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印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 100020)
【摘要】金融是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聯系的經濟活動的總稱,是信用貨幣出現以后形成的一個經濟范疇,各國的金融機構體系雖各有特點,但在種類和構成上基本相同。金融學可分為三大學科體系:微現金融學、宏觀金融學以及由金融與數學、法學等學科互滲而形成的交叉學科。
【關鍵詞】金融 貨幣 金融機構 金融學
一、貨幣的起源
(1)這種觀點認為貨幣是圣王先賢為解決民間交換困難而創造出來的;司馬遷認為貨幣是用來溝通產品交換的手段,是為適應商品交換的需要而自然產生的。
(2)西方經濟論著中的貨幣起源學說。在馬克思之前,西方關于貨幣起源的學說有以下幾種:創造發明說。這種觀點認為貨幣是由國家或先哲創造出來的;便于交換說。這種觀點認為貨幣是為解決直接物物交換的困難而產生的;保存財富說。這種學說從貨幣與財富的關系中說明貨幣產生的必要性,認為貨幣是為保存財富而產生的。
(3)馬克思的貨幣起源說。馬克思在批判和繼承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有關貨幣理論的基礎上。運用歷史和邏輯的方法,以科學的勞動價值理論闡明了貨幣產生的客觀必然性。
二、金融和信用
(1)金融不包括實物借貸而專指貨幣資金的融通(狹義金融),人們除了通過借貸貨幣融通資金以外,還以發行股票的方式來融通資金。信用是指一切貨幣的借貸。最能表明金融特征的是可以創造和消減貨幣的銀行信用,銀行信用被認為是金融的核心。
(2)信用是指一種借貸行為,表示的是債權人(即貸者)和債務人(即借者)之間發生的債權債務關系。這種借貸行為是指以償還為條件的付出,償還性和支付利息是它的基本特征。
三、金融機構的構成體系及其功能
(1)國家金融機構。國家金融機構體系是指在一個主權國家里存在的各種金融機構及其彼此間形成的關系。各國的金融機構體系雖各有特點,但在種類和構成上基本相同。國家金融機構主要由管理性機構、商業經營性金融機構和政策性金融機構三大類構成。
(2)國際金融機構。國際金融機構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國際金融機構體系包括政府見國際金融機構、跨國銀行、多國銀行集團等。狹義的國際金融機構體系主要指各國政府或聯合國建立的國際金融機構組織,分為全球性和區域性國際金融機構。
全球性金融機構。目前,全球性金融機構主要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國際開發協會、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國際清算銀行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為協調國際間的貨幣政策和金融關系,加強貨幣合作而建立的國際性金融機構,是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于1945年12月成立,總部設在華盛頓。在成立初期,只有39個成員國,到1992年底增至156個國家。
世界銀行。世界銀行又稱國際復興銀行,是1945年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同時成立的聯合國專門金融機構,于1946年6月正式營業,總部設在華盛頓。它有三個附屬機構:國際開發協會、國際金融公司和1988年成立的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四個機構合稱世界銀行集團。
國際金融公司。國際金融公司是專門向經濟不發達會員國的私有企業提供貸款和投資的國際性金融組織,屬世界銀行集團,總部設在華盛頓,1956年建立,它是世界上發展中國家提供貸款最多的多邊金融機構。國際開發協會。國際開發協會是專門對較窮的發展中國家發放條件較寬的長期貸款的國際金融機構,屬世界銀行集團,1960年建立。它是為了解決低收入國家貸款問題而成立的,其中工業發達國家為第一組,亞、非拉發展中國家為第二組,總部設在華盛頓。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多邊投資擔保機構成立于1988年,其宗旨是通過向外國私人投資者提供包括征收風險、貨幣轉移限制、違躍、戰爭和內亂風險在內的政治風險擔保,并通過向成員國政府提供投資促進服務,加強其吸引外資的能力,從而促使外國直接投資流人發展中國家。國際清算銀行。國際清算銀行是西方主要國家中央銀行和若干大商業銀行合辦的國際金融機構,成立于1930年5月,總部設在瑞士巴塞爾。初建的目的是為了處理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德國賠款的支付和解決協約國之間的債務清算問題。
區域性金融機構。亞洲開發銀行。亞洲開發銀行是西方國家與亞洲太平洋地區發展中國家合辦的政府間的金融機構。1966年在東京成立,行址在菲律賓的馬尼拉。其宗旨是通過發放貸款、進行投資和提供技術援助;促使本地區的經濟發展與合作。
非洲開發銀行。非洲開發銀行是非洲國家政府合辦的互相性國際金融機構,它成立于1963年9月,1966年7月正式開業,行址設在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讓。它的主要任務是向成員國普通貸款和特別貸款。
泛美開發銀行。泛美開發銀行是由美洲及美洲以外的國家聯合建立的向拉丁美洲國家提供貸款的金融機構,成立于1959年,1960年10月正式營業。行址設立華盛頓。其宗旨是集中美洲各國財力,對需要資金的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資金和技術援助,以發展成員國的經濟。
四、金融學學科體系
金融學可分為三大學科體系:微觀金融學、宏觀金融學以及由金融與數學、法學等學科互滲而形成的交叉學科。
(1)微觀金融學。它主要含公司金融、投資學和證券市場微觀結構三個大的方面。微觀金融學科通常設在商學院的金融系內,它是目前我國金融學界和國際學界差距最大的領域,急需改進。
(2)宏觀金融學。宏觀金融學又可分為兩類:一是微觀金融學的自然延伸,包括以國際資產定價理論為基礎的國際證券投資和公司金融、金融市場和金融中介機構等等。第二類是國內學界以前理解的“金融學”,包括“貨幣銀行學”和“國際金融”等專業,涵養有關貨幣、銀行、國際收支、金融體系穩定性、金融危機的研究。這類專業通常設在經濟系內。
(3)金融學和其他學科的交叉學科。與金融相關性最強的交叉學科有兩個:一是金融和數學、統計、工程學等交叉而形成的“法和金融學”。金融工程學使金融學走向象牙塔,而法和金融學將金融學帶回現實。
“金融工程學”將物理和應用數學用于金融模型的高峰朗,使用差分、偏微分方程和隨機積分等數學王具描述股票走勢、收益率曲線等。
“法和金融學”是自20世紀年代興起的“法和經濟學”的延伸,把法和經濟學定義為“應用經濟學理論”和計量經濟學方法考察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形成、結構、程度和影響,法和經濟學強調法學的“效益”:即要求任何法律的制定和執行都要有利于資源配置的效益并使其最大化。法和金融學對中國的金融創新和司法改革意義尤為深遠。目前,這門學科尚屬空白,還需要學術界付出巨大努力:從頭做起,使“法和金融學”有一個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