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燦君
擴散思維又稱作“發展思維”或者“自由自在的思維”,是教師和幼兒在現代創新教育活動中擺脫定式思維的限制,力求變通,自由自在地發散開去,從多角度、多層次地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方法和途徑,以求快速地解決問題的一種復雜的思維過程。現代心理學中提到:一個人的創造能力與他所擁有的知識量和他的發散思維能力的高低的積相當。因此,如果在幼兒的認知活動中對幼兒注重擴散思維能力的進行、發展和提高,將對認知活動的順利進行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通過實際工作中的觀察,我有如下幾點認識:
1.豐富幼兒對事物的感性認識,為擴散思維提供原材料。
2.認真剖析活動內容,找出擴散焦點。
3.發展幼兒的擴散思維能力時提問的技巧性。
4.發展幼兒的擴散思維能力時勿輕率地早下結論。
5.發展幼兒擴散思維“因材施教”,注重實用。
一、豐富幼兒對事物的感性認識,為擴散思維提供原材料
感性認識是在知覺和感覺基礎上形成的感覺形象及認識,是對事物的表面認識,是低級的認識。幼兒大腦感性認識貯存得越多,越生動越豐富,就越容易產生想象,也就更可能地對貯存的感性材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此及彼”的想象,而想象是思維跳躍的火花,豐富幼兒的感性認識是發展幼兒思維能力的前提和重要因素,教師要有意識,有目的地去引導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觀察,豐富他們的視野,知識面,開闊他們的眼界,為他們的擴散思維儲存基礎材料,而培養幼兒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的思維認識過程,是鍛煉幼兒思維變通性,獨特性,新奇性的重要途徑。
通過觀察想象,讓幼兒儲存了豐富的感性材料,這些感性材料是擴散思維的重要條件,也是擴散思維變通性、獨特性、新奇性的基礎,因為擴散思維是憑借感性材料進行的,要把感性認識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那么需要發展擴散思維,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創造。
二、認真剖析活動內容,找出擴散焦點
如何發展幼兒的擴散思維?我認為首先就要在活動內容上下功夫,作為一個幼兒教師更要挖掘材料,對活動內容進行深層剖析,對活動中的各個環節都要熟悉掌握,對某些重點或難點以及幼兒不易接受的方法;其次教師要根據教育目標分析活動中的各個環節,綜合目標找出擴散焦點。在教學中通常從以下幾個方面尋找擴散焦點。
(一)以事物發展的結果為擴散焦點,如《認識玻璃制品》,讓幼兒觀察認識了玻璃制品的外形特點及用途的基礎上,以打破玻璃杯為擴散焦點,讓幼兒盡量說出玻璃杯破碎的諸多原因。
(二)以事物的原材料為擴散焦點,如《粉筆》一課,幼兒教師可以粉筆為擴散焦點,讓幼兒思考,除了石膏粉還可以用什么材料做的粉筆用來寫字。
(三)以事物的功能為擴散焦點,如《認識電》,在使幼兒認識電的功能的基礎上,引導幼兒設想出除了電燈外,還有哪些可以用來照明。
(四)以事物的用途為擴散焦點,認識《鋁制品》這節課,除了讓幼兒認識固定的“鍋、壺、勺”等鋁制品來引導幼兒觀察,還可以通過讓他們知道鋁制品傳熱快,不易碎這一用途,來思考鋁合金也是制造飛機、火箭、汽車的材料。
擴散思維的角度是多方面的,教師要善于尋找擴散焦點,才能引導幼兒的擴散思維快速發展。
三、發展幼兒的擴散思維能力時提問的技巧性
世界上最美麗的花是什么?不可否認的是跳動的思維,而想象是思維跳動的火花,沒有想象也不會進行擴散思維,而提問的藝術和技巧在啟發幼兒想象開闊思想方面有著重要意義,如何使提問具有技巧性、藝術性,在實踐中,我們對設計提問進行了比較。
針對雞和雞蛋問題,我設計了兩種提問方式,其一,我拿著一個雞蛋問幼兒這是誰生的蛋,叫什么?這些蛋的形狀一樣嗎?雞蛋有什么組成?每個蛋清、蛋黃一樣不一樣?其二,我問道:“我們已經認識了母雞,誰知道母雞有什么本領?除了母雞生蛋外還有誰會生蛋呢?你們找出哪只蛋大,哪只蛋?。康暗念伾粯訂??為什么會不一樣?它們里面有什么?這些蛋有什么用途?”
這兩種提問方式,第一種方式幼兒只是被動地學習回答方式,“是”與“不是”,“一樣”與“不一樣”,并沒有引導幼兒積極思維,沒有引起幼兒深入探索的興趣,阻礙了兒童獨立思考,束縛了兒童創造力的發展,第二種提問就會使得課堂氣氛活躍,這樣既能培養兒童的思考積極性,也能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更能激發兒童學習興趣,拓寬幼兒的知識面,使幼兒的思維向多方面發展。
所以提問的技巧性和藝術性對發展幼兒的擴散思維起著重要作用,如何使提問具有技巧性,藝術性呢?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問:
1.假設性提問:提問不要局限于直接感知的內容,應提一些激發幼兒猜測、超越他們直接觀察到的事物和現象。如“如果你在路上拾到一元錢,該怎么辦呢?”幼兒馬上回答:“上交給老師”、“交給警察叔叔?!?/p>
2.選擇性提問:即對幾種結論進行取舍的提問,如《水》一課中提問:“地球上的水到底能用完嗎?”“為什么用不完?”“為什么會用完呢?”來提問。
3.綜合提問法:既提問它的優點,又看到它的缺點,做到全面看問題。如,教師拿一個比較好看的手機,然后讓幼兒說出它的優點、缺點,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這樣既培養幼兒兒時全面看某一事物的習慣,又培養了兒童的擴散思維能力。
四、發展幼兒的擴散思維能力時勿輕率地早下結論
“勿輕率地早下結論”是智力開發,是培養幼兒擴散思維的一個重要原則。在幼兒展開充分想象的過程中,不要過早地對幼兒的想象下結論,以便讓幼兒能自由自在的想象,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暢所欲言,互相激勵,在一定時間和空間范圍內挖掘出更多的創造性想象。如在提問幼兒:“我們可不可以到有水的星球上去?”這一問題時,如果在幼兒思維的啟動過程中教師過早地表態,往往會成為思維展開的抑制因素。為此要給幼兒充足的時間,讓他們馳騁聯想,不應輕率下結論。
五、發展幼兒擴散思維“因材施教”,注重實用
要根據幼兒年齡的不同階段,使用和尋找各自年齡階段的思維內容及訓練材料,過早地或不切實際地對幼兒進行思維訓練就會出現“欲速則不達”的現象。
如何發展提高幼兒的擴散思維是擺在我們教師面前的一個比較難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的解決需要其他措施的配合、協調,只有這樣,才能使此問題發揮其顯著功效,使幼教工作有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