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
摘 要:構筑理想閱讀課堂是每個語文教師的不懈追求。主要論述目前小學語文閱讀課堂存在的主要弊端和構筑小學語文閱讀理想課堂的具體策略,希望對同行有所啟迪。
關鍵詞:例談;構筑;小學語文;閱讀;理想課堂
朱永新在《新教育》一書中談到“構筑理想課堂”的內容,只是從整體的角度,簡單地敘述了構筑理想課堂的思路,這些只是理論性的指導,那么就小學語文教學來說,該如何落實構筑相關的閱讀理想課堂呢?這里還存在諸多問題需要探討和解決。下面筆者就目前小學語文閱讀課堂存在的弊端以及小學語文閱讀理想課堂的具體內容和訓練措施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希望能與廣大小學語文老師探尋出一條更為適合當前學生發展的有效之路。
一、目前小學語文閱讀課堂存在的主要弊端
受傳統教學的影響,不少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觀念落后,他們在平時始終按照原先的思想進行教學,也有一些年輕教師,由于受身邊環境的影響,他們對新課改產生一種逆反心理,所以在構筑小學語文閱讀理想課堂過程中積聚了許多問題。從目前的語文課堂來看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三點。
1.不少語文教師采用“填鴨式”教學
多年來,不少老齡教師在課堂上始終不能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他們始終持著學生要跟著老師“走”就沒有錯的思想,他們認為只要學生能掌握書本知識;考試成績提高了,就達到了語文教學的效果。顯然,這種教學方式是對學生創新能力發展的阻礙和扼殺。
2.一少部分教師采用“放羊式”教學
毋庸置疑,由于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還有極少一部分教師在工作中始終抱著消極的態度,因為目前的教學改革發展不平衡,各地的教育管理體制也不統一,所以有的教師在平時的語文課堂上往往只是應付了事,在課后任隨學生自由玩耍,顯然這種“放羊式”的教學對于學生來說是不會有多大收獲的。
3.還有一部分教師采用“插秧式”教學
由于小學語文課堂改革在不斷深入,不少教師認為只要按照新制定的計劃,再結合現代化的教學條件,學生一定能共同發展,其實這種在課堂教學中整齊劃一的做法忽視了學生的個體發展。學生的天性是各不相同的,教師對學生的教學做統一要求,顯然忽視了個體的發展,激發不了學生感受知識魅力和價值的欲望,這樣也達不到預設生成的效果。
針對上述小學語文課堂存在的弊端,筆者認為廣大語文教師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措施,這樣才能構建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把封閉型課堂轉變為開放型課堂。筆者認為構筑小學語文閱讀理想課堂可以從下面幾點做起。
二、構筑小學語文閱讀理想課堂的具體策略
1.學校首先要組織教師領會小學理想閱讀課堂的具體要求
在老師的心目中有了明確的目標,他們才會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具體課堂教學的改革。
如,教學三年級上冊《做一片美的葉子》,學生如果只是停留在反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他們就很難感悟出葉子的內在之美,從而更難理解做人要立足本職。為了加深對這一內容的理解,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主討論古往今來誰為“生活的大樹更加茁壯、蔥翠了?”教師作最后總結:如李時珍編寫過《本草綱目》,造福后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最早關注鄉村教育,在1927年創辦了曉莊師范學校;還有無數的革命先烈不屈不撓地和敵人作斗爭,給我們帶來了幸福的生活;像我們現在的交警、醫生、老師也在不同的崗位上工作,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小學生如能在教師的引導下掌握上述內容,才能說是真正達成了課文的教學目標,這才是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表現。
2.教師要積極開展小學語文閱讀理想課堂教學研究
實踐證明,構筑完美的小學語文閱讀理想課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廣大小學教師多角度、多層次地大量實驗才能探索出有效的發展路徑。因此,在學校里結合現有狀況開展專項課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讓學生盡可能主動地共同參與到教學中,這樣才能更有效地推動課堂教學改革的發展。
如教學《去打開大自然綠色課本》一文,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校外體驗課本所描寫的內容,理解綠色大自然給人類帶來的美好,教師這樣做不僅會讓小學生更加完整地理解文章中心,還可以激發他們真正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3.可以借鑒其他學科的教學經驗推進課堂教學
學科教學是相互聯系的,特別在小學教學階段理想的語文閱讀教學也可以借助其他學科的教學經驗,這樣才能更加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如教學科學、社會等學科,教師讓學生走出學校、走進社會、融入自然中去學習,培養他們自主發展的能力,語文教學同樣也可以借鑒這一做法來探尋閱讀教學的新路子。
我們相信,只要小學語文教師能嚴格按照語文課標的要求,在實驗中注重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進行分析和探討,廣泛地征求教師和學生的不同意見,注重理想閱讀課堂個案的探索和研究,就一定能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小學語文閱讀理想課堂的新路子,從而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開辟一片嶄新的天地。
參考文獻:
[1]朱永新.新教育(2014年修訂)[M].漓江出版社,2014-06.
[2]陳妍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成功(教育),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