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克翠 黃曉莉
(1.廣西師范學院初等教育學院, 廣西 南寧530023;2.廣西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廣西 南寧530023)
學校是人才的搖籃,人才是民族振興的棟梁。不斷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和運動成績,增強學生的體質,按照“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方向,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這是學校體育的目標。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增強體質,而且還可以促進生長發育。但是在體育鍛煉中若不遵守科學的鍛煉方法和運動衛生,就容易發生運動損傷。運動損傷,是指從事體育運動時所發生的各種外傷和疾病。隨著校園足球的普及和推廣,參加足球運動的人數正在不斷增加。因此,足球損傷的危險也在增加,運動界必須更加重視預防和改進臨床護理,通過明確損傷發生的機制和損傷的危險,可以實現有效的預防,這正是本研究所期望努力達到的目的。足球運動中的損傷很常見,一方面是因為全世界從事這項運動的人數眾多,另一方面是由于這項運動有著特殊的技術要求,如踢鏟、突破、攔截和長時間的對抗。本研究期望通過對大學生足球運動損傷產生的原因及特點進行調查研究,找出規律,提出預防運動損傷的方法和措施,減少運動損傷。
采用整群抽樣與分層抽樣結合的方法對廣西 6所普通高校的1200名男生進行了“關于大學生足球運動中運動損傷情況的問卷調查”(因為種種原因,本研究沒有對女生進行調研)。本研究問卷的制定是在查閱文獻的基礎上,反復征求體育保健和骨科醫學專家修改意見和建議后完成,并對問卷進行了信度和效度檢驗。檢驗結果(信度系數) R值是0.86,效度檢驗采用專家評判法,認同率為92%。本次調查回收有效問卷1104份,有效回收率為92%。
本研究中的損傷判定是指:必須是在參與體育活動時發生的,并且由損傷造成的后果必須是傷后運動功能障礙至少持續一天。調查到的損傷總數是 232次,占調查總人數的21%。

表1 大學生足球運動損傷的類型情況
根據常見的運動損傷分類方法,本研究將大學生足球運動損傷的類型進行了上位分類(宏觀分類)和下位分類(微觀分類)。由表1可以看出,從上位分類來看,骨、關節類損傷比例最大,達到六成以上,遠遠高于肌肉、肌腱類損傷和其他類運動損傷;另一方面,從下位分類看,關節扭傷、骨折和肌肉拉傷在所有損傷類型里面排前三位,應該引起足球運動者的高度重視。

表2 大學生足球運動損傷的解剖位置情況
根據人體解剖學的常見分類,本研究將大學生足球運動損傷的解剖位置進行的上位分類(宏觀分類為頭、軀干、上肢和下肢四類)和下位分類(各個微觀分類)見表2。由表2可以看出,從上位分類來看,下肢在大學生足球運動損傷占絕大多數(66.8%),其次是上肢和頭面部;另一方面,從下位分類來看,排名前三名的都是來自下肢的膝部、大腿和踝部,第四名是面部。可見,下肢在大學生足球運動損傷中占絕大多數,應引起高度注意。

表3 大學生足球運動損傷的場上位置與動作情況
根據足球運動者在場上的位置分工和動作形式二維統計,本研究中的大學生足球運動損傷情況見表3。由表3可以看出,從場上位置來看,中場隊員、防守隊員和鋒線隊員在大學生足球運動損傷占前三位,數據接近(分別為72次、67次和50次),而由于一場比賽中一般只有兩名守門員在場,所以18/232的受傷比率也是相當之高。另一方面,從受傷的動作來看,攔截是守門員主要受傷形式,而攔截和奔跑是其他隊員最易受傷的運動形式??梢?,足球運動者在場上雖然位置有不同,但受傷卻一樣,足球運動是世界第一運動,也是創傷發生率最高的運動項目之一。

表4 大學生足球運動損傷的病因學情況
發生這些大學生足球運動損傷的原因從表4可以看出,首先宏觀上說,相對運動場地和訓練裝備等外在因素而言,運動員自身的因素是導致受傷的主要原因;其次微觀上講,犯規動作和技術不正確是運動員自身受傷的主要原因,然后是運動員忽視使用護腿板、準備活動不充分等。
綜上所述,大學生足球運動是一項創傷發生率很高的運動項目,足球場上的任何位置都是運動損傷高發區,從受傷部位上講下肢成為大學生受傷的主要部位,受傷的類型以骨、關節損傷為主,受傷的原因主要來自運動者本身的犯規或技術動作不正確,然后是對自身安全的不夠重視等。關于運動損傷的預防要針對這些方面的問題一一解決。
當前,在整個運動醫學領域里對于損傷個體的治療與康復已經給予了充分的重視,但是對于損傷的預防和損傷的復發均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更可悲的是,對絕大多數的大學生運動員來說,無論是運動損傷的治療與康復,還是損傷的預防與復發都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盡管損傷的預防具有極大的可能性和重要性,但是多年來在這些方面的研究、教育和實踐等方面的進展不大??梢钥隙ǖ氖墙^大多數損傷是可以預防的,當然意外的急性損傷常常是很難預防的,但是可以做很多事情來改善狀況。比如在足球比賽中,可以要求運動員使用護腿板以使損傷的危險降到最低,還有運動員自身內練筋骨、加強素質練習,就是對自己最大的保護,另外運動員可以避免訓練錯誤、終止不安全的運動實踐,并且絕大多數過度使用性損傷也可以被預防。
大學生處于青春時期,精力充沛,參與運動機會很多。足球運動激烈而且負荷大(特別是男生),但對足球運動損傷的預防了解很少,自我保護能力意識差。另外,很多學生都比較爭強好勝,不輕易言輸,在運動過程中容易沖動,對自己的行為不加控制,容易造成自己受傷或傷害到他人。足球運動項目特別容易造成下肢部位損傷,準備活動不足也是造成損傷的主要因素。大學生造成運動損傷不僅對自身造成損失,而且影響學習。所以對大學生運動損傷產生的原因及特點展開調查研究,對預防和減少運動損傷、增強大學生的運動自信心、活躍大學生活動的興趣,提高運動效果,保證足球運動的開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做到“友誼第一、比賽第二”,運動中作到文明、有序,遵守體育運動規則,杜絕粗野動作和故意犯規,加強裁判工作,嚴格執法比賽,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
(2)加強全面身體素質訓練。全面發展與提高身體素質,不僅是學習、掌握、提高運動技能水平的基礎,同時也是避免運動損傷發生的身體保證。許多運動損傷的發生都與力量、柔韌、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的不足有關。增強肌肉力量和柔韌性,提高各個關節的靈活性,肌腱韌帶的堅固性是預防運動損傷發生的重要身體保障。身體疲勞,局部負荷過大是引起損傷的因素之一。因此,應全面加強大學生的身體素質鍛煉,減少損傷的發生。
(3)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始終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每教授一個新的內容時,除詳細講解該項目技術特點、容易受傷的部位外,有時還應該選擇一些校內外典型的運動損傷病例,分析其發生原因,及如何預防等,其目的是要學生引以為戒,從中吸取有益的教訓。另外有大部分的學生對運動損傷的預防都不了解。老師在授予學生體育知識、技能的同時,還應該授予學生體育運動防傷的技巧,并應引導學生樹立起正確對待損傷的思想,增強預防觀念,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
(4)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和放松活動,是減少運動損傷的關鍵。老師在授課時應提高學生對準備活動的重要性的認識。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天氣狀況,不同的運動項目,合理地安排準備活動。準備活動要有針對性地去做,除了進行一般活動外,還要進行專門性的準備活動,尤其要對負荷量大,易受傷的部位要高度重視。在練習專項時,應補做專項準備活動。運動結束后要做放松活動。這對減少運動性疲勞、勞損具有深遠的意義。
(5)加強場地器材的建設。雖然現在因場地器材受傷的人減少,但還是存在。要對存在隱患的場地器材定期進行檢查和維護,防患于未然。
(6)加強技術教學。正確掌握各種技術并能熟練運用。同時要合理安排運動負荷,避免過度疲勞。
[1]陸文龍.對大學生運動損傷的分析與研究[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4,12:1008.
[2]高征杰,王振生.對大學生一定損傷特點的調查與分析[J].邢臺學院學報,2006(12):1672.
[3]王正勇.我省高水平運動員常見損傷的調查研究.山東師范大學學報,2003,2(18):119-120.
[4]耿曉偉,郭戈.籃球運動損傷的預防.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02,4(1):76-79.
[5]姚鴻恩,鄭隆榆,黃叔懷等.體育保健學.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62-169.
[6]陳安槐,陳陰生.體育大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6.
[7]曲綿域.實用運動醫學[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1996.
[8]楊樂.關于高校運動損傷的預防及措施[J].湖北體育科技,1997(4):36-38.
[9]馮小東.對大學生運動損傷情況的調查與分析[J].體育函授通訊,2000(1): 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