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梅
如何搞好作文教學,并逐步培養學生的作文能力,并能寫以致用,是中小學作文教學的一大難題。我認為,無論處于哪個學段,作文教學都應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由淺入深,由難到易,并適時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多觀察,勤練筆。教學中我采用了下列方法,不但擴大了學生的寫作素材范圍,增強了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且學生的作文水平提高較快,教學效果十分明顯。
一、培養學生觀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從生活中選取素材
作文的實質就是現實生活的再現。羅丹說:生活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要在平凡的生活中發現美,不僅需要觀察,還需要用心去感受生活。所以我就讓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深入觀察,切身感受。每當學校要舉行活動之前,都布置學生注意觀察。如果是參與者,就讓他注意自己在活動中所處的位置,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周圍的人對他有什么影響,整個過程中內心感受如何等。如果不是參與者,就讓他仔細觀察全過程中自己班中的成員如何表現,其它班成員有什么表現,同時注意自己的內心感受。還有就是要求學生注意留心觀察,感受自己身邊的人和事。這樣寫出的作文,不僅真實、自然,而且感受獨特。
葉圣陶先生說過:“寫通了文章而僅能像鸚鵡學舌一般說些什么,這其實是毫無意義的事。須根源于現實生活,文章才能寫通,寫出來才有意義。如果脫離現實生活,單純搞文章作法,純技巧的訓練,是斷然學不好作文的。”記得過去指導學生作文時,常常讓學生充分發揮,覺得有可說的就把它寫下來,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生動活潑。
生活中有著取之不竭的寫作題材。我在作文訓練中設計了“家庭系列作文”、“班級系列作文”、“街上一撇系列作文”等,目的就是想把學生的視線從學校引向社會,啟發他們從中發現寫作材料,提高學生獨立取材、獨立作文的能力。
二、多方訓練,進一步培養學生圍繞中心選材、組材的能力
中小學生的生活豐富多彩,同時加以有意識的觀察,學生已有話可說,有事可寫,但這并不等同于學生的作文就寫好了。他們的作文往往缺乏清楚性、條理性和簡潔性。我引導學生要圍繞中心選材,根據中心確定詳略。針對此目標,我采取了一系列方法。
1.開展課前五分鐘說話訓練。讓學生分組在語文課前五分鐘進行說話訓練,講笑話、講小故事或是小演講、小辯論等,長期如此,持之以恒。
2.課堂上讓學生復述課文或續說課文。如在講《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時,讓學生分組復述美女蛇的神話故事。
3.根據聽說訓練要求,進行專門的聽說訓練。通過以上說話訓練,既鍛煉了學生的口才,又訓練了學生作文時的清楚性、條理性、簡潔性,以及如何圍繞中心去選材、組材。
4.說、寫結合,練技巧。
說是寫的先導和基礎,寫又是說的延伸和發展,兩者緊密結合,互相促進。上課時結合課堂教學,復述課文內容,給課文加結尾,設想文章情節的發展,談讀后感等。要求講述時言之有序,逐步做到不重復、不顛倒,語言連貫、流暢。并重視從說一句話到說一段話的訓練,循序漸進,逐步做到出口成章,下筆成文。例如,在教學《漁夫和金魚的故事》一文時,就可以采用這種說、寫、練相結合練習方式。
5.課外練筆,抒真情。
古人云:“言為心聲”。學生作文尤其要強調寫真事,抒真情。這是培養良好文風的重要一步。那么如何讓學生寫出真情呢?魯迅先生曾說過:寫作別無巧妙之法,多練就能生巧。在實踐操作中,我善于抓住契機,引導學生練筆。如春天的蝴蝶翩翩飛舞,夏天的雷雨驟然降臨,秋天的丹桂十里飄香,冬天的瑞雪紛紛揚揚。校園里的好人好事,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我都引導學生寫一寫。其次,我還引導學生寫日記、周記、觀后感、讀后感。從這些文章中我發現了同學們的喜怒哀樂,了解了他們的所思所想,更感受到了孩子們的勃勃生機。
為了激勵學生寫作的持久性、生動性,我定期進行作文交流,開設了“日記大展評”活動,評出優秀獎、進步獎;開設周記擂臺賽,每周十星;還注意收集學生佳作,向學校廣播站投稿,向各類報刊、雜志投稿。
6.培養學生的聯想力和想象力,使學生的作文內涵豐富,寫作形式變化多姿。
為了培養學生聯想、想象的能力,除在閱讀教學中進行有關訓練外,還專門讓學生練習想象作文。例如,在講授《皇帝的新裝》一文后,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寫一篇續文。有的學生寫到:皇帝到宮中后,照了照鏡子,發現小孩說的確實是真話,便把大臣和兩個織工全殺了,自己也氣得發了瘋。于是百姓們重新選舉了一位忠誠善良的人做皇帝。想象大膽而合理。
三、自己試作,便于批改
每次布置作文之前,我都要根據作文的要求,自己寫一篇“下水文”,并把我的試作讀給同學們聽。這樣做既指導學生明白該篇文章結構、表達方式、寫作重點,也使我自己體會到本篇文章哪些地方難處理,哪些地方好處理。有了切身的體會再去看學生的作文,就可以看出學生在哪些地方確實是花了功夫的。這樣,在指導學生作文時,就能看得準確,說得實在。
四、指導學生自己修改作文
1.師生共同討論修改,指出大部分學生都有的通病。
2.在學生的作文上標注各種修改符號,讓學生自己修改。
3.找個別學生面談,指導修改。
4.讓學生互相研究、互相學習、互相修改,不足之處找出最好的方法進行修改。
通過以上做法,培養了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學生的作文水平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五、加強作文后的點評
講評是教師在作文課上要做的一項重要工作。通常是這一周做了文,下周的作文課要認真講評。針對講評我主要做到以下兩點:
1.抓住重點。不抓枝枝節節的問題,而要抓住這次作文中全班學生中主要的共同問題。
2.重在鼓勵。對于作文水平較高的學生既要鼓勵,又要指出其不足之處,使他知道如何進一步努力。對于作文水平比較低的學生,要看到他們的進步。哪怕是點滴進步,也要當眾加以表揚,使他們增強自信心,愿意進一步努力。
當然,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事,但只要我們在作文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有目的、有計劃的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多方引導,持之以恒,相信能逐漸讓學生寫出具有真知灼見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