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坤蓮
(重慶市工業學校 重慶 400043)
【摘要】鑒于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中職學校一直按教育部要求把《職業生涯規劃》作為必修課進行開設,然而對學生進行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并沒有取得滿意的效果,原因是規劃教育僅限于德育課教師的課堂上。本文認為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除了德育課教師的課堂教學外,學校、班主任、專業課教師都應參與進來,各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使學生在各方力量的教育下,把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內化,并指導學生落實規劃,才能達到最佳教育效果。
【關鍵詞】中職學生 職業生涯規劃 教育
對于現代企業的每一位員工來說,無論是老員工還是剛畢業的學生;無論是擁有高等學歷,還是僅僅中職畢業,人人都希望事業成功。俗話說上進之心人皆有之,這是人的本性。然而事業的成功,并非人人都能如愿,問題何在呢?如何做才能使事業獲得成功呢?職業生涯規劃為我們提供了一條走向成功的路徑。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和日新月異的職業環境變化,如何讓既無學歷優勢、又無經驗基礎的中職生在競爭激烈的職業發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對中職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與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教育部歷來就在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的教學內容中把《職業生涯規劃》作為必修課程。為了以賽促學,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這門課程,教育部每年還在舉辦的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競賽中設置了“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比賽項目。筆者作為一名中職學校德育課教師,長期擔任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教學工作,也指導了多屆學生參賽并獲獎。然而對學生進行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并沒有取得滿意的效果,原因是規劃教育僅限于德育課教師的課堂上,參賽的范圍也是極少數學生,筆者認為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除了德育課教師的課堂教學外,還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配合。
一、班主任導入生涯規劃理念,全面指導學生落實規劃措施
通過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學習,并在任課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都制定了符合自身特點的職業生涯規劃。為避免制定的職業生涯規劃流于形式,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應隨時指導、檢查學生落實自己的規劃措施情況。首先,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掌握扎實的專業基礎和良好的自學能力。其次,要培養學生職業所需的綜合能力,重點培養滿足社會需要的實際操作、終身學習、心理調適、創造、社交和自我推銷能力等。第三,班主任可以利用好班會課,確立一個主題,結合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學生提升自我。例如,確立以學習的目的為主題的班會,可以讓學生思考學習的動力是什么?學生的生涯規劃德育教師參與較多,但其實和學生接觸最多的是班主任,他們最了解自己班級的學生,由他們參與班級學生的生涯規劃是最有效果的,而且對班級管理會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將班級管理和學生的職業生涯相結合,構建一套以職業生涯規劃為導向的班級管理模式,選擇適當的方法和途徑,從而促進班級的有效管理。所以班主任要充分發揮出“指導員”的作用,強化學生的生涯規劃意識。
二、專業課教師通過專業理論和實踐,全程指導,構建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
在職業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專業科教師的理論與實訓、實習是學生技能學習的重要部分,這也是職業學校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有效途徑。專業科教師對本專業所對應的橫向和縱向職業群、不同崗位所需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的要求都很了解,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指導更具有針對性。在學校開展仿真實習、實訓,可以讓中職生初步感受職業生涯。讓學生結合教材的理論知識,在仿真的環境中進行專業實訓,可以使學生在專業實訓中認真思考這個職業、行業是否是自己的興趣所在,是否符合自己的職業性格,自己將來若要從事這個職業的話,已有哪些能力,還需要做哪些努力來培養、鍛煉自己的職業能力,應該采取哪些措施來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
三、聯系事業發展較好的校友回校現身說法,榜樣式啟發學生規劃好職業生涯
榜樣式啟發是指通過職業生涯規劃中的成功者作為學生效仿的榜樣,這樣的榜樣最好是本校的畢業生,引導學生學習,進而形成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榜樣式啟發可以通過那些獲得職業生涯成功者的榜樣力量的啟發,幫助學生認識職業生涯規劃的價值和意義;通過做得比較好的職業規劃的啟發,引導學生學會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榜樣式啟發時要注意,選取的榜樣要有代表性,距離學生越近越好;榜樣應具有可模仿性,并適合中職學生的心理特點。
四、引導學生通過各種途徑關注社會職業,積極參加社會實踐體驗職業生涯
引導學生密切關注社會職業的發展變化,充分利用各種社會關系,通過參與社會實踐、社會調查、網絡媒體、論壇交流等方式,積極主動地了解各行業的勞動強度、勞動技能要求、工作環境、未來發展趨勢等,學會收集分析社會需求信息,使自己對職業的選擇與社會需求相適應。同時參加社會實踐是中職生了解社會、了解職業和深化自身認識的重要途徑。學校要多組織中職生到企業,工廠等地參觀、考察和實習,使中職生在了解社會的同時,對所學專業及未來可能從事的職業有一個比較真實的感性認識。通過這些專業性和職業性較強的參觀,考察及實踐,使中職生不僅在心理上接納自己將要從事的工作,也進一步明確今后的努力方向。因此,學校應加大力度建立實踐、就業基地,讓中職生從進校的第一學期起,就能到基地去參觀、見習,直至組織、安排他們到相關工作崗位上去鍛煉,體驗職業生涯。
總之,對中職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不只是德育課教師的責任。學校、班主任、專業課教師都應參與進來,各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使學生在各方力量的教育下,把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內化,并指導學生落實規劃,才能達到最佳教育效果。
參考資料:
[1]龍霞.淺談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1.
[2]黃杏.職業生涯規劃應與中職班級管理相結合[J].教育理論研究,2014.
[3]張建娣.完善中職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J].職業生涯規劃就業與創業,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