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立娣 陳思達 陳瑞雪
1.社團的基本概念
高校學生社團活動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方式,在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引導學生適應社會、促進學生成才就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是新形勢下有效凝聚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織動員方式,是以班級年級為主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補充。可以說,學生社團是青年學生情感獲得的重要主體,是青年學生資源積累的重要平臺,是青年學生能力提升的重要舞臺,是青年學生社會體悟的重要陣地。
2.調查開展的情況
筆者通過百團統一納新現場對浙江大學82家社團做現場問卷,考慮到個體對社團評價的差異性,每個社團請兩位有關負責人員來填寫,共發放164份問卷,最終回收問卷164份。由于問題設置較多,出現10份無效問卷,最終有效問卷為154份,共有77家社團的數據供分析參考,包括學生三農協會、紅十字會學生分會、人力資源管理學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會等。
3.調研分析的基本情況
社團主要負責人的基本情況:從調研數據來看,社團主要負責人以低年級為主,大一年級占0,大二占57%,大三占34%,大四占9%;男生占64%,女生占36%。
社團戰略管理:社團成員對社團發展的認知水平普遍較高,有59.74%的社團成員對發展環境了解程度較高。戰略制定和執行能力的水平均還可以,選擇4分以上的社團占71.42%。
社團發展環境:社團發展環境主要由學校支持力度、指導單位的重視程度、指導教師的投入程度三項構成。筆者經調查發現社團成員普遍認為,學校支持力度不夠,共有71.47%的社團成員選擇“學校支持力度一般”,83.11%的社團成員選擇“指導單位支持力度一般”,53.25%的社團成員認為“指導老師的指導力度一般”。
社團機制建設:調查發現,大部分社團建設較好,有76.62%的人認為社團制度建設較完整,59.74%的人認為社團章程建設能力較強,59.74%的人認為人事管理制度的建設能力較強,66.24%的人認為檔案管理能力較強。
社團人力資源管理:筆者經調查發現,71.43%的人認為社團負責人的領導能力較好,75.32%的人認為社團骨干層的管理能力較好,77.93%的人認為社團的納新能力一般,45.46%的人認為社團的培訓水平一般。
社團活動建設:社團活動建設由品牌活動拓展能力、創新活動開拓能力、常規活動組織能力構成。筆者經調查發現,66.24%的人認為社團的品牌活動舉辦較好,活動的影響力各方面都不錯;只有41.56%的人認為社團的創新性活動開拓能力還比較好,72.73%的人認為社團的常規活動開展得很不錯。
社團宣傳營銷:社團宣傳營銷方面由社團媒體運營能力和社團對外聯絡能力構成。筆者經調查發現,75.3%的社團媒體運營能力一般,63.64%的社團對外聯絡能力一般。
4.社團發展的對策探討
(1)加強骨干培養。社團納新時,社團要進一步嚴格入選流程,除綜合考慮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經歷外,更應關注學生個人興趣愛好和社團方向的一致性。同時,社團應針對社員、社團骨干兩類人群建立一套培養體系。
(2)創新拓展活動。社團內部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引導、激勵機制,對于在創新性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學生應給予適當的激勵。同時,社團應積極謀劃或爭取對外交流機會,通過接觸了解對外事務,互相碰撞火花,不斷產生新的想法、新的創意。
(3)注重宣傳營銷。社團應建立微信、微博等公眾平臺,并及時發布社團信息、關注領域的知識信息、發布活動動態等,實現社團在校內外的傳播。同時,社團應加強媒體關系運營,要積極與校內外媒體保持聯系。
參考文獻:
[1]應 飚,呂春風.扶持·引導·管理——浙江大學社團培育的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04(12).
[2]共青團浙江大學委員會.教你如何辦社團[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