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紫云
(浙江農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浙江 杭州 311300)
【摘要】中國城鎮化的進程在近幾年得到了飛速的發展,我國的經濟也隨之得以不斷發展。城鎮化的發展對于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城鎮化能夠依據可利用的勞動力以及知識資本等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的積累來為經濟的發展鋪平道路。因此,要促進經濟進一步的發展需要對城鎮化的進程進行良好的把控,只有保證城鎮化良好穩定的進行才能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做好基礎和鋪墊。本文便對中國城鎮化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以及其作用機制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中國城鎮化 勞動力 知識資本
城鎮化是我國經濟發展戰略中倍受關注的一個部分,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城鎮化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城鎮化的發展對于我國社會經濟結構的轉型有著重要的意義,有效促進了我國傳統行業以及新興行業的發展和改善。面對如今城鎮人口不斷增長并超越農村人口以及各項產業結構逐漸調整轉型的關鍵時期,我們必須加強城鎮化的管理和策劃,使得各種民生問題以及各方之間的生產利益沖突得到有效的解決。推動我國經濟建設穩定健康發展。
一、城鎮化的概述以及重要意義
城鎮化是一個國家和地區推動社會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生產力以及科技水平提高,將社會結構由傳統的農業向工業和服務業逐漸過度轉變的歷史進程。合理的城鎮化能夠對地區經濟發展以及生產能力和價值體系等各個方面有極大的改善,同時還能吸收附近地區的剩余勞動力,加強城鎮與農村之間的聯系,帶動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且能夠促進社會生產力以及工業水平的提高,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對整體區域的發展有著極大的帶動作用。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還能通過綠化環境以及建設基礎生活設施等手段,使得生態環境得到改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對經濟發展的方向轉變也有指導作用。
二、城鎮化對我國經濟發展的作用機制
(一)城鎮化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因素
目前我國城鎮化發展主要是農村人口向城市的遷移,這種現象便直接導致了公共設施需求量的大大增加,對工業和制造業的發展也有著極大的拉動作用。然而這種城鎮化的水平是遠遠不夠的,對于我國知識以及勞動力資本的積累作用不夠明顯,因此,只有對城鎮化的發展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才能對我國的城鎮化發展起到良好的推動和改進。而對于城鎮化的發展,人均物質資本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人均人力資本以及知識資本都對城鎮化的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其次,第三產業的發展對于經濟的增長有著帶動作用,加強這些因素的研究和重視對推動城鎮化以及我國經濟的發展都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城鎮化的發展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的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對經濟的發展也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我國也對此進行了研究,從研究中可以發現物質資本的增長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最為有效的作用。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也將延續這種現象。而人力資本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對經濟的促進不及物質資本,但是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國應該重視人力素質的培養,加強農村勞動力的文化水平,才能讓人力資本的作用更加充分有效的發揮出來。同時城鎮化對經濟的影響還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帶動消費結構轉型。中國的城鎮化將農村人口轉變為城市居民人口,而于此同時還有消費模式以及消費規模的轉變和擴大。遷移進入城市并在城市長期居住的原農村居民的人均消費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同時消費的習慣和模式也因為生活方式的改變而發生變化。而隨著我國城鎮化的不斷發展,休閑旅游等第三產業的消費比重明顯得到了提高。城鎮人口的消費支出向文化以及娛樂類方向發展,這也直接導致了消費結構的轉型。
(2)有利于經濟結構的調整。經濟結構不平衡一直以來成為限制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我國農村人口眾多,但是生產效率相對低下,生產規模雖然較大,但是生產力的水平得不到提高的問題一直是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問題所在。同時,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在農村的發展水平也遠遠落后于其他國家,如果經濟結構不平衡的問題得不到有效的解決,那么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無異于紙上談兵。而城鎮化的建設使得了農村過剩的勞動力和物質資源得以聚集,解決了農村勞動力過剩以及土地不足的弊端,同時也為工業的生產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和資源并為服務行業的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大大改善了我國服務業發展相對落后的狀況。
(3)促進各產業的發展。如今的經濟發展形式日新月異,第二產業產能過剩的問題也變得更加嚴峻,而產業轉型是我國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必經之路。城鎮化的發展使得城市的規模和數量都在不斷擴大增長,使得產能過剩的問題得到了一定的解決。而隨著農村人口的入住,城市人口的增長也將進一步促進第三產業同互聯網以及電子服務行業結合,提高第三產業的需求和水平。
三、促進城鎮化發展推動經濟增長的有效手段
(1)充分利用城市的輻射作用。城鎮化在進行的過程中也會將城市中的文化氛圍以及消費觀念等逐漸向農村地區轉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城鎮化的發展在經濟以及精神文明等方面都對農村產生了深刻而深遠的影響。讓農民的經濟水平,生活水平以及精神方面都得到較大的提高。而在生產方面,農村居民也會根據城市的形式進行轉變和發展。充分利用好城市的輻射作用對周邊農村的經濟發展也是極為有利的,這也將從一定層面上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
(2)加強資本的積累。利用物質資本的積累進而推動城鎮化的發展是現在最緊要的任務。如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腳步在不斷加快,要想在這種局勢下占據優勢地位,就必須進行技術水平的加強以及原始資本的積累。因此,就必須信息以及技術等因素進行整合提高,使其在城鎮化的發展過程中起到更加重要且有效的作用,同時也需要對城市中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進行研究和解決,深入分析,多次探討,找到根本性的原因所在并針對性進行解決。而若是城市化的發展進程遠遠超出預期,這就說明了農村的失業人口過多,因此,城鎮化的過快和過慢發展對于經濟發展都有著不利的影響,需要及時進行改革和發展。同時,還需要將城鎮的體系以及土地的等方面進行發展編制,按照實際的發展狀況制定相應的發展策略。
(3)以工業帶動農業。在城鎮化的發展進程中,工業的發展也會對農村農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從而使得我國的經濟得以可持續增長。由于工業的帶動作用,會讓農業發展的基礎更加牢固穩定且越來越豐富,也會累積更多的物質資金。因此,采取價格機制的變動以及加強公共服務建設等形式,能夠實現工業帶動農業,實現經濟的增長。
四、總結
從以上的分析探討可以知道,我國必須更加重視城鎮化的發展,以城市帶動鄉村,采取可靠的措施來加強城鄉之間的聯系,同時對農村的發展加強關注,將農村發展與城鎮發展齊頭并進,實現更高的城鎮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