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翔宇
(福建省福州市福建江夏學院 福建 福州 350000)
【摘要】隨著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涌現出不少消費問題。在當今的社會,大學生這一特殊的消費群體面臨著不少問題。同時,正因這種特殊的群體的存在,不少的創業人也發現了其中的商機。走進大學校園就不難發現,校園貸款這一現象已經非常普遍。新聞中也時常有報出大學生因貸款而引發的一場場的悲劇。就這一現象分析,大學生應該保持警惕。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信貸 貸款軟件 理性消費
一、大學生的生活處境分析
在校大學生在普通人群中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象征,從另一方面分析大學生也正是即將步入社會的人群,缺乏社會經驗,沒有穩定的社會收入,理財能力也有所欠缺。面對著這種情況,市場上出現了不少互聯網金融貸款,當今大批互聯網金融企業進軍大學生信貸市場,給大學生分期付款消費注入了新動力。
二、互聯網金融貸款企業現狀分析
企業通過驗證學生的個人信息,為學生提供分期購買商品、預借現金等服務。一、互聯網金融信貸在大學生方面一般提供生活用品分期付款和現金借貸兩大服務,采用分期的方法賺取手續費,一方面促進了物品的銷售另一方面促進了消費者進行消費,很大程度的提高消費者對商品的可接受性??梢哉f是貸款的另一種運用起了一石二鳥的效果。二、互聯網金融信貸現在處于發展的前期,但就擁有了很好的市場,在2014年,隨著互聯網金融市場及P2P平臺的井噴式增長,針對大學生信貸消費的公司已達到30余家。當代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獨特的消費群體,他們對于新產品新概念的接受能力強,消費過程中表現出較強的依附性,并且嚴重依賴于佳通經濟資產,崇尚個性,追求變化,是消費群體中需求量比較大的類型。三、互聯網金融信貸所采用的途徑貼近生活,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ヂ摼W金融貸款一般采用手機軟件作為貸款平臺,被稱為貸款軟件。手機已經成為大學生生活的必需品,貸款條件也很寬松,一般填寫個人信息包括學校信息、家庭信息等基礎信息,所以要取得這些小額貸款并不是難事。于此同時,對于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這無非是一種巨大的誘惑。
三、大學生消費觀念分析
如今大學生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也正是造成這一現象出現的直接原因。依靠家中有限的生活費,無法滿足高質量的生活,正因為這樣誰能不想擁有更高的生活水平呢?大多數人群用于消費購買數碼電子產品、外形象裝飾、聚會活動、奢侈品購買這一方面,無法獲得報酬的消費中,并且無穩定收入。所以有時還款能力是很有限的,這樣惡性的循環不免會造成一些不堪設想的后果。人們選擇和消費的產品或品牌成了自我表現、體現個性的工具,成為社會群體文化的符號象征,成了人與人之間相互認同獲取分的標記。因此,符號消費又可以劃分為兩種符號表現形式:一是“趨同”,二是“示異”。所謂“趨同”,就是借助消費來表現與自己所認同的某個社會層或小團體的相同、一致和統一。表現為消費者看到別人購買某種物品時,這一物品自己并不需要,但也隨大流去購買。“購買”的目的,只是為了讓自己保持與社會群體的所謂一致性。所謂“示異”,就是借消費顯示自己與別人的差異和不同。大學生的年紀正處于青春有活力的時期,并且心志善為成熟,所以難免會無法考慮周全,不能正確的消費。但是從大學生在收入方面,大多數的大學生是依靠家中的生活費維持生活,還能力會受到限制,這樣就將會引起惡性的循環。個性自覺引起的消費自主心理導致學生消費的盲目性,相當部分學生消費沒有計劃,隨意性強。大學時期是人生中一個獨立性與依賴性并存的階段。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想做的事,也擁有這種自由。雖然他們的消費和開支來源依賴于家庭,但他們有他們自己的消費觀。大學生的思想沒完全成熟,如果缺乏適當的消費指導,就會出現消費的盲目性。
四、網絡信貸不良事件分析
近年來,校園網絡信貸導致大學生自殺事件頻發。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學生欠貸跳樓自殺,近期出現了不少各式各樣的貸款形式,如裸貸等形式。簽署裸條合約用自己的裸照作為擔保,事出后不少照片被公布,對借款人產生心理和生理的打擊。悲劇背后,瘋狂生長的高校校園“網貸”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首先,聽到這樣的新聞是多么讓人惋惜與不安的,其次我們該思考思考因為什么造成這樣的結果。也許我們不該盲目的追求利益,家長與孩子之間應該多一些溝通與交流。
五、互聯網金融貸款運用總結
企業運用互聯網金融把傳統的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相結合,采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訊技術,進一步的發展了金融行業的領域,創造出一種新型的金融模式。校園互聯網貸款運用點對點信貸,通過互聯網第三平臺進行資金的借貸。一方面保障了交易的安全性,一方面打開了更大的市場,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小貸款人的風險。這種金融方式很好的詮釋了大數據金融,互聯網平臺不僅提供了交易平臺,也是提供客戶數據的平臺。互聯網充當介質,在金融業的發展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身為消費者的大學生能否正確地使用這種金融方式是關鍵。堅持理性消費,摒棄不良消費習慣,互聯網金融與我們的生活相結合并不是給我們帶來煩惱的,互聯網金融為我們創造的是便利。
參考文獻:
[1]鄧秀煥 大學生信貸消費市場前景分析[J].江蘇商論,?2015.
[2]王寧.消費的欲望[M].南方日報出版社,2005.
[3]陳延斌,肖武平.大學生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的國內研究[J].商情,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