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潔
【摘 要】高考英語試題引進了語篇型語法填空題,以代替單項選擇題。本文分析了語法填空題的命題特點和考點,通過具體教學案例,探究了合理利用英語教材進行語法填空訓練的可行性。
【關鍵詞】語篇;文本;教材;語法填空
一、引言
根據2014年課標全國卷考試大綱說明,新課標全國卷題型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進行了新一輪的調整,主要是啟用了語篇型語法填空,用來替代高考歷史上延續了數十年考查語言知識為主的單項填空題,這將會對筆者國的英語教學產生重大和深遠的影響。單項選擇題因其考查內容全面、難度可控性強、測試信度高等眾多優勢在高考歷史上馳聘多年。然而,這一題型也有著長期以來備受人們詬病的缺陷,如:不符合交際語言測試理論的要求、對英語教學的導向性較差、容易向學生輸入錯誤的信息、容易出現一題多解的情況。簽于以上的缺陷,引進有著任務真實性強、評分誤差少、試題信度高、對高中英語教學具有較好導向性的語篇型語法填空題無疑是試題改革的亮點。
二、語篇型語法填空的命題特點及考查內容
高考英語語篇型語法填空題是一種綜合英語語言能力的測評方式,學生解題時必須讀懂文章內容,同時猜測缺失部分的單詞意義。這就要求考生運用英語語言文化、語篇分析、學習策略等各方面的能力來完成任務。顯然,語法填空考查的重點是考生分析、綜合、信息轉換等語言應用能力。
語篇材料形式:一般分為文本(約200字),對話體(約180字)兩種。話題覆蓋廣,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試題數:10小題,每題1.5分,共15分
考查內容:給提示詞和不給提示詞,給出提示詞包括:詞形轉化(名詞與動詞轉換;形容詞和副詞轉化;形容詞比較級和最高級變化;名詞單復數變化,動詞時態語態變化等)不給提示詞的包括:根據上下文的語境填入冠詞、連詞、代詞、副詞等)。綜上所述,語法填空題是依托語篇,考查考生的章法、句法、詞法和習慣用法,并要求學生具備以下能力:閱讀/理解語篇的能力;分析句子結構的能力;熟練運用語法的能力。因而,讓學生了解這類題目的命題特點和規律,掌握答題技巧,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加強語篇情景的應用能力是目前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點。
三、具體教學實例展示
美國作家舒伯特在其Reading is writing一書中指出:教科書是寫作素材的聚集地;是語言現象的展示廳;是語法規則的解剖室;是文章體裁的示范本。以下筆者將以人教版(NSEFCS)必修三 Unit 4 Astronomy一單元進行實踐探究。
Unit 4話題為天文知識,分為warming up、reading、learning about language 和using language等四部分。這四部分涵蓋了豐富的詞匯和語法知識。筆者主要利用了reading、learning about language 和using language 進行了資源改編重組。
1. 轉述教材閱讀文本,復現重點句型和詞匯。
在Reading“How life began on earth” 一課中筆者設計了以下教學活動:讀前環節,引入新知。這一個環節里筆者主要通過圖片、實物、視頻、情景等手段呈現了文本的重點詞匯和句型,力求學生在真實的語言壞境中感知詞匯的用法。讀中環節,滲透策略。通過預測、略讀細讀讓學生整體把握語篇,同時筆者對文章中的難句進行了解讀,深化學生對語言點的理解。讀后環節,運用文本。根據語法填空的命題特點,筆者在基于文本的基礎上,設計了包含了文本內容、重點詞匯和句型了語法填空。一方面幫助學生鞏固課文所學的詞匯和句型,一方面使學生加深了課文的理解。
The explosion (explode) of the earth produced water and vapor which turned into water when the earth cooled down. Water allowed the earth to dissolve harmful gases into the oceans and seas. That made it possible for life to begin to develop.
The arrival (arrive)of small plants encouraged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shellfish and all sorts of fish. Many millions of years later the first green plants began to appear on land.
通過上述練習,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活用了課文中出現的explosion,arrival等詞。
2.改編聽力材料,提高聽力材料的可理解性。
課程標準鼓勵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適當的補充或刪減;整合或拓展教材資源,使之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
3.創編情景語篇,實現語法語用功能。
英語高考中對語法的考查不再以單項填空題的形式出現,而是把語法項目放在真實的情景語篇中進行考查,因此更能體現語法的語用功能。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創設合適的語言情景,使學生有機會感悟,辨認和運用所學的語法知識并形成綜合英語應用能力。
四、總結和反思
教師利用教材資源進行創編語法填空語篇時要突出以下幾個原則:
1.拓展性原則。
教師設計的語篇填空題應是對閱讀文本的延伸和拓展,而不是簡單地重復文本內容。教師應在語法填空語篇中盡量讓學生運用文本中的知識,把知識轉換成能力。
2.主體性原則。
教師改編的語篇應面向全體學生,應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者、參與者、發現者和探索者。
3.鞏固性原則。
不管何種形式的練習目的只有一個——讓學生熟悉語言知識的運用,及時對經驗進行總結,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語篇型語法填空題雖然難度很大,學生失分現象比較嚴重。但是只要教師結合教材,采用多種形式的有效的有針對性訓練,加強學生在語篇情景下的語言應用能力,相信學生就能在考試中提高準確率,取得理想成績。
【參考文獻】
[1]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說明(課程標準實驗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
[2]劉慶思,程蒙蒙.關于高考英語科啟用語篇型語法填空題的研究(教育部考試中心)
[3]《中小學外語研究》中學篇,2013年第11期
[4]從情感、認知到語法技能(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程嵐)《中小學外語研究》中學篇,2012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