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立潔
【摘 要】看圖寫話是低年級作文訓練的重點內容。讓學生寫出通順的句子,能為中、高年級的習作打下基礎。由于低年級學生生活經(jīng)驗不足,認識水平低下,往往看不懂圖意,也不知道如何表達,即使理會圖意,寫出的話也呆板沒有生氣;表述不清,語無倫次。教師方面則顯得教學方法不妥,教學手段不科學等問題。于是筆者挖掘圖片資源,采取看圖方法先行,以訓練作為提高習作能力的渠道,科學的采用評價方法等策略促進學生寫話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評價
小學1~2年級是學生寫作的起步階段,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中把1~2年級的寫話目標定為: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2.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3.根據(jù)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看圖寫話是低年級學生進行寫話訓練的重要途徑。它根據(jù)學生年齡小、對有趣、生動的圖畫有著濃厚興趣的實際特點,以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圖畫為寫話的載體,對學生來進行寫話的訓練,要求學生在仔細觀察圖畫內容后,明白圖畫所要表達的意思,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最后能夠清楚、完整地寫出圖畫上所要表達的內容。作為作文教學最初始的看圖寫話練習,是提高剛剛入學兒童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低年級學生雖有了一定的識字量,但由于他們生活經(jīng)驗不足,認識水平低下,往往看不懂圖意,也不知道如何表達,即使理會圖意,也表述不清,語句不通。基于《語文課程標準》對一、二年級學生的寫話提出的要求:“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在寫話中樂于閱讀和運用生活中學到的詞語。”在摸索與實踐中,我就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談一點自己的認識。
一、挖掘資源,精選“圖片”
(一)活用語文教材中的插圖
課文插圖是文本內容的濃縮,是靜止的直觀,它直接訴諸人的視覺,是語言文字形象直觀的反映,能加深學生對課文語言材料的感悟。
(二)巧用其他教材中的圖片
和教材中的文字一樣,插圖作為新課程理念實施的載體之一。它是教材重要的“語言“形式,包含著教材所要表達的很多“言外之意”,也是師生對話的“話題”。我們可以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教材中的圖片,擷取一幅或多幅作為寫話訓練的范例,不僅開拓學生的思路,還提高了學生的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三)選用優(yōu)秀讀本中的圖片
除了從教材中獲取看圖寫話的資源外,繪本中那些充滿童趣的圖畫,也是訓練寫話的好材料。在教師帶領孩子一起閱讀時,把圖畫展示給孩子看,聲情并茂地講述故事,讓孩子通過閱讀圖畫,感受隱藏在圖畫背后的東西,這對孩子永遠有著一股無法抗拒的魔力。
二、方法先行,教會“看圖”
(一)靜止中重動感——靜中有動
看慣了動畫,愛上了做夢,他們愛把生活中的一切人化,這是低年級孩子的特點。因此我們要讓一幅靜止的畫產生動的感覺,這便是我們教學的重難點。在指導學生習作時,牢牢把握以興趣為起點,從孩子們喜聞樂見的童話入手。
(二)融情中重推測——無中生有
在觀察畫面的同時,注重學生關注的地方,適時點撥,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既要看出畫面上的內容,又要想象出畫面外的內容。看圖寫話要求中常常會問圖上畫的是什么時間,什么人?他們在干什么?小朋友在觀察圖畫時就要從圖中現(xiàn)有的一些場面來推測。
三、訓練為渠,學會“寫話”
(一)從說到寫,提倡口語先行
葉圣陶說過:“口頭為語,書面為文,文本于語,不可偏指,故合言之。”這“文本于語”就簡單地說明了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關系。口頭語言的發(fā)展是書面語言發(fā)展的先導和基礎,就作文教學來說,說明了“說”和“寫”的關系。實踐證明,遵循習作規(guī)律,貫徹從說到寫的原則十分有實效。在指導學生看圖寫話時,我們必須針對畫面內容讓學生從整體入手,說說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四要素,再從畫面的意思入手,關注細節(jié),把自己想到的結合平時的生活經(jīng)歷說一說畫面的內容。對于低年級孩子來說,一句通順的話,一段優(yōu)美的文字都是極其珍貴的言語材料,有了說的基礎,寫的訓練自然是水到渠成。
(二)從仿到創(chuàng),遵循心理規(guī)律
小學生剛學習習作,無從入手,即使有了切身的體會,或看懂圖意,他都無法“我心抒我情,我筆寫我心”,所謂的力不從心在文中的體現(xiàn)便是此一狀況。再者,模仿是小學生的天性,針對此,我給學生提供的圖畫材料,我都在網(wǎng)上搜集有關此方面的例文進行修改抑或自己寫“下水文”,給學生提供一個范例,讓學生在讀范文,抄范文的過程中進行語言的內聚或規(guī)范,使自己遇到類似的圖畫材料能進行創(chuàng)造,用生動靈性的語言來表達。
(三)從聽到寫,規(guī)范語言表達
在多輪低段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我經(jīng)常會用最古老最樸實的方法讓學生聽寫作文。經(jīng)常的做法是呈現(xiàn)一幅畫,讓學生觀察后自己說說圖的意思,再跟同桌交流一下,然后教師結合圖意,當堂作文,報給學生寫,細到標點符號的運用,詞語的運用。在報到優(yōu)美詞句時故意放慢速度,引起學生的注意,有時還反復報生動詞句,學生在聽的過程中不僅能把聽寫的范文和自己的口頭作文做比較,而且在聽的過程中規(guī)范自己的言語表達。長期下去達到語言的積累運用。一些學困生的習作自信心也會加強,語言表達也不再是困難。
四、評價為重,促進寫話
(一)重激勵,促興趣提升
“關注生本”,一切以學生的發(fā)展為重。為了激勵并維持孩子學習看圖寫話的興趣,我經(jīng)常采用激勵性評價,注重的是學習作文的過程,讓學生從教師言語的激勵中獲取成功的力量。 (二)重針對,促個性發(fā)展
每次看圖寫話過后,我對學生的評價都有針對性,或針對習作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或觀察順序或語言表達或想象能力,然后挑選幾篇作為重點交流的文章,或好或壞,有針對性的進行評價,促使提高。
大量事實證明,學生作文水平低,是因為害怕作文有畏難情緒。而造成這一心理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從低年級到中年級,學生猛然面對作文,極其生疏,無所適從。既然下筆艱難,那肯定難獲成功,幼小的心靈是經(jīng)不起挫折的,如果指導方式不得法,內容不銜接,學生因畏難而喪失寫作的興趣,今后的作文教學難有好的效果。教學內容上,看圖說話寫話是高年級作文的起點,是作文的必經(jīng)之路。教學形式的合理安排,是為了削平作文之路上的坎坷,使學生少摔跤,甚至不摔跤,順利地通過遲早要面對的作文入門這一關。
重視落實低年級的說話寫話,是在教學中重視學生心理健康,關注心理因素對學習行為的影響作用的一種表現(xiàn)。落實看圖說話寫話,充分體現(xiàn)教者的教學整體觀念,體現(xiàn)素質教育觀念(不是僅為了完成低年級即定的教學任務,而是為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教師激發(fā)起學生的表達欲望,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有一種滿足感和喜悅感,學生才會對看圖寫話產生興趣,才會覺得這是一件快樂的事,也只有這樣,學生才會變被動地寫為主動地學,才能樂于把心中的想法用充滿活力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樣一來,看圖寫話的訓練,對學生來講是水到渠成之事,我們的教學也自然會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黃美華.激勵性評價在作文教學中的運用[J].福建教育,2007(5)
[2]葛銀栓.開發(fā)課程資源,弘揚母語文化[J].語文教學通訊,2008(5)
[3]張化萬.現(xiàn)代小學寫話與習作教學[M].語文出版社,2002-4-1
[4]高琳芳.在開放的童話世界里自由暢想[J].上城教育,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