生變學會為會學
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一個重要環節,教學評價注意不要由教師壟斷,應讓學生對學習上的優點和缺點作自我評價,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經過以上步驟后,教師可以可開始組織學生進行全班性或小組性的討論與交流,由學生唱主角,使學生的思維形成互相激蕩的局面,這樣,學生不僅會釋放出自己的心理能量,而且會使自己的思維進一步深化,好的學習品質就會進一步形成。教師要根據學生討論交流情況不失時機、準確又簡練的就學生的發言質量進行引導評價。評價時,應重于肯定、鼓勵、引導。這樣,學生對知識理解就會更深入,就能成功接納新知識,并起到內化知識的作用。這樣,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中,心理壓力得到減輕,自尊心得到充分尊重,個性特長得到有效地發展,創造性思維得到較全面的開拓,從而積極主動學習數學知識,還能善于應用已學的知識進行解題,起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效果,而且富有創造性。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我注意不斷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促進他們愛數學,會學數學,學好數學,進而使班上的學生全面發展。只有通過我們對“學困生”不斷地關注、幫扶,才能決勝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