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朝兵
體育運動集競技、娛樂、健身于一體,具有較高的鍛煉和健身價值,對于預防初中生體型過于肥胖,可以增強初中生的抵抗能力,體育課程是初中教育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希望通過問卷調查法對寬城區某些初級中學的體育課教學現狀進行數據采集,通過文獻綜述法,獲得理論依據,運用數據統計法,根據自己的理解提出針對性的建議,以期提高初中生對體育課的興趣,促進體育運動的開展。
【關鍵詞】長春市寬城區;體育課;教學現狀;調查;對策;分析
參加體育運動可以增強機體系統的生理功能,也有助于力量、速度、彈跳能力,耐力品質,甚至是身體靈活性的提高。基于此,就寬城區某些初中體育課開展的現狀,對初中生的參與體育運動的目的等進行問卷調查,并結合最新的教育理念與體育運動的特點,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希望能為寬城區初中的體育教師提供一些教學參考。
1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在寬城區長春市第一中學、長春市第四十八中學和長春市第七中學隨機抽取2個班級,共6個班級初中生。男:130人,女:110人;總共:240人。
1.2 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據統計法。
2 結果與分析
2.1 寬城區初中學生上體育課的目的分析
由此可知,以強身健體和興趣愛好為動機的人數占84.78%,可以認為寬城區初中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目的都是很明確的。
2.2 寬城區初中學生對體育課的態度分析
選擇非常喜歡上體育課的人數有118人,占被調查人數的52.68%;選擇喜歡上體育課的人數有68人,占被調查人數的30.36%;選擇不太喜歡上體育課的人數有23人,占被調查人數的10.28%;選擇不喜歡上體育課的人數有15人,占被調查人數的6.70%。在調查中發現16.98%的初中生對體育運動的態度是不太喜歡或者不喜歡,原因可能是初中生對體育運動知識比較欠缺,特別是女生,不了解體育運動的技術特點,覺得在聽體育課的過程是單調乏味的,因此,影響到初中生對體育課的積極性。
2.3 寬城區初中學生對體育課授課模式的態度分析
寬城區初中的體育課教學方法是很傳統,老師講解、示范,學生練習,組織形式死板單調;老師以幫助學生掌握某個技術為目的,對教學時間控制過于緊,學生自由活動的時間較少;這種教學方式遏制了初中生的活潑好動的天性,不利于思維能力和創造力的發展。如排球技術練習,較多的利用手腕,如果技術動作不正確,很容易引起手腕的受傷和疼痛,使部分初中生,特別是女生對體育運動恐懼心理有產生。
2.4 寬城區初中學生期望的體育課授課形式的數據分析
傳統的授課方式很難培養出初中生對體育課的興趣,所以大多數初中生選擇的授課方式是在游戲初中學習,這也表現出人類的玩的天性和本能。在體育技術教學過程中要有目的性、安排體育游戲,可以作為輔助的體育課教學手段。授課方式中比賽性質是比較受歡迎,比賽過程中,由于比賽的競爭性、趣味性和激烈性,可以激發初中生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等特點,初中生在比賽時有較強的求勝心,可以提高初中生學習體育的欲望。
2.5 寬城區初中學生對體育課考核現狀的態度的數據分析
寬城區初中體育課的考核方式沒有考慮初中生的個體差異性,全校采用統一的標準和模式,具有不合理性,存在難以克服的弊端。有些學生擔心某些體育技術太難,擔心考不好,帶著這些心理負擔上體育課,不利于形成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所以改革體育課的考核方式,注重培養學生體育運動的興趣,而不是追求對體育技術準確性的推廣。
2.6 寬城區初中學生對球類比賽模式的態度的數據分析
賽中不合理的安排降低了初中生的興趣,不利于球類運動的開展?!半m然體育比賽普遍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但正規的體育比賽規則比一般體育比賽規則要求多。許多學生都不愿參加而是寧愿觀賞,這對提高學生參與體育的興趣非常不利”。
2.7 寬城區初中學生對球類比賽期望形式的分析
相比之下更多的初中生喜歡趣味性游戲式的球類比賽形式,愛玩會玩仍然是初中生的一種天性,他們不喜歡被球類比賽過多的規則束縛,希望能減少球類比賽的規則。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傳統的授課方式很難培養出初中生對體育課的興趣,所以大多數初中生選擇的是在游戲中學習的授課方式,這也表現出人類的玩的天性和本能。寬城區初中體育課的考核沒有考慮初中生的個體差異性,全校采用統一的標準和模式,具有不合理性,存在難以克服的弊端。學生懸殊太大,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學校在組織比賽時,沒有根據學生的技術水平進行分類,沒有依照學生的水平進行分類,出現實力普遍較高的高年級與剛剛接觸體育運動的低年級一起比賽的情況況更多的初中生喜歡趣味性游戲式的球類比賽形式,愛玩會玩仍然是初中生的一種天性,他們不喜歡被球類比賽過多的規則束縛,希望能減少球類比賽的規則。
3.2 建議
(1)培養初中生參加體育運動興趣和引導初中生體育技能學習的重要環節是課堂教學,而學生最好的老師是興趣,如何掌握初中生的心理,這對教師在教學教法上又提出了一個新的要求。
(2)寬城區初中的體育運動場地以室外水泥場地為主,即使是室外場地條件也十分簡陋,缺少必要的體育教學設施。
(3) 學校可以組織體育運動相關知識的講座,使初中生通過講座了解體育的知識,還可以讓初中生在課余時間觀看體育比賽的轉播,最好學??梢越M織初中生集體觀看,最后教師和初中生一起進行探討,初中生發表自己對體育運動的觀點和認識。
參考文獻
[1]王福軍.淺談田徑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重要性[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9,32(11):121-122.
[2]馬新明.淺析中小學田徑教學的現狀和對策的研究[J].科技咨詢,2010(16):182-127.
作者單位
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省長春市 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