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欣 楊金玲
一、強化教師專業學習,夯實雙語教師基礎
1.建立長效學習機制
學前雙語教師培養需要建立起長效學習機制,包括教師崗前、崗中學習。學前雙語教師上崗前必須要經過嚴格的崗前培訓,使教師能夠有序、科學地實施雙語教學,不出現知識性錯誤;要深化崗中學習,使教師通過學習提升雙語課堂教學藝術,能夠吃透教材,研析綱要,合理地運用教學方法等。
2.促進教師自我學習
幼兒園要促進教師自我學習,在全園營造濃郁的學習、教研氣氛,幫助雙語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將學習提升內化為自我需求,不斷提升教學思想與教學理念,加強學情分析,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微媒體平臺等進行自我學習,切實提升教學基本功。
二、搭建教師發展平臺,提升教師教學技能
1.開設雙語教學講座
幼兒園要基于雙語教學開設不同層次的講座,包括校內外骨干教師講座、教育專家講座等。幼兒園要組織校內骨干教師開設講座,并且將講座的內容與課堂實踐結合起來,通過課堂案例深化講座;同時,邀請校外骨干教師、專家等,使教師走出經驗主義教學泥淖,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優化雙語教師的教學技能與知識結構。
2.推動教師技能大賽
技能大賽有助于鍛煉雙語教師綜合素質,幼兒園要積極推動雙語教師技能大賽,以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教師技能大賽內容要豐富,不僅要開展常態化賽課,還要積極推動雙語教師雙語口語、演講、情景劇、說課等比賽,使教師在豐富的技能大賽中鍛煉自己,發展自己,提升自己。幼兒園要積極推薦教師參與高層次的技能大賽,使教師走出園門,在更廣闊的舞臺上展示自我風采,不斷提升雙語教學技能。
三、推動多元教研互動,拓展教師教學視野
1.校內教研常態化
幼兒園雙語師資培養要將教研作為一個重要途徑,做到教研與教學共存。幼兒園要形成有教學活動就必然有教研的局面。教師層面,要求雙語教師基于每堂課寫好教學反思,促進教師自我教研能力發展;此外,幼兒園要建立常態化教師教研機制,以備課組、年級組、教研組為活動形式,備課組教研做到一課一研,年級組教研推動學科滲透與互動,教研組教研做到高屋建瓴。
2.校外教研有效化
實踐表明,教師長期不與外界進行教研互動,往往會形成思維固化現象,教學容易出現程式化現象。校外教研往往能夠促進不同層次的教師教學互動,使雙語教師不斷接觸外來教學思想、理念,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自身教學技能結構,提升雙語教學能力。
四、優化教學評價機制,發揮評價導向作用
1.過程與結果評價相結合
學前雙語教學評價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幼兒園雙語教師教學評價要將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有機結合起來。過程評價注重教師課堂教學管理能力評價,結果評價重點考查課堂教學效果。過程與結果評價相結合,將有效提升雙語教師的綜合素養。
2.構建多元教學評價主體
幼兒園雙語教師教學評價要構建多元化教學評價主體,從多個視角對雙語教師的教學進行評價,提升評價的科學性與有效性。
總之,雙語師資培養直接關系到雙語教學的成敗。幼兒園要從雙語教學的需求入手,不斷探索雙語師資培養的路徑,建立起一支高素質的雙語師資隊伍,確保學前雙語教學的有序、有效實施,為幼兒雙語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 莉,王鐵石,戰海林.學前雙語教師培養規格及課程設置的研究[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36-38.
[2]王淑平,米海敏.學前雙語教師培養策略[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幼教研究),2014(Z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