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繼紅
摘要:中等職業學生作為社會的新勞動主體,是中國現代化的重要后備力量,他們的道德品質的程度將直接影響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然而,現在的許多現象,中等職業道德素質狀況不容樂觀,有問題。因此,高度重視中等職業學生的道德素質現狀和限制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因此,研究探索校正的方法和手段,是人們需要正確認識和解決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應該意識到這一點,不僅是中等職業學生的健康成長,也為未來的祖國未來的命運,都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中職生;道德品質現狀;成因;對策
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普高熱、職教冷,職教生源質量急劇下降,造成了招生滑坡,學生道德水準下滑的惡性循環之中。為了進一步提高職業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質量。作為教育工作者更應當認識到這點,加強對中職學生的管理和教育,不僅是對中職學校未來發展的需要,更是對祖國中國夢的實現,都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本文試圖從職業教育學生思想品德的現狀,造成學生不良思想的現狀出發,去探索對職教學生管理的方法,研究探索其矯正的方法和途徑,更有效地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個人品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社會公德,找出一條符合職業學校學生品德教育的途徑,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培養大批合格的實用人才。
一、中職學生的思想道德現狀
總體上看,中職學生的主流是好的,他們積極向上,團結友愛,文明禮貌,尊敬師長,年級越高,在校時間越長,學生的行為習慣、道德品質越好。但一年級學生,特別是剛入校的新生,由于他們的學習目的不明確,導致他們日常行為習慣,心理素質,意志力也很差。心理素質和心理承受能力差。受“普高熱”的影響,許多分流學生認為只有升入普高,才是優秀生,進入職業學校,就是“末等公民”,好像低人一等。個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打擊,家長也感覺到臉上無光。個別獨生子女特別是單親子女,由于家庭的不良教育影響,其性格缺陷也較為明顯。形成任性、懶惰、依賴性強,敏感、脆弱、報復心強等性格特征,在行為上表現為固執,驕橫,堅持性差,耐挫力差等。此外,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相脫節,行為習慣失范也是出現的重要問題。
二、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
現代中等職業學生的道德素質優勢和劣勢交錯共存,原因是多方面的
1.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沖擊著中職生的價值取向。
我國現在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講求實效、公平公正、義利并重、自立自強、開拓進取等觀念逐漸成為中職生思想道德觀念的主流,并使他們展現出蓬勃向上的道德精神風貌。但是市場經濟帶有一定的功利性和競爭性,在一定的程度上就會誘發出惡劣的貪欲,使個人主義、拜金主義、實用主義等價值觀念侵蝕人們的心靈
2.網絡文化的快速發展影響著中職生的價值觀念。互聯網上的信息良莠不齊,網絡文化的無序,使得缺少閱歷又易被吸引的中職生在自覺或不自覺中受到了感染。個別學生由于迷念網吧經常曠課、逃學,造成學習成績下降,嚴重者甚至走向違法犯罪。
3.學校道德教育存在的缺陷。學校教育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一方面大多數職校強調專業教學和實踐訓練,以專業資格證書和學歷證書“雙證”來體現中職生的特色,出現了忽略道德品質教育的現象,實用傾向較為明顯,認為只要專業技能好,就“一俊遮百丑”。職校這種“重技能,輕素質”的教育觀念和方式,是制約中職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行形成的重要原因。
三、應對的措施和方法
堅持以人為本原則,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面向全體學生,把爭取全體學生的最優化發展,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辦學理念。把“學會做人”作為職教學生就業做事的前提,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務。
1.要培養學生積極的職業信心。中職生教育首當其沖的問題是以社會需求為切入點,矯正被扭曲的成才就業心態。從新生入學伊始,教師要做學生的“心靈對話者”和“職業信心的明燈點亮者”,與學生心靈零距離接觸。幫助學生走出心靈的陰影。“白領很瀟灑,藍領更可愛”。用“竇鐵成、許振超”的事例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就業觀;用自己身邊的師哥、師姐的事跡洗去學生心里世俗偏見的塵埃,使每一個學生心里充滿理想的陽光,賦予青春朝氣和活力。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昂首挺胸走屬于自己的成才就業之路。
2.樂于接納理智對待問題學生。探究問題學生產生的原因,既有家庭教育的缺位,又有不得法的學校教育、不良社會習氣的影響,學生是受害者。其實,多數問題學生心理脆弱,充滿成長的煩惱、迷惘、無奈和壓抑,不良的言行是一種情感世界的發泄形式和外在表現。把優秀學生教育成人才是一種教育境界,把問題學生教育成社會有用之才是一種更高的教育境界。
(1)賞識學生的點滴成功。引導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和健全的人格,建立和諧平等的人際關系。古往今來,“乖孩子”一直是教師評價學生的重要尺度。用和顏悅色代替疾言厲色,從人格平等的高度尊重學生,愛護學生,以正面的肯定贊美代替負面否定的自責,以常常自我反思教育方法取代一味讓學生低頭認錯。愿為師者都能發現學生的點滴成功,關愛每一個孩子,讓他們重新揚起希望的風帆,去獲取新的生活。
(2)關注學生的親情教育。教師要忠實的履行自己的教育管理保護、義務。尋找適應學生身心成長特點和接受能力的教育內容和方式,對學生進行“知恩圖報”教育。教育學生懂得為人處事的基本道理,具備生活的基本素養,學會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基本關系。從規范自己的行為習慣做起,牢固樹立心中有集體、心中有他人的意識,做一個人人喜歡的人。
總之,經過春風化雨似的教育,中職學校的學生品德一定會有一個良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