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一、從職業教育價值論角度優化語文教學
在進行職業教育過程中,如果單純地把職業教育視作為就業教育培訓,這個觀點是不夠全面的。雖然人們可以通過職業教育方式提高社會就業率,但是職業教育的內涵是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以及社會就業能力。如果從職業教育價值論的角度對語文教學方式進行優化,可以從以下兩點切入:第一,就是強調語文課程的基礎性,通過基礎的語文知識學習與講授,提高學生的文化層次與掌握能力;第二,就是以語文教學為基礎開展的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的教學服務模式。從職業教育價值角度,優化語文教學的根本就是如何通過有效的方式與手段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正確的價值觀與職業觀,力求通過語文教學活動健全完善學生的心理素質以及道德品質,增強職業教育過程中的個人素質能力培養。因此,在進行語文教學優化的過程中,要始終將此種觀念作為教學目標,在語文教材的設計、教學活動、課堂教學方式、課后作業安排以及綜合考核等方面全面貫徹此種理念,只有這樣,才可以做到優化語文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在職業學習理論的角度優化語文教學
現代職業教育具有一定的職業性、技術性以及社會性的優點與特征,可以說,職業性與技術性是職業教育的本質特點,因此在進行語文教學優化的過程中,要始終關注語文教學的職業性與技術性。開展職業教育活動的過程中,要根據職業特征來制訂語文教育課程以及評價標準,要充分研究不同的職業需求,根據實際職業需求開展語文教學活動。
第一,優化職業教學理論與方式。職業教育的本質就是要增強學生的職業技能掌握能力,因此在開展語文教育的過程中,要適當地增加相關職業活動訓練,只有這樣,才可以充分彰顯職業教育的優勢與特點。現階段的職業語文教學活動,并沒有充分體現職業特質與優勢。在語文教學的編寫、課堂教學以及綜合考核的過程中,與普通教育并沒有明顯的區別;在教學過程中,沒有考量學生的職業性質,即便開展了相關活動,也沒有凸顯職業特點。因此在職業教育視角下開展的語文教學活動,可以針對性地開展相關職業實踐活動,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充分凸顯職業特點,對一些有著較強專業性的內容,要根據特定專業構建與之相匹配的情景方式的教學活動。
第二,優化職業學習目標。在職業學習理論指導下,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時要根據不同職業需求,不斷優化自身的職業學習目標,根據各種職業實踐任務開展相關教學活動。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更有利于學生語文知識的學習與了解。例如,語文學習過程中,可以根據具體的職業領域的實例分析,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專業分析與診斷,通過合理的項目設計等活動形式,開展語文教學活動。在職業學習過程中,要明確自身的學習目標,根據教學內容與專業特點不斷優化自身的學習目標。在開展學習過程中,要根據職業學校的特點,明確語文學校的具體內容、任務、學習方式、教學情景以及相關語文考核活動,構建具有職業特色的語文教學活動,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與特色,從根本上保障職業教育中語文學習活動的整體質量。
三、結束語
職業教育是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培養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要有效提高職業教育的整體質量,在開展職業教育過程中,就要始終具有自身的職業性。因此,在職業教育視角下開展語文教學活動,要根據不同職業的各種內在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相關活動,采取有效的教學模式與方式,真正提高與優化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邰 宇.職業教育視域下的語文教學[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5):81-83.
[2]劉 佳,梁慶樂.對高等職業教育語文教學創新問題的探析[J].語文建設,2012(12):61-63.
[3]陸 杰.論中等職業教育導游專業語文教學的改進[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14.