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海英
【摘 要】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尤其是我“高效課堂”實施以來,課堂教學中更加注重課堂評的作用。信息技術課的教學評價是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是進行課堂質量監控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到位的評價既反饋給學生前面的學習效果,又可以提高學生繼續學習的動力,可以說評價關乎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評價教學
引言
信息技術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沒有固定的教學模式,它的課堂教學評價模式更是值得我們一線教師深思與探索的問題。中小學信息技術課教學評價的基本原則是發展學生個性、鼓勵創新精神、重視教學效果、方式靈活多樣。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本人認為可以采用以下幾種評價方式,供大家參考。
一、課前評價
課前評價就是對學生課前的準備活動和學生自身的狀況進行一個客觀的評價,可以通過問卷調查或是導學案的方式,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通過課前評價,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學生在多大程度上掌握了學習目標,以及通過何種方式進行課堂教學更合理、更高效。
比如以“獲取網上信息”這一課為例,因為這一課的內容比較簡單,也是學習的重點,那么就應該讓學生自己提前預習,學會查詢新聞,可以讓學生查詢近期的天氣狀況,查詢信息技術的發展歷程或是查詢所在學校的歷史。通過讓學生預習課本,他們就能自己掌握基本的信息查詢的方法,在上課的時候就可以很好地分享查詢的結果,從而感受到信息技術帶來的便利。
二、技能技巧——采用實作形式評價
技能技巧評價包括平時的基本技能評價與期末的綜合應用評價。基本技能評價考查初中生對所學知識的一般掌握情況,期末的綜合應用評價考查初中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及創新能力,以上機測驗形式進行。不同的工具、軟件,制定不同的評分標準,評價實作的創造性、藝術性、素材的選擇和利用以及工具軟件的特定功能的應用最終利用三項成績進行綜合評定,可以分為優秀、良好、合格與待評四級,三部分內容各占一定比例。這樣的總結性評價還是缺乏可信度,而且對學生的促進和鼓勵作用也是微乎其微。我們在此基礎上可以再溶入評語這種形式,寫上一段有關學生學習情況、學習態度、有待改進的鼓勵性評語。做到既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又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潛能、個性、創造性地發揮,使每一個學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續發展的能力。
三、引入學生評價,促進共同發展
學生不僅是學習的主體,同時還應該是評價的主體。對于學生在學習實踐活動中的表現,教師不僅要進行必要的評價,同時也要發揮學生的評價功能,以此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完善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可持續地發展。信息技術學科在學生評價方面有著自己的優勢和特長,比如,通過信息技術的交互性特點,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
QQ、微信等教學軟件等互動交流方式的普遍運用,給初中信息技術學習和互動增添了活力。根據教學內容,營造輕松和諧的氣氛,讓學生以網絡為平臺開展學習和評價,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信息技術學習的效益。例如,在“Word文字處理”單元中,文字和段落的修飾是一項創造性很強的設計活動。雖然學生在小學有所接觸,但來自不同學校的學生以及學生個體之間掌握知識情況往往參差不齊,有些能力相差甚遠。利用網絡平臺開展教學,發揮學生互相評價的作用,促進每個小組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設計自己的作品,接著把作品在線提交到展示平臺,通過師生、生生互評,一方面鼓勵學生大膽評價,指出其中的長處和不足;另一方面為學生提供有關類型的文章修飾模板供實踐參考。教師對學生在線提交的作品,進行二次點評,引導學生學會發現、學會欣賞周圍優秀的作品,并加以借鑒。
四、作業評價
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而激發學生的潛能這一類的活動和其他學科一樣,都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法和途徑。毫無疑問,作業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的一環,學生可以通過“作業”進一步理解知識,鞏固技能,體驗科學探究,提高自身全面的科學素養。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的作業主要指的是學生的作品,包括電腦小報、PowerPoint幻燈片制作、網頁制作、Flash動畫制作等,如果學生在課堂上就能完成作業,那教師應在課堂上及時對學生的作品進行指導評價,對于發現的共性和個性問題,無論是通過集體講解,還是具有針對性地個別指導,都要力求讓學生正確理解并改正。在講評和指點的過程中,教師首先應對學生的思維和認識進行積極的肯定,在此基礎上再加以引導和點撥,讓學生有“我能行,但還需努力”這樣的意識。此外,教師對優秀作品可以進行及時地展示,讓學生互相觀摩,“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值得注意的是教師給學生打上的“等級”也應該是鼓勵性的,對學生的“錯誤”應該是“寬容”的。總之,教師應該從幫助者的角度來評價學生的作品,從鼓勵者的角度來給予“評語”,讓學生覺得這既是鼓勵更是鞭策。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緊密結合信息技術學科的學科特點,積極改進單一的評價工具與手段,創造性地運用了學科特色的教學評價體系,如“魔燈在線”教學平臺這個現代化程序較高的評價工具,它能夠為信息技術的過程性評價提供豐富的平臺,幫助教師在課堂教學的課前、課中和課后對學生進行及時評價,這個平臺目前在一些地區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推廣,將來它可能會應用到英語、數學等學科的教學活動中來,作為一名與時俱進的信息技術學科教師,我們更要提前適應,占得先機,促進教學評價工具的多樣性,高效率。
【參考文獻】
[1]吳福舟.讓評價演繹靈動的課堂[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3(14)
[2]周鐵軍.如何評價信息技術課堂教學[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09年15期
[3]李冬梅.信息技術教學的關鍵環節之三——教學評價[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9(6)
[4]夏峰.信息技術課程與教學改革要高度關注學生的身體健康[J].中國學校信息技術,2006(04)
[5]曾小玲.論信息技術教師的教育理論素養[J].北京信息技術大學學報,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