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磊
(河海大學文天學院電氣信息工程系 安徽 馬鞍山 243000)
【摘要】借助科技創新驅動,達到經濟發展模式的實質性轉變,不僅是一個關鍵的理論以及現實問題,同時還是社會發展大局的主要戰略選擇。因此,本文主要探究了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旨在給其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科技創新 驅動 經濟發展 方式轉變
黨的十八大報告當中明確指出,實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創新驅動發展由一個核心的思想,變成我國發展和面向維護的主要戰略。這也表明我黨對于現代經濟社會以及科技發展特點的掌握。利用科技創新驅動,達到經濟發展模式的實質性轉變。因此,下面進一步闡述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將推進自主創新當作主要環節
促進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獲得發展先機以及主動權,最基礎的是借助科技力量,最主要的是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必須要擁有較強的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才可以在世界競爭不斷加劇中掌握主動權,實現創新型的國家。從而朝著世界科技搶過邁進。自主創新,既能夠理解成一種科技創新的模式,同時也是我國發展的戰略和創新的途徑。在十八大報告當中明確的說明,必須要堅持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這個道路,將全球視野計劃加快創新。提升原始和集成創新,同時引入并消化在進行創新的能力,還要重視協調創新,這樣,才可以從根本上加強創新能力。所以,堅持走我國特色自主創新的路徑。不僅要適應全球發展的浪潮,依照科技規律,同時還要發揮四個優勢,也就是匯聚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結合各種經濟成分的體制優勢,促進跨越式發展的后發優勢,還有使用兩種資源和市場開放這一優勢,進而走出一條賦有我國特色自主創新的路徑。
一、培育創新文化當作動力
國家文化,和科技創新擁有相互促進和激蕩的緊密關系,創新文化孕育創新著創新事業,而創新事業又激勵著文化創新。由于經濟和科技以及文化三者一體化發展越來越明顯,突出了創新文化在經濟發展模式轉變過程中的重要功能。
進入新世紀之后,一批主要工程和項目捷報頻繁傳播,實驗快堆,超級計算機和雜交水稻這些領域創新成果紛紛涌現,這也反映了創新文化的厚積薄發,凸顯了創新文化富有的內涵,均是由創新文化思想作為支撐點,重點培養創新文化,不僅要主動讓創新變成一種習慣,給社會經濟發展內部動力以及整個社會的普遍行為,同時還要加強弘揚由愛國主義當作中心的民族精神以及改革創新當作中心的時代精心,提升對于創新文化的信心以及自豪感。這樣才能夠讓創新融入我們的血液當中,變成民族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加快軍民融合當作主要依托
轉變經濟發展的方式,最關鍵的就是要完全脫離以往粗放型經濟增長的方式,讓社會能夠邁向創新驅動和內生增長這個路徑,這就一定要解決軍民分割和自稱系統的這樣的模式。經過國防創新系統和知識創新系統以及技術創新系統,還有區域創新系統,中野服務系統的緊密結合,協調合作促使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利用軍民結合式發展,能夠培養出一批軍民兼容的戰略新興產業,占據科技至高處,將促進自主創新驅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利用軍民結合式發展,能夠讓國防科技工業系統真正的融入到社會經濟體系當中,讓其直接應對源于市場競爭的壓力和挑戰,能夠幫助改進構造,增加收益。在融入社會經濟系統當中之后,和國防以及軍隊構建有關的主要產業以及廣大中小規模企業將會直接進入到武器裝備市場,得到生產任務。這樣不僅可以促進主要產業調整振興,同時還能夠加快中小企業發展的速度。針對抓變經濟發展模式十分關鍵。采取軍民融合式發展,能夠最大限度利用多種民用資源當作國防以及軍隊建設服務,不僅能夠拓展國內消費的需要,同時還能夠帶動一二三產業合作發展,對于轉變經濟發展模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結束語
通過本文對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進一步探索和闡述,使我們了解到經濟發展模式由投資驅動轉變成科技創新驅動,要求產業政策要更加偏向于宏觀導向性和指導性,主要在于要支持產業系統科技創新,找到建立和發展新的生產模式,這樣才能夠驅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因此,希望通過本文的闡述,希望能夠給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方面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幫助。
參考文獻:
[1]董曉輝,傅婉娟.關于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再思考[J].甘肅理論學刊,2014.
[2]張弦.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動力機制研究[D].西北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